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山東土特產⑥丨行走黃河口,帶你品嘗河海交匯孕育的美味
海报新闻
2023-03-30 01:50:34
0

原標題:尋訪山東土特產⑥丨行走黃河口,帶你品嘗河海交匯孕育的美味

尋訪山東土特產⑥丨行走黃河口,帶你品嘗河海交匯孕育的美味

產業興則農村興。2022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要落實產業幫扶政策,做好‘土特產’文章。”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孕育瞭山東各地富有地方特色的物產。為探尋山東立足土特產資源、發展鄉村特色產業的新動向,大眾日報記者蹲點微山湖、沂蒙山、魯西南、膠東等地,看一看這些地方如何立足“土”、體現“特”、形成“產”,感受“土特產”蘊含的鄉村產業振興美好圖景。第六站,我們帶你來到黃河入海口,帶你品嘗河海交匯孕育的美味——

天氣轉暖,位於東營市墾利區永安鎮的東營市惠澤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大閘蟹養殖基地,也開始忙碌瞭起來。深夜時分,一艘艘滿載著蟹苗的小船駛入水面,工人們將網兜裡的扣蟹撒入蟹池。“別看現在這些小傢夥跟扣子一樣大,待到金秋時節,拳頭大小的黃河口大閘蟹就能‘爬’上咱百姓的餐桌瞭!”公司副總經理趙金山介紹,今年基地累計放瞭超十萬斤的蟹苗,保守估計產量可以突破五百噸。

滔滔黃河裹挾著黃土高原的泥沙,在東營註入渤海。 這片共和國最年輕的土地上,濕地資源豐富,獨特的自然和人文環境造就瞭黃河口大閘蟹、黃河口大米、廣饒肴驢肉、虎頭雞等土特產。近年來,伴隨著黃河口生態的不斷向好及“黃河口”品牌的精心培育,這些土特產的名聲在全國逐漸叫響。

種養更重生態環保

黃河口大米從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栽培,20世紀70年代面積逐步擴大。近些年,著眼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黃河口地區圍繞以水定產、以水量產做文章,培育瞭一批抗鹽堿性能強、用水少、產量高的水稻品種,生產出瞭廣受歡迎的綠色稻米。

再過一個月水稻就要插秧瞭,東營市一邦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已經開始瞭前期準備工作。一邦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京負責稻米的加工和銷售,據她多年研究對比發現,相較於其他地區的水稻生長環境,黃河口地區3‰的鹽堿度,讓這裡產出的稻米品質上佳。

一邦農業通過物聯網生產管理及質量追溯平臺,對水稻從種植到餐桌實行全程信息化管理,水稻種植全程化肥、農藥施用量比常規種植減少15%,畝增效260元至350元。

同樣在黃河口生長的大閘蟹,近些年也改變瞭傳統的粗放式養殖方式。“在黃河流域‘以水定產’、水資源高效利用的剛性要求下,我們通過探索尾水利用、生態工程化池塘循環水養殖,有效降解水中污染物,減輕水體富營養化程度,改善水質,避免尾水排放影響自然生態環境,進一步實現瞭水循環利用。”趙金山說,根據這一生態養殖模式,去年黃河口大閘蟹比南方大閘蟹提前上市兩周到一個月,實現瞭錯時、錯峰上市,進一步提升瞭經濟效益。

退海之地,土壤鹽堿貧瘠是不爭的事實。物資匱乏的年代,當地百姓便想方設法“放大”食材的作用,地方特色美食廣饒虎頭雞應運而生——人們將一年到頭難得吃上一次的農傢雞,切塊後裹上面粉和蛋液油炸,招待客人時再輔以土豆、山藥等燉煮。

“1斤雞肉,炸制後能達1.6斤左右,再加上配菜燉煮,能最大化發揮出一隻雞的價值。”廣饒吳氏虎頭雞傳承人吳慶國介紹,如今廣饒虎頭雞經過四百多年發展,已成為知名的鄉土特色美食,也寄托著當地人內心的鄉愁。

搭上產業化快車

26.12億元!2022年,“黃河口大閘蟹”的品牌價值再創新高,數字體現著市場對這一品牌的認可。

3月20日,在黃河口大閘蟹產業園,大閘蟹養殖企業和養殖戶開始將蟹苗投放到蟹塘裡,整個投放工作預計3月底前完成。這些蟹苗是山東省淡水漁業研究院、上海海洋大學等知名機構共同選育水產新品系,具有生長速度快、抗病能力強、規格品質高等特點。

養殖大閘蟹並非易事,從苗種選擇到養殖方式,每個環節都非常關鍵。這些年,東營市堅持大閘蟹產業化發展思路,通過合理確定大閘蟹養殖數量,實行統一種苗繁育、統一技術培訓、統一養殖模式、統一質量標準、統一品牌營銷、統一全程跟蹤式物流服務的“六統一”服務模式。精細化、生態化、科學化養殖,使得黃河口大閘蟹實現瞭“不愁賣”。目前,東營市黃河口大閘蟹的養殖面積達7萬畝,年產量7100噸。

在距離黃河口大閘蟹產業園幾公裡外的墾利區永安鎮二十八村,500畝的試驗基地吸引著省農科院、青島農業大學等12傢高校、科研院所的專傢們常年在此,多種優良耐鹽稻品種和多項高效栽培技術也從這裡產生。去年,專傢組對中科東營分子設計育種研究中心選育、一邦農業示范種植的耐鹽優質水稻新品系“鹽黃香粳”進行瞭實打測產和品質分析,在重鹽堿地上畝產達到505.1公斤,米質達到優一級。

