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山有一處4A級景區,是北京所有4A級景區中唯一的花崗巖地貌景觀類型,也是北京質量等級最高的自然類景區之一,被譽為 “京西小黃山”。
這就是鳳凰嶺自然風景區。
鳳凰嶺擁有四大自然奇觀——“奇峰、怪石、林海、神泉”。之所以被譽為“小黃山”,不是因為“林海、神泉”,而是擁有與黃山相似甚至可以媲美的由花崗巖構成的“奇峰、怪石”。
春意盎然之季,桃、杏等粉白色的花木樹冠,像雲朵一樣,斑駁地“飄落”在綠松林海和奇峰怪石的山嶺之中,更加襯托鳳凰嶺獨一無二的山嶽之美。
從山前平原斜向山脊走向(遙望),或從山腰斜向平原方向(遠觀),裸露的淺黃白色花崗巖山嶺(側向山脊線),伴有如羽毛的紋理(巖體間的裂縫),從高處徐徐輕緩伸向平原,如舒展的鳳凰脊背和長長的鳳尾。
至於“鳳頭”,還憑每個觀察者的視角和個人想象。
花崗巖峰林-峰叢,奇峰、怪石,是媲美黃山的核心景觀,是“京西小黃山”內涵所在。
雖無像黃山那樣奇異的“尖峰”,但也有自己獨一無二的特色。“北線”最為典型,縱向花崗巖節理同步發生傾斜,加上球狀風化作用,形成瞭圓頂石柱同向傾斜並緊密簇擁的“峰林”,山桃花點綴在其中,蔚為壯觀。
石瀑,一塊巨型花崗巖基體的平滑陡坡,實為被剝開的陡立節理面,在流水侵蝕下,形成略有凸起的平坦弧面,還有水流流過的諸多平行的縱向流痕,甚像固化的瀑佈。
石蛋,因為花崗巖特殊的球狀風化作用,往往發育石蛋景觀。鳳凰嶺“中線”半山腰有一處巨型石蛋,突兀“放置”在平坦的巖體上,平滑渾圓,搖搖欲滾,栩栩如生。因為在鳳凰嶺,此處景點可定名為“鳳凰蛋”。
懸空崖,這是鳳凰嶺獨一無二的奇觀,是懸在陡坡上,似吊在山腰上的懸崖。縱向“貼附”於陡坡上的巖體,下部發生斷裂,沿著節理面崩塌下滑,斷口以上的巖體保留在陡坡上,斷口處形成瞭似懸浮於半空中的懸崖。
奇峰、怪石(象形石),景區命名設立的象形石景點有多處,但有更多的奇峰、怪石(象形石)有待命名,或者有待旅遊者自己的發現、觀察和欣賞。
現有的象形石標志(說明)牌,說明和指向並不明確,需要遊客自己展開想象尋找這一景點。“北線”是花崗巖奇峰怪石集中的區域,也是鳳凰嶺媲美“黃山之奇”的景觀群分佈核心區域。
鳳凰嶺奇峰怪石的特點,均源自(局部接近直立)傾斜的花崗巖節理,使得奇峰怪石(巖峰、石柱)均向同一方向傾斜。更有諸多“仙人排隊”、“疊羅漢”、“花束捆”式的峰林奇觀(並非典型峰林)。
坑穴,鳳凰嶺地區山腰和山頂高處,發育有多處天然坑穴。也就是在花崗巖體的上面,形成的仿佛人工鑿就的石臼——規則的鍋形石窩。這屬於花崗巖的微地貌景觀。成因一般解釋為冰川冰緣攜帶砂礫研磨底部的花崗巖基巖形成,也叫“冰臼”。西山地區曾經發育過第四紀冰川。
然而,有一種“坑穴”豎立起來,形成在陡立的懸崖面上,而且有向下“拖動”的淺緩溝槽,像神人、巨人用手摳摸留下的痕跡,十分奇特。景區有一“仙人足跡”景點,實際不止這一處,類似的未命名“景點”還有幾處,均隱藏在山頂高處。這是鳳凰嶺的一大奇觀(也可以歸入“怪石”之列),然而,可能被很多人忽略瞭。其成因還沒有令人信服的科學解釋。
其他還有更多山桃花點綴或隱藏其中的“奇峰、怪石”,不要依賴景區導引介紹,需要自己探索發現和獨特視角的欣賞。
一句話,鳳凰嶺的春天,山花開在堪比“黃山之奇”的奇峰怪石中,格外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