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乡来到上海,自己身份就是“外地人”,在于自己怎么看待自己
创始人
2024-09-10 16:31:08
0

在这个繁华的都市里,我,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时常能听到“外地人”这个词。每当这个词汇被提起,总能激起一番波澜,有人坦然接受,有人却心生芥蒂。那就聊聊我心中的那份“外地人与上海的情缘”。

“外地人”这个称呼,本质上并无恶意,它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上的界定。就像我们称呼自己为“上海人”,而面对来自广东的朋友,我们会亲切地称他们为“广东人”。这个称呼,是地域文化的一种体现,是我们在广阔中国大地上相互识别的标签。然而,为何这个词在某些时候会变得敏感,甚至被解读为歧视呢?

我想,这背后,更多的是一份心理层面的复杂情绪。对于远离家乡,来到上海打拼的“外地人”而言,这座城市既是梦想开始的地方,也是挑战与压力并存的战场。在这里,他们或许会因为语言、文化、生活习惯的差异而感到孤独和不安。也挥之不去家乡和上海之间德贫富差距。而当“外地人”这个称呼响起时,它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他们内心深处的那份不安与自卑。

但请记得,这样的情绪并非不可克服。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它的包容与开放,足以容纳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我们不应该让“外地人”这个称呼成为阻碍彼此交流与理解的障碍。相反,它应该成为我们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桥梁。

我也理解那些选择背井离乡,来到上海寻求发展的“外地人”的不易。他们中的许多人,为了梦想,为了家人,不得不离开熟悉的土地,来到这个陌生而又充满机遇的城市。他们在这里辛勤工作,努力生活,为上海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渴望融入,也很在意自己“外地人”的标签。他们觉得这是一种歧视甚至是侮辱。

那么,对于那些因“外地人”这个称呼而感到委屈和不满的朋友,我想说:请放下心中的包袱,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拥抱这座城市。也在自己的认知上,去理解“外地人”这个称呼的涵义。从家乡来到上海,自己的身份就是“外地人”,更多的,是在于自己怎么看待自己。

我也希望我们上海人能够更加理解和关心那些来自外地的朋友。他们的到来,让我们的城市更加多元、更加活力四射。我们应该用实际行动去证明我们的包容与热情。包括,“外地人”这样的称呼,也许只是这样轻轻的无意的一句,却给他们带来深深的心灵伤害。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偶遇湖北最美县道,一路落花缤纷... 松滋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是由荆州代管的县级市,地处巫山山系荆门分支余脉和武陵山系石门分支余脉向江汉平...
雨雾交加中穿越351国道,在千... 和著名的318、216、219甚至北方的331相比,351国道几乎算是默默无闻的存在,而我这次穿越的...
太康:月饼市场“新意”十足 “... 随着中秋节临近,太康县各大商家纷纷施展创意,不仅有新奇独特的月饼亮相,更有别具一格的造型登场,为市民...
原创 秋... 导语:秋天,吃芋头山药不如多吃它,现在大量上市,护肝明目,养血健脾胃,煮汤特鲜! 最近的菜市场到处都...
云峰山“中国最美桢楠林”引领雅... 雅安市荥经县云峰山凭借“中国最美桢楠林”的生态禀赋与多元乡村产业布局,走出了一条“农旅融合、联农带富...
新加坡旅行商齐鲁“寻新”记:岱... 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24日讯在中新建交35周年之际,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中国驻新加坡旅游办事处、山...
山西赏秋第一站:穿越千年的云冈... 秋日暖阳洒在武州山麓,1500年前的佛像泛着金光,这一刻,时光仿佛倒流回北魏王朝。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
文旅观察:县域过“双节”如何打... 中新网丽水9月24日电(傅飞扬)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将至,各地纷纷推出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邀...
高2.2米的“巨人稻”首次亮相... 国庆长假临近,辰山植物园自然生活节也将回归。10月1日至10月8日,以“自然超‘植’,生活超适”为主...
柳林酒举行盛大“酒海香·天青盛... 秋分时节,长安披锦。正值国庆、中秋“双节”来临之际,陕西柳林酒业集团“酒海香·天青盛宴”活动于9月2...
名厨教做家常菜|职工周末学炒菜... 你发现没?做饭太难了 9月20日,一场特别的烹饪课在山西开课,20多位职工跟着名厨学做家常菜。从西红...
2型糖尿病患者,少吃主食利于控... “老张,你怎么又没吃晚饭?” 饭点刚过,社区公园的长椅上,65岁的张大爷皱着眉头看着手机上的血糖数据...
多数人只顾猛吃,这几道“隐形贵... 这自助餐,说起来是件特实在的事儿,咱们花一个价钱,就能把肚子里塞得满满当当,想吃啥吃啥,这日子过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