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湖北一山洞年“吐鱼”上万斤,已有百年历史,专家调查后表示心疼
创始人
2024-08-30 13:21:25
0

自古以来,“鱼”就象征着幸运和美好的前途,例如成语中的“如鱼得水”,便用来描述工作和生活和谐美满。同时,“鱼”又与“余”同音,这也使得过年餐桌上大都有鱼这道菜,意为年年有余。

当然,鱼之所以能被大众如此喜爱,绝不仅仅只是因为它的特殊寓意,鱼本身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的特点,让它能在人们的餐桌上经久不衰。

湘江抱盐鱼、湖南剁椒鱼头、糖醋鱼、酸菜鱼……,可见,人们对鱼的喜爱程度之深,而如今,湖北省十堰市谭山镇竟出现了一能年吐上万斤鱼的山洞,不禁引起了当地人的关注,也吸引了外地游客来一探究竟。

谭山镇,南望武当山,东向南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无论是对人还是鱼来说,都是极好的居住环境,但仅凭这一点,就能让山洞吐鱼上万斤,似乎不太合理。

“祖祖辈辈传下来的,都说小时候就看到这种鱼,所以现在也不知道流了多少年了,至少几百年了吧!”当地村民皮建荣说到,同时,当地村民还说到,这种鱼只在清明节前后有,平常都没有,更是加深了这种鱼的神秘色彩,引得记者专家前来调查。

可这不查不要紧,一查便出了大事。

由于山洞常年吐鱼,村民们一到清明节前后,便去山洞,早早地搭上棚子,轮流在洞口接鱼。捕到鱼的村民将鱼带回家加以烹饪,发现此鱼不仅肉质鲜美,而且除了鱼背上的一根骨头,几乎没有鱼刺了,无疑是吃鱼却怕刺的人的一大福音。

消息一出,当地村民更是将这种鱼“赶尽杀绝”,每年的惊蛰到清明,他们便采取轮流值班的方式,用鱼篓接鱼,从早到晚不停歇。当地村民甚至总结出了捕鱼经验——“该鱼刚流出时,鱼鳍为白色,随时间推移由白色变为鲜红色,而一旦变成鲜红就预示鱼快流完了。”

得到如此多肉质鲜美的鱼,村民们除了自己食用,还将其拿到市场贩卖。此时对鱼一无所知的村民还沉浸在鱼的丰收中,认为这是老天的馈赠。

这种捕捞方式一直持续到2012年,有关专家抵达谭山镇展开调查,查明真相后才得以制止。原来,村民们一直捕捉的鱼叫多鳞白甲鱼,又被称作活化石、赤鳞鱼、泉鱼,是国家的二级保护动物。

得知真相的村民和专家不禁大惊。一方面,村民得知自己捕食多年的鱼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难免感到愧疚;另一方面,对专家来说,如此稀少的鱼被如此过度捕捞,难免感到心痛又无奈。

至此,村民们的盲目捕捞行为才得以制止。可专家们对于鱼的来历却不求甚解,要知道,多鳞白甲鱼为暖温性淡水鱼,生活在海拔270-1500米的地方,对生存环境要求极高,居住的地方通常水质清澈,是以砂石底质的高山溪流。那么这里的环境是怎么满足多鳞白甲鱼生长的?而这些鱼又来自哪里?

特殊地貌养成一方特色

起初,专家们猜测这些鱼是从附近一些洞口进入洞内的,于是对周围村庄展开调查。没想到这一调查,竟突然发现附近村庄曾经也有“流鱼洞”。

“除了流鱼洞流鱼,几十年前在周边村庄多个洞口也出现过流鱼。但后来渐渐地都不流鱼了,也不知是何原因。”王师傅说到。

得知此消息后,专家便前往其他曾经流鱼的地方,发现这些会“流鱼”的地方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都有溶洞,并且洞内宽敞,还有钟乳石、石笋等景观。只是那些不再流鱼的溶洞,洞中的河流早已干涸,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曾经会流鱼的山洞渐渐不再流鱼。

这些具有相同特点的溶洞有一个具体的名字——石灰岩地貌,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喀斯特地貌。地表由于受水的溶蚀作用,再加之水的冲刷,逐渐发育出溶沟,石笋、石林。

日积月累,便有了这些奇特的地貌。而谭山镇的流鱼洞,山体内是空的,溶洞形成后,地下有暗河,也就为多鳞白甲鱼提供了生存的必要条件——水。

当然,由于谭山镇昼夜温差不大,年平均气温16度,年降雨量770mm左右,无霜期约250天,也为多鳞白甲鱼产卵、生存提供了舒适的环境,自然也就吸引了大批多鳞白甲鱼来此地。

