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场 大活力丨600年历史的老街 如何圈粉年轻人?一起“种草”
创始人
2025-05-05 15:56:28
0

这个五一假期,很多人选择出门买买买,一些历史街区成了年轻人“种草打卡”的首选。比如江城武汉昙华林,是一条有着600多年历史的老街,今天是五四青年节,去逛逛这条让很多年轻人“种草”的街↓

总台记者 佘利霞:昙华林街区的核心区——昙华林小镇,也是游客比较集中的区域,整个街区游客络绎不绝,非常热闹。从假期前三天数据来看,每天客流量都突破5万人次,比平时翻了几倍,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年轻人。

打卡山顶小火车 体验独特穿越之旅

年轻人为什么喜欢昙华林?首先它很独特。建筑都是依山而建,层层叠叠,错落有致,一步一景,非常值得探索。

您可以沿着步行阶梯拾级而上,也可以乘坐火车上山。昙华林最受欢迎的山顶小火车非常有特色,采用绿皮车厢设计,车票是一张“宋代银票”,很有仪式感。坐上小火车缓缓上山,游客可以远眺黄鹤楼、龟山电视塔等武汉地标,感受城市风貌,体验感拉满。

特色市集聚人气 百年老字号也很潮

坐完小火车,还可以逛一逛特色市集,感受昙华林的烟火气息。市集遍布整个街区,有城市文创、非遗手作、特色美食等。游客可以体验非遗漆扇制作、吹糖人、写扇面等,制作自己的专属作品。

老字号在昙华林也变得很潮,比如说,非遗糕点融入了樱花、建筑等元素,很有设计感,很多人买回去做伴手礼。明信片,冰箱贴等特色文创每天能卖出上万件。热销的文创和美食,也带动了街区的消费活动。

守护历史文脉 老建筑蝶变新生

昙华林为什么这么火?更因为它是一条有故事的老街,有600多年历史,保留了大量的人文历史遗迹,有50多处历史建筑。这些建筑造型独特,融入中西文化,可以说是武汉近代史的见证。

为了保护这条街区,2005年开始,武汉市武昌区启动了昙华林的保护修缮,百年老建筑修旧如旧,蝶变新生,成为武汉文化新地标,老建筑变身成为街头博物馆、艺术中心等。与此同时,这里还打造了城墙风格的武昌城史馆,利用现代科技和艺术手段,让游客沉浸式感受武昌城的前世今生。

除了是历史人文街区,如今,昙华林还是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这里聚集了山顶烧烤、山顶民宿等新业态,还有不少特色咖啡店、文创店等,可以让游客从早到晚待上一整天。

“文旅+”拓展消费时间 打造消费新增长

近些年,“文旅+”的跨界融合正在打造消费新的增长点,平台数据显示,“五一出游”搜索热度同比增长160%。

“五一”假期首日,由异地游客贡献的景区门票交易额同比增长15%。同时,新的文旅体验还串联起景区、民宿、餐饮等整个消费链条,为假日经济持续释放新活力。

为演出奔赴一座城,这个五一假期,演出市场十分火热,吸引不少游客开启“音乐+旅游”的组合模式。江苏常州太湖湾音乐节就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乐迷超13万人次,其中近70%的乐迷来自江苏省外。

上海乐迷 杨芳:既然来到了太湖湾音乐节,也会顺便在常州旅游一下,打算去青果巷、博物馆。

打造“演唱会后一天”经济是假期里不少地方的发力点,五一期间,常州推出“一张票玩转一座城”活动,乐迷们可凭借音乐节门票,在其他景区享受门票半价优惠。

假期里,还有不少商业综合体焕新升级,吸引了大量游客。山东淄博就将原张店区文化局旧址改造为文商旅综合体,打造集非遗工坊、老字号餐饮和文创零售于一体的沉浸式消费新场景。

淄博文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王朋哲:通过场景重塑、业态升级,来进一步拉动本地餐饮、住宿及文化消费产业链。

而在浙北茶文化景区的长兴县水口乡顾渚村,千年贡茶紫笋茶也有了新的“打开方式”。在充满历史韵味的街区里,紫笋啤酒的摊位引得游客们纷纷驻足。产品不仅在景区热卖,还在当地六百余家民宿中掀起销售热潮,成为当地百姓致富的新名片。

