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azing!在鄆城,留學生做花糕、吃壯饃,賞牡丹盛宴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3月27日訊(記者 多相宇 謝雯嘉 趙曉路) “Amazing!這是可以吃的麼?”來自科特迪瓦的Roland再三向中國山東網記者問到,眼前這一桌雕工精美,擺盤精致的牡丹宴真的是可以食用的麼?
3月25日,6名來自美國、坦桑尼亞、蘇丹、孟加拉等國傢的留學生應“好客山東 好品山東 ‘I love you’”外國留學生感知體驗活動邀請,走進菏澤,來到鄆城,盡享鄆城地方特色美食。
享牡丹盛宴 品牡丹文化
來到鄆州大酒店,首先令Roland驚嘆的就是以牡丹花瓣、花蕊等為食材,融入牡丹元素烹制的一桌別具一格的牡丹宴。
“齊魯工匠”“山東省首席技師”李傳遞向留學生們介紹,“牡丹花的食用從宋代就開始瞭。明清時,已經形成較為豐富的烹飪方法,牡丹渾身都是寶,花蕊、花瓣、丹皮皆可入菜。牡丹富含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類黃酮等多種營養元素,是食療養生之佳品。不論如何烹制,牡丹濃鬱的香氣終不會改變”。
一桌牡丹宴有16道菜,如花開盛世、牡丹富貴雞、牡丹桂魚、牡丹羊肉湯、牡丹天鵝蛋、牡丹籽油淋菜心、金玉滿堂等牡丹菜品都是留學生們從未品嘗過的特色美食,每上一道菜,他們都拿出相機不停拍照,“美麗”“漂亮”,留學生們用會的不多的中文詞匯感嘆眼前的盛宴。
最受留學生們歡迎的菜品當屬“花開盛世”,“‘花開盛世’在傳統魯菜捶溜大蝦的基礎上進行改良創新,利用南瓜、明蝦、牡丹籽油、牡丹花蕊等食材,加以牡丹花開的藝術構圖,將繁榮昌盛的美好寓意與歷史悠久的菏澤牡丹文化相融合”,聽瞭李傳遞的介紹,留學生們對其創意非凡的構思,惟妙惟肖的雕刻,獨具特色的造型,豐富的口感嘖嘖稱贊。
來自美國的Alex說,“中國好吃的食物太多瞭,牡丹宴就像藝術品一樣,通過牡丹宴我們對中國的牡丹文化也有瞭更多的瞭解,廚師們可以把食物做成雕刻品實在是太神奇瞭!我們都舍不得吃掉它。”
自己動手 變身花糕姑娘
同樣讓留學生們舍不得吃掉的食物還有鄆城姑娘花糕店裡的花糕。
在中國,蒸花糕寓意著日子紅紅火火、蒸蒸日上,包餃子包的是團團圓圓。外國留學生們在鄆城姑娘花糕店內花糕師傅趙鑫的指點下,將手裡的面團“變”成瞭錦鯉、小兔子、牡丹花,還有五顏六色的水餃。
“這些花糕的主要食材是面粉和果蔬,像黃色就是南瓜泥、綠色就是菠菜、紅色就是紅曲米等,好吃又營養”,趙鑫說。
來自蘇丹的兩位女留學生Nebras和Tafaul對牡丹花糕的制作特別感興趣,雖然制作步驟有些復雜,但她們非常認真地跟學,“外國姑娘也有一雙巧手!”聽到趙鑫的誇贊,兩位姑娘害羞的笑瞭起來。
“我真想把自己做的牡丹花糕帶回去給我的媽媽看”,Tafaul拿著自己做的各種可愛的面點不停拍照,“我要把它們發到我的社交軟件上分享給我的朋友們看”。
來到鄆城,怎能不吃壯饃!
“我們非常喜歡中國的食物,尤其是山東的面食。”一大早,留學生們就來打卡鄆城名吃,何傢壯饃。
何傢壯饃作為鄆城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其制作以牛肉泥為主,配蔥、薑、料粉、食油、鹽等佐料攪成餡,把面拍拉成長條形,將餡抹在上面,折成卷狀,然後拍扁壓成橢圓形,放入加油的平底鍋中煎制而成,外酥裡軟,鮮美可口,別具風味。
“這可比我們的披薩做起來復雜多瞭”,來自美國的Alex在參觀壯饃的制作過程中感嘆道。剛剛出鍋的壯饃一端上來,留學生們就迫不及待的品嘗起來,配著香濃的糊粥,品嘗瞭一頓地道的鄆城早餐。
Shariful在鄆城之旅結束時不舍地說,“這次來到鄆城,我們品嘗到瞭非常多難以想象的美好食物,是我以前在中國沒有嘗試過的,中國文化真的博大精深,每一道食物都有它背後的故事,享受瞭美食的同時我們也知道瞭更多鄆城當地的歷史和文化,我要把自己記錄的各種美食照片發給更多的外國朋友們看,希望他們也可以有機會來中國、來鄆城品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