它们大部分于秋末进入山洞,在上游进行产卵,再于次年四五月份出山洞,这也就有了刚开始的清明时节山洞吐鱼上万斤的奇观。

所以如今的谭山镇虽然不再捕捉多鳞白甲鱼,却因为其奇特的风貌和“吐鱼”的奇景,吸引了一大批外地游客来此地游览,想要一睹吐鱼的奇观,从侧面也对当地的旅游业起到了促进作用。

民以食为天,从古至今,中国人对于美食的追求,不曾停歇。人们进深山,下大海获取食物,令人垂涎的山珍,回味的海味。五湖四海的食材触动着每个人的神经和味蕾,享受着自然给予我们的馈赠。

可食物的美味固然值得回味,但是食物是从哪里来的?而我们又该如何同自然和谐相处?这是值得让人深思。正如文中的多鳞白甲鱼,如果没有专家的及时调查,恐怕村民们对它的捕捞只会更加有过之而无不及,而最后的结果恐怕也只会是多鳞白甲鱼的灭绝,留下的又是无法弥补的遗憾。

不止于多鳞白甲鱼,对于其他大自然所给予的馈赠,人们都不应过度贪婪而过度索取,应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也就希望人们在追求美味的同时也要“嘴下留情”。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推出“秋实累累... 9月19日,北京市文旅局会同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召开2025年北京市中秋国庆文旅系列活动发布会。市农业农...
演唱会门票,免费游荆州! 各位市民及游客朋友们注意啦! 9月21日 “知音湖北 楚韵荆州” 金秋先锋歌会 将在荆州奥体中心激情...
九月新疆游玩独立成团十天九晚价... 九月新疆游玩独立成团十天九晚人均费用总额是3000元,带父母走南疆10日游这条经典路线再合适不过!九...
喜迎高铁时代 白山文旅精彩亮相... 市文广旅局抓住9月末沈白高铁开通与G331吉林段全线贯通的“双重机遇”,围绕秋、冬季旅游资源,打造优...
北京推出2400余场文旅活动迎... 中秋、国庆双节将至,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以“京彩秋韵 双节同庆”为主题,统筹全市文旅资源,推出2400...
文化和旅游部国庆、中秋假期出游...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即将来临,文化和旅游部提醒广大游客: 一、做好行前准备。关注途经地和目的地天...
金秋的固始县锁口梯田 在豫南大别山的褶皱深处,固始县武庙集镇锁口村藏着一处被时光雕琢的秘境——锁口梯田。当九月的秋风掠过山...
人民日报海外版:携程商家助手A... 人民日报海外版发布文章,引用携程集团发布的入境游调研报告,对中国入境游市场热度持续攀升和中国旅游行业...
重庆国庆跟团三天二晚旅游报价,... 重庆,这座被誉为“山城”和“雾都”的城市,以其独特的地理风貌、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诱人的美食,一直是我向...
九水潺潺引客来 9月20日,青岛崂山区南九水、东九水一带风光正好,成了市民与游客亲近自然的热门之选。此前连续降雨的滋...
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 9月19日,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区在桂林开馆。本届旅游展区以“深化中国—东盟文旅合作,共建...
9月新疆带老伴旅行十天九晚价位... 9月带老伴去新疆玩十天九晚,人均总费用3000元,选择南疆大环线既能饱览壮丽风光,又能深度体验民族文...
中秋节新疆旅行小包团10天9晚... 中秋节新疆旅行小包团10天9晚人均价位3000元,南疆一家六口10天游的最佳方案,我们刚体验完,全程...
第八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 9月19日晚,由香港天籁敦煌乐团倾力呈现的《丝路回响:过去、现在、未来》主题音乐会在敦煌飞天剧院精彩...
一景通全域旅游管理系统 智慧景... 一景通全域旅游一机游管理系统是以数字化技术为核心,通过整合景区、交通、住宿、餐饮、娱乐等多业态资源,...
绵阳市开展全市旅行社和导游培训 为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升旅游市场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绵阳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于9月18日举办...
原创 三... 如果说三亚是一座面朝大海、四季如夏的浪漫城市,那么三亚·亚特兰蒂斯酒店,就是这座海岛天堂最奢华的一张...
“过境游”变“深度游” 为何我... 国家移民管理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至8月,全国边检机关累计查验出入境人员4.6亿人次,其中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