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友好跨越山海,绿色发展前景广阔
创始人
2024-09-09 16:30:49
0

中非友好穿越时空、跨越山海、薪火相传。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刚落下帷幕。峰会期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主旨讲话,宣布中国同所有非洲建交国的双边关系提升到战略关系层面,中非关系整体定位提升至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

主旨讲话中提到,要携手推进生态友好的现代化。绿色发展是新时代现代化的鲜明标识。中方愿帮助非方打造“绿色增长引擎”,缩小能源可及性差距,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共同推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同时,未来3年,中方愿同非方开展中非携手推进绿色发展伙伴行动。中方愿在非洲实施30个清洁能源项目,建设气象早期预警业务平台,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设立中非和平利用核技术论坛,共建30个联合实验室,开展卫星遥感、月球和深空探测合作,助力非洲实现绿色发展。对于本次峰会上发出的时代强音、绿色信号,多名业内专家表示,中非实现协同发展,将是全球发展中最具影响力的事件之一。

中非携手,始终以绿色为重要底色

现代化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一个国家都不能掉队。没有中非的现代化,就没有世界的现代化。那么,中非携手推进生态友好的现代化,意味着什么?业内专家们给出了多层次的理解。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经济学院教授孙永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中国在绿色低碳技术、可再生能源等领域集聚了较强的技术能力、产业能力、咨询服务及人才储备,这些都可以帮助非洲更好地利用其自然资源,实现绿色增长。中非要携手推进‘生态友好的现代化’,通过中国多年来在绿色发展领域的摸索与经验,给非洲国家发展注入更多动能。非洲作为我们重要的伙伴和盟友,中国既有意愿也有能力帮助非洲发展实现绿色增长。”

对此,伦敦大学学院可持续建筑学院副院长梁希表示赞同。“过去十年,中国与非洲在可再生能源、电网、电动汽车等领域有很多成功的合作案例,有效地提升了非洲人民的能源可及,并通过中国的产业链成本优势降低了非洲人民的用能成本。如今,随着伙伴关系的升级,将需要中非共同努力形成非洲绿色发展、可持续增长的惯性,打造绿色增长的长期形态。”梁希告诉记者。

“中非合作的底色始终是绿色,在这次北京峰会上再次得到印证。这是一个前提,也是未来趋势。不论是援助还是基础设施项目,我们可以看出,中非双边合作已经呈现出更高质量的追求,这是当前阶段一个比较鲜明的特色。” 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中国气候中心总监李硕告诉记者。

助力非洲打造“绿色增长引擎”,内涵丰富

开幕式主旨讲话中提到,中方愿帮助非方打造绿色增长引擎,把过去绿色、清洁能源项目层面的合作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恰好有这样一组数字。2023年,中非贸易额达到历史峰值2821亿美元,同比增长1.5%,中国已连续15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今年前7个月,我国对非洲进出口达1.19万亿元,同比增长5.5%,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近年来,中国对非洲的新能源技术等绿色低碳领域出口增长较快,正成为中非合作的新亮点。那么,未来我国将如何更好地助力非洲打造“绿色增长引擎”?

世界资源研究所北京代表处可持续中心研究员宋婧告诉记者,现阶段,任何绿色低碳产业在非洲的发展带来的不再是单一的经济增长,而是多个层面的增长。

宋婧表示,“当前,中方愿帮助非方打造的‘绿色增长引擎’,这里提到的增长不仅仅指的是经济指标上的增长,还包含环境效益、气候效益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要带来惠及当地人民的增长。同时,‘引擎’意味着示范效应与牵引的力量,从纵向的角度上看,是对非投资的项目或落地非洲的绿色产业,可以为上下游配套起到带动作用。因此,哪一个具体的绿色产业可以担当起‘引擎’这一重任,可能落实到具体的国家会有不同的方案。现阶段,非洲国家处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供给能力,能源与电力结构特点,以及未来低碳发展的差异化诉求,绿色发展模式的路线有所不同,如何发挥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产能及制造、产业人才优势,结合非洲工业、农业资源特点和发展需求,如何提升非洲当地的生产技术和产业水平,都是携手非洲国家深入高质量合作,共同打造‘绿色增长引擎’的重要课题。”

中非清洁能源合作,未来亦可期

“将中非关系整体定位提升至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体现了中国愿同非洲共同发展、携手迈向未来的决心。”曾3次访问中国的赞比亚智库政策监测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姆万巴说,“非中合作在基础设施、能源等领域取得大量互惠互利成果,中国正在继续推进这些合作。”