摊主 徐若梦:特别是五一假期的时候,很多游游客过来玩,都会被它的独特口味和包装吸引过来,一天大概能卖出个300多瓶。

传统文化的赋能一直是假期里消费增长的重要引擎。随着鸣笛声响起,在佛山顺德的功夫之乡,龙舟健儿们火力全开,挥桨劈浪。毗邻河岸的“水乡市集”成为消费焦点,约20个特色摊位汇聚顺德传统美食、非遗手作及潮流文创,吸引众多市民游客驻足购买。

在江苏苏州,一场特色市集汇集了全国50多家文博场馆,一站式集齐各地的特色文创产品,吸引市民游客来赶一场“文化大集”。凤冠冰箱贴,吴王夫差剑的卡通版“胖宝剑”、迷你版的长信宫灯,1000多款文创产品,让人大开眼界。

监制丨岳群

制片人丨刘颖 杨晓波

记者丨宋菀 杨曜语 汤涛 徐大为 佘利霞 庞清珊 南京台 佛山台 淄博台 长兴台

责任编辑:祝文琪(EN094)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昆... 昆明,这座被誉为"春城"的云南明珠,不仅以四季如春的宜人气候闻名,更是一座令人垂涎的美食天堂。若问昆...
西湖醋鱼一家店日售千条,一些游...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蕾 5月4日下午3点多,一桌桌用完午餐的客人还在慢悠悠地品茗闲聊,新客仍然不断...
原创 今... 哪怕只有一个人吃饭,也要做到精致得体,美食、不仅仅是为了果腹,更是对生活的一种品味和追求,用心去过好...
立夏养生,从心开始,长沙市第四... 立夏,标志着夏日伊始。此时天地阳气渐盛,气温升高,雨水充沛,万物由“生”转“长”,自然界万物繁茂旺盛...
碧海银沙引客来 饶平县“五一”... “五一”假期,我县迎来客流高峰,晴好天气与迷人海景相得益彰,让我县汛洲岛、西澳岛等滨海景区成为游客争...
“五一”假期,这个节让外国友人... 传承千年农耕文化,绘就文旅兴农新画卷。“五一”假期,在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古壮寨,一年一度的“龙脊开耕...
“五一”假期观察:新场景新业态... 央视网消息:“五一”假期,中国文旅市场持续升温。从举办特色非遗展示、手工技艺制作、文化创意集市让游客...
校园菜谱|徐泾第二幼儿园202... 本周食谱 徐泾第二幼儿园 第十二周食谱 (2025.5.6-5.9) 健康饮食是孩子成长的根基 我们...
价格腰斩!一天卖出200多斤,...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夜宵界的“扛把子”小龙虾正大量上市。当前,小龙虾的价格相较刚上市那会儿有明显下降,...
在戈壁之间,一路看遍沙漠、湖泊... Special train 全景新疆 Xinjiang 谁说新疆只有夏天和冬天? 春天的新疆,才是真...
通山隐水洞景区爆火,日游客接待... “妈妈,这个石头像大青蛙吃天鹅!”5月2日,咸宁市通山县隐水洞地质公园景区内,游人如织。一名5岁小朋...
央视报道:这个“五一”包头成出... 据央视十三套5月4日《新闻直播间》报道,“五一”假期前三天,河北和江苏等地游客成为自治区客源主力,包...
接待游客15万人次!蝶舞清江·... 云上恩施报道(建始通联记者 田莉 通讯员 吴冰)为让前来蝶舞清江·地心谷游玩的客人有一个美好的游玩体...
黄河之滨文旅热 兰州海洋公园假期前4天迎客近3万人;“烟火兰州·黄河风情”群众文艺展演在黄河岸边的金城关文化广场持续...
逛西湖“打船”,去义乌进货,来...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张云山 “五一”黄金周接近尾声,跨境游双向火爆趋势,正在转化为实际的跨境消费活力...
“五一”假期“村”字号频“出圈... 北京5月5日电 (记者 应妮)“五一”假期,“村”字号频频“出圈”,彰显中国乡村旅游深化多元的业态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