“過去隻能種棉花甚至什麼莊稼都不長的鹽堿地,有瞭科技的力量,不僅變為良田,產出的稻米更是‘高人一等’。”一邦農業副總經理董曉亮說。

東營市把黃河口大米作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優先發展的特色產業,實施瞭“渤海糧倉”等科技示范工程,大力優化品種,加快水稻標準化種植基地建設,加快扶持現代化水稻產業體系建設。目前,全市引進、培育瞭適應黃河三角洲地區的早、中、晚熟粳米品種10個,探索形成瞭稻鴨、稻蟹、稻蝦混合生態生產模式,打造出瞭生態米、黃河香米、粥米等系列產品。

東營市大力推進實施農產品品牌戰略,以標準化為引領,開展“三品一標”認證,大力培育農產品品牌。目前,全市地理標志保護農產品6個,“三品一標”認證農產品700餘個。

與文旅相融合

近日,來自南非的Willem和來自加納的Iyke走進廣饒縣大碼頭鎮虎頭雞制作技藝傳承基地,跟隨非遺傳承人吳慶國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醃制好的雞塊裹上面粉,再沾滿蛋液,放到熱油鍋中炸至金黃色撈出,在現場,兩位外國友人挽起袖子戴上手套跟隨吳慶國現場制作。吃著自己做的虎頭雞,Willem贊不絕口:“非常喜愛這個口味。”在這個鄉村非遺傳承基地,外國友人、研學團體、短途遊客絡繹不絕。

永安鎮的稻田畫近幾年也成瞭網紅打卡地。“小康社會 幸福起航”“超級飛俠勇闖天下”等創意稻田畫讓遊客流連忘返。“借力稻田畫這一網紅打卡點,我們順勢在觀景臺一樓大廳打造瞭企業產品展廳,用以提升黃河口水稻的品牌形象。”董曉亮說,如今這裡已經成為多所學校研學基地。稻田畫為媒,一邦農業在全國簽約瞭五六十傢合作商。

近幾年的金秋時節,東營市黃河口大閘蟹開捕節會如約而至,養殖基地開捕現場熱鬧非凡,同期舉行的大閘蟹美食節等活動都會吸引眾多遊客前來。

近年來,東營市全力做好“土特產+”文章,推動農業與旅遊、文化、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特色鄉村旅遊逐漸興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青岛空港迎来“五一”跨境游高峰... 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2日讯作为春节后的首个长假,积攒的出境游需求在五一假期进一步释放。青岛胶东国际机...
莽山五指峰景区5月2日紧急限流... 尊敬的游客: 截止至今天11:30,莽山五指峰景区游客预订人数即将达到景区核定承载量,为确保游览秩序...
“五一”贵安旅游热:问仙谷仙侠... “五一”假期首日,天朗气清,市民游客出游热情高涨,贵安新区各景点策划推出的创意活动以及提供的多元化、...
原创 五... 5月,夏天刚要露一小脸儿的时候,在时令蔬菜中,洋葱开始上市了,自媒体上的一些三农朋友一边挖着自家地里...
保存豌豆,最忌直接放冰箱!厨师... 导读:在每年春末,有一种蔬菜不仅最便宜,而且最适合大家多保存,它就是很多都爱吃的“豌豆米”。在超市或...
五一假期港珠澳大桥游热度升温 ...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市场大幅升温,“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热门旅游目的地。据珠海边检...
五一迎出游高峰 各地民众乐享假... 5月1日晚,游客在重庆朝天门广场观赏无人机表演。“五一”假期首日,数千架无人机在重庆两江四岸核心区腾...
拧紧“安全阀” 平安护“五一” 拧紧“安全阀” 平安护“五一” “五一”假期已经到来 为保证市民和游客拥有一份安全、舒适、美好的节日...
未来三天 这些重点旅游城市最高... 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三天,将有一次较强冷空气影响北方地区,并带来大风降温和沙尘天气,局地降温幅度可达...
原创 荣... 五一小长假第一天,荣昌政府食堂排满了队,据说当天上午有超过3000人来荣昌区政府食堂吃饭,还有很多游...
人人人你人人人!多地景区售罄、... 今天是“五一”假期第二天你去哪里玩了?据交通运输部今年“五一”假期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约14....
原创 原...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这其中就包括了文化,工艺,书法,美食等。民以食为天,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对美食颇有研...
旅游爬山女士背什么包包 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名山大川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传说。例如,黄山以其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
花溪区文旅融合再添新引擎!西南... 5月1日,贵阳市花溪区文旅融合再添新引擎——“机遇时空X-META全感VR乐园”在花溪公园“溪畔·乡...
寒假爬山旅游带什么吃的 在中国的众多名山中,黄山以其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常客。黄山不仅...
欢乐享五一 文明游家乡 为营造和谐、文明、有序的旅游环境,进一步提升游客文明旅游意识。5月1日,沙雅县托依堡勒迪镇新时代文明...
五一小长假:重庆荣昌一家食堂单... 这个五一小长假才刚刚开始,有些地方景区餐饮已经人山人海的游客排队用餐,五一爆火的景区得益于五一假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