目前,中国在非洲实施的清洁能源和绿色发展项目已经达到了数百个,帮助非洲国家加强了能源安全,也在非洲和全球范围内减缓了气候变化的影响,彰显了“全球南方”团结合作的坚定信心。同时,中非能源合作有着强大的内生动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有助于帮助非洲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政策与绿色一带一路项目主任赵亮表示,主旨讲话既有高屋建瓴的顶层设计,又有脚踏实地的实施路径,再次为中非能源合作指明未来方向。一方面强调了绿色发展,能源可及性等目标,另一方面提出了清洁能源项目、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务实合作。

绿色创新发展研究院主任胡敏告诉记者,“全球低碳转型需要价廉物美的可再生能源设备,非洲发展更需要可再生能源支撑。非洲太阳能资源丰富,还拥有制造光伏组件和电池等所需的关键矿物质资源,但目前非洲部分地区基础设施和制造能力限制了有效供给水平。中国拥有可再生能源设备制造和消费的完整产业链,居世界领先地位。因此,中非绿色合作对非洲可持续发展乃至全球绿色低碳转型至关重要。”

对此,世界资源研究所北京代表处可持续转型中心主任苗红表示赞同。“未来,中非将会进一步推动清洁能源能力建设与技术转移的有效合作。通过促进新能源相关技术转移和产能落地,既可以助力非洲增强自身制造能力,又可以通过创造就业机会推动地方经济,还有助于降低在当地开发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成本,拥有光明的合作前景。”

来源:中国环境APP 作者:中环报记者张倩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联系电话:010-83551870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柳林酒举行盛大“酒海香·天青盛... 秋分时节,长安披锦。正值国庆、中秋“双节”来临之际,陕西柳林酒业集团“酒海香·天青盛宴”活动于9月2...
名厨教做家常菜|职工周末学炒菜... 你发现没?做饭太难了 9月20日,一场特别的烹饪课在山西开课,20多位职工跟着名厨学做家常菜。从西红...
2型糖尿病患者,少吃主食利于控... “老张,你怎么又没吃晚饭?” 饭点刚过,社区公园的长椅上,65岁的张大爷皱着眉头看着手机上的血糖数据...
多数人只顾猛吃,这几道“隐形贵... 这自助餐,说起来是件特实在的事儿,咱们花一个价钱,就能把肚子里塞得满满当当,想吃啥吃啥,这日子过得,...
第一次去恩施旅游别慌!恩施五天... 恩施,这个被地质学家誉为"露天地质博物馆"的秘境,以其独特的地貌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令人心驰神往。此...
山水有约,“峡”客归来!五道峡... 经过6个月的精心打磨,备受全县人民和众多外地游客关注的五道峡景区于9月23日正式开始试营业。此次提档...
原创 全... 一提到阿联酋,你脑子里会浮现出什么画面?是不是一片漫无边际的沙漠中,突然拔地而起一座座刺破云霄的摩天...
云南过桥米线:一碗高汤里的春城... 在云南,过桥米线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个流传百年的故事。相传清末民初,云南蒙自的一位书生在南湖的小岛...
宿迁森迪野生动物园“马咬人”引... 近日,网友于女士(化名)在网上发帖称,在宿迁森迪野生动物园游玩时,被一匹棕色小马咬伤肚子。园方承诺承...
中秋“十一”假期将至 鹤城文旅... 央广网齐齐哈尔9月24日消息(记者陈显春)9月24日,在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想要轻负担旅行?不如从只带一根... 距离国庆假期只有一周左右的时间了, 大家都为假期出行准备了哪些心仪的去处呢? 是准备走进自然风光胜地...
G331吉林段:一条公路串联起... 行驶在G331国道吉林段,你不仅是在一条公路上奔驰,更是在穿越一幅流动的世界级风景画卷。这里汇聚了两...
迪士尼向股价妥协了,《吉米鸡毛... 当地时间9月23日周二晚间,此前被美国广播公司(ABC)宣布无限期停播的深夜脱口秀节目《吉米·坎摩尔...
原创 泰... 据泰国旅游与体育部公布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1日至9月14日期间,中国赴泰游客约为323万人次,相比...
43名老人海陵岛出游遇台风 阳... 央广网阳江9月24日消息(记者张顺鹏 见习记者徐钡儿)9月24日12时许,在广东阳江海陵岛的安置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