要说我们北方人包饺子,就跟南方人煲汤似的,到什么节气吃什么馅儿,五月的菜市场里,水灵灵的茴香苗儿扎成捆,青翠翠的叶子支棱着,活像小姑娘扎的冲天辫,这时候包茴香猪肉饺子,那叫一个鲜!
一、茴香处理有讲究
1. 挑茴香要"听声儿"
菜市场里转悠,韭菜抽薹发柴,白菜帮子也老了,唯独茴香嫩得能掐出水。挑的时候得掐断梗子听响儿,"咔"的一声脆生生的才新鲜。我专挑叶子细碎的,这种香味更浓,不像粗杆子的吃着发柴。买回家泡在淘米水里,青叶子慢慢舒展开,厨房立马飘起一股子清凉的药香味儿。
2. 焯水拧汁有窍门
茴香不能直接剁,得先焯水去涩气。锅里水烧滚了滴几滴油,绿叶下锅打个滚就捞,过凉水后攥成团。这活儿儿子抢着干,说是能练臂力。攥干的茴香团子用纱布包着拧,拧出来的绿水儿别倒,留着和面特鲜亮!
3. 剁馅讲究粗细
菜刀"噔噔噔"剁得案板直颤,茴香要切得比韭菜碎些,但别成泥。我姥姥那辈人常说:"茴香饺子三分肉七分菜",碎叶子裹着肉汁才够味。切好的茴香得用纱布再拧一遍,要不包的时候容易渗水。
二、调馅是个精细活儿
1. 肉馅要"打水"
后腿肉三分肥七分瘦,绞肉机绞两遍才细腻。重点来了:葱姜水得现泡!半碗温水泡上葱段姜片,用手使劲攥出汁。肉馅放粗陶盆里(钢盆容易窜味儿),顺时针搅打,分三次加葱姜水,搅到肉馅发黏能挂勺才行。
2. 调味有黄金比例
生抽两勺、老抽一勺调色,白胡椒粉半勺去腥,白糖小半勺提鲜。关键得浇一勺现炸的花椒油——热油里扔十几粒花椒,炸香后捞出来,油趁热"滋啦"泼在馅儿上,香气能蹿到隔壁屋!
3. 拌菜要"温柔"
茴香碎倒进肉馅里,得像哄小孩似的轻轻拌。搅狠了容易出水,包出来的饺子就不抱团了。拌好的馅儿油润润的,碧绿的茴香裹着粉嘟嘟的肉糜,看着就馋人。
三、包煮饺子全家上阵
1. 和面用"茴香水"
之前拧出来的绿水儿派上用场了!面粉里磕个蛋清增加韧性,慢慢倒茴香水,揉成光滑面团后盖湿布醒着。这会儿客厅早摆开阵仗——老头儿擀皮儿爱炫技,面剂子在他掌心转着圈变薄,中间厚四边薄。
2. 煮饺子看"三起三落"
大锅水滚了撒把盐防粘,白胖饺子"扑通扑通"跳下锅。漏勺顺着锅边轻轻推,水开点三次凉水,看着饺子肚儿鼓成小元宝就能捞了。厨房窗户蒙着白雾,香味早飘到楼道里,对门张奶奶准得喊:"老刘家又吃饺子呐!"
3. 蘸料要"老搭档"
蒜泥里浇一勺滚烫的辣椒油,腊八醋兑点饺子汤,再淋几滴香油。咬开薄皮儿,茴香的清冽混着肉香在嘴里爆开,后味还带着丝丝回甘。儿子吃得满头汗,老头儿早闷头干掉两盘,含糊着说:"比韭菜香,比白菜鲜,这馅儿绝了!"
窗外槐花簌簌落,五月的风裹着饺子香在屋里打转。要我说啊,过日子就像调这茴香馅儿,时令菜碰见家常肉,平平常常的食材凑一块儿,偏偏能调出让人惦记一辈子的味道。这不,儿子边洗碗边喊:"妈,下周末还包这个馅儿啊!"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本文由“秀厨娘”原创,文章和图片均有版权,未经允许,请勿抄袭、删改、盗用,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