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熱的夏季,四條和傢人一起去北京遊玩,五天的行程被旅行社安排的滿滿當當,故宮、恭王府、德雲社相聲、朝陽劇場雜技、萬裡長城、頤和園、圓明園,充滿著歷史和文化氣息的行走卻不能讓四條感覺到滿足,心裡總有一個聲音,到瞭北京怎能不去東單這個籃球聖地,可是天公不作美,連續的陰雨天讓四條的東單之行遲遲不能完成,當北京的太陽露出雲端的那一刻,四條欣喜萬分,爸爸媽媽和姐姐一傢去瞭天壇,四條則一人走上瞭去往東單的路上。
走出地鐵口是下午兩點,明晃晃的太陽照在東單地鐵出口因暴雨設置的沙袋上,我一眼看到的就是被鐵網攔起的體育場,綠色的鐵網中間是籃球場和足球場,普通的就和傢鄉一樣,不一樣的是炎熱的秋日下午,球場上已經有瞭很多身影,買票進場,坐在小看臺上沒一會兒就被熱情的球友喊道場中,看瞭看自己牛仔褲休閑鞋,想瞭想自己的球技,四條有些汗顏,但北京人獨有的熱情和心中的向往驅使著四條走上瞭球場。嗯,沒有進球,隊伍大敗,一切的尷尬都在球友們開朗的笑聲中煙消雲散。
在這裡,無論男女老少,對籃球的熱愛都是一樣的,我碰到一位小兄弟就是慕名來到耐克公園,為瞭看一看街球王吳悠起傢的地方,當連綿的暴雨導致飛機延誤,別人在機場抱怨焦急的時候,他卻欣喜的換上衣服背上背包,乘坐地鐵來到耐克公園,當看到我拍到他被一名十六歲小孩兒用經典的拜佛過掉上籃的畫面時,這位小兄弟嘴裡喊著尷尬尷尬,卻始終洋溢著開朗的笑容。由於時間原因他沒呆多長時間,就背起瞭行囊匆匆的離開,但我相信,這趟東單之行對於他來說也是難忘的記憶。
這個男孩兒來自遼寧,剛剛17歲的他身高1米95,臨近高考的男孩兒希望自己能夠考到北京,就因為喜歡北京這座城市濃鬱的籃球氛圍,當四條問起他是否會走職業籃球這條路時,這個大男孩兒遺憾的搖頭說太晚瞭,或許這個男孩兒接觸籃球的時間不夠早,在球場上卻也能看到他無所不能,中投、三分、籃下,球場的各個角落都能看到他那巨大的身影,四條祝願這個還不知道姓名的大男孩兒可以在籃球的路上走下去,畢竟鄧肯14歲的時候還在遊泳呢,而奧拉朱旺17歲的時候還在打手球,隻要有夢想,沒有什麼不可能的。
最後的這個男孩兒是北京本地人,身高不足一米六,卻用嫻熟的運球和精準的投籃征服瞭籃球場上的其他人,正是他用標準的拜佛動作戲耍瞭上面的兄弟,從他身上可以看出北京孩子籃球紮實的基本功,還有豁達的性格,當他稍顯瘦弱的身軀被別人防守撞倒球場外時,他隻是拍瞭拍對方的屁股,沒有一點不滿意的表示,或許打籃球的男孩子總是這麼豁達自信。
下午五點,兩位國外友人在朋友的陪伴下走進瞭籃球場,不一樣的膚色,不一樣的面容,一樣的是對這項運動的喜愛,由於對場地不是特別熟悉,上場的兩位外國人投籃命中率很低,輸球後這位國外小哥嘴裡不住的喊著“funk”,也一直問周圍的人,什麼時候再輪到自己上場。
終於在下午8點多的時候,四條的手機電量告急,對於北京並不熟悉的四條還得靠導航回到酒店,就這樣,四條依依不舍的離開瞭耐克公園,對於北京人來說,這隻是一個普通的下午,和往常沒有任何區別,但對於四條來說,這就是一次尋夢之旅,是一生難忘的記憶,華燈初上的耐克公園,是那麼迷人充滿著魅力,這裡是北京這座美麗城市最美的地方。
別瞭東單,別瞭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