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爬山这件事啊,很多人可能觉得不就是走走台阶嘛。但你要是真去过华山或者黄山,就知道什么叫"上山容易下山难"了。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国内公认最难爬的四座名山,怎么说呢...这些地方真的就是专门来考验人类极限的,你懂的。
华山:悬崖上的"极限赛道"
第一次去华山的时候,我站在山脚下抬头望,那些近乎垂直的岩壁看得人腿软。特别是长空栈道那段,怎么说呢...就是在一块突出悬崖的木板道上走,腰间就拴着根铁链子。记得有个老外走到一半直接蹲下不敢动了,最后还是工作人员给架下来的。
华山的险要在于它的"三面悬崖",北峰、南峰、东峰都是直上直下的地形。鹞子翻身那段尤其刺激,需要手脚并用在近乎垂直的岩壁上攀爬。对了突然想起,去年有个游客因为恐高在半路崩溃大哭,最后是消防员给背下山的。
峨眉山:佛教圣地的"修仙之路"
要说距离最长、耗时最久的,那必须是峨眉山了。从报国寺到金顶,全程60多公里,海拔落差2500多米。我上次去的时候,走到洗象池那段就已经想放弃了,腿跟灌了铅似的。
峨眉山的难不在于陡峭,而在于漫长。那些青石板台阶一眼望不到头,而且越往上走雾气越重,能见度有时候不到5米。记得有个驴友说,他走到后来完全是靠数台阶坚持下来的,数着数着就哭了。话说回来,半山腰那些卖拐杖的小贩生意是真的好,你懂的。
黄山:云海中的"耐力试炼场"
很多人都被黄山的云海和奇松吸引,但很少有人提到它的登山难度。西海大峡谷那段,怎么说呢...就是连续三小时的下坡台阶,走到后来膝盖都在打颤。我上次去遇到个老爷子,拄着双拐还在坚持,说是"来都来了"。
黄山的挑战在于它的"上上下下"。你以为爬到光明顶就完事了?后面还有莲花峰、天都峰等着呢。对了突然想起,去年有个摄影爱好者为了拍日出,凌晨三点就开始爬山,结果在半路低血糖晕倒了。
泰山:帝王封禅的"膝盖粉碎机"
可能有人觉得泰山不算难爬,那是没走过"十八盘"。这段路有1600多级台阶,坡度接近70度,走上去小腿肌肉都在发抖。我上次去的时候,看到不少游客是倒着下山的,说是这样对膝盖压力小点。
泰山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的文化底蕴。历代帝王封禅都要走这条路,所以台阶都被磨得发亮。怎么说呢...你每走一步都能感受到历史的重量。记得有个导游说,古代官员上山朝拜,都是要三步一叩首的,想想都觉得膝盖疼。
关于装备和体能的那些事儿
爬这些山啊,真不是穿双运动鞋就能搞定的。华山需要手套(因为要抓铁链),黄山要带雨衣(山上天气说变就变),峨眉山得准备登山杖(路程太长),泰山最好戴护膝(台阶太多)。话说回来,现在景区都有索道了,但怎么说呢...坐缆车上山总觉得少了点成就感。
关于最佳登山季节,一般来说春秋两季最合适。夏天太热容易中暑,冬天台阶结冰更危险。对了突然想起,去年华山因为下雪封山,有群驴友偷偷爬上去结果被困在半山腰,最后还是救援队冒着危险把他们救下来的。
那些年我们遇到的"山友"们
爬山途中总能遇到些有趣的人。在黄山遇到过70多岁的老夫妻,手牵手一步一步往上走;在峨眉山碰到过带着3岁孩子的妈妈,小朋友自己走了5公里;在泰山见过每天上下山两次的挑山工,背上扛着100多斤的货物。怎么说呢...这些画面比风景本身更让人难忘。
话说回来,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夜爬。特别是泰山,凌晨开始爬正好赶上看日出。但怎么说呢...黑灯瞎火的其实挺危险的,去年就有人因为看不清路摔骨折了。你懂的,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关于"老了就爬不动"这件事
文章开头说"趁年轻去爬"不是没道理的。我认识个登山爱好者,50多岁还坚持每年爬一次华山,但他说现在下山得休息三天才能缓过来。对了突然想起,黄山那些抬轿子的师傅都说,40岁以后就抬不动了,这工作真的全靠年轻时的体力撑着。
怎么说呢...爬山这件事吧,既考验体力也考验毅力。那些说"不就是走台阶"的人,可能真的没体验过连续爬6小时台阶是什么感觉。你懂的,当你的腿已经不听使唤,但离山顶还有两小时路程时,那种绝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