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观刈麦》
农民从古至今都是最艰难的阶级,它们面朝土地背朝天,做着最艰苦的工作,用劳动换取微薄的收入维持生活。而劳动人民也是最可爱的,他们用自己的双手脚踏实地的工作,勤勤恳恳的过好每一天。每个人长大后成家立业都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都要通过一份工作维护自己的家庭。
曾经有这样一张父子图火遍全网,这张照片摄于重庆朝天门市场旁。照片中一个父亲背上抗着接近百斤的货物,表情坚毅,他的一只手还牵着一个懵懂的小儿子。背上的艰辛和手中的希望,这张照片具有强大的感人力量。许多年过去了,这张让人感动的照片中的父子,他们现状又是如何?
一、棒棒军
在重庆有这样一群工作者,他们被称作“棒棒军”。他们最主要的工作工具,就是他们的肩膀,他们换取工资的方式,就是出卖他们的“力量”。这些人也被称作是“苦力”或者“脚夫”,“棒棒军”是民间对他们的一个称呼。他们的工作就是走街串巷帮人搬运各种重物。这种工作异常幸苦,从业者一般都是来自农村的男性,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冉光辉就是棒棒军的一员。
冉光辉来自农村,十多年前他带着妻子和儿子来到了重庆这座城市。为了生活,他选择从事这样的苦活——帮人搬运货物。冉光辉十分拼命,每天天未亮就开始出去揽活,一直要干到深夜才回家。每天的睡眠事件大概只有三四个小时,而他所干的活还是最卖力气的活。冉光辉一般在重庆朝天门市场一带揽活,他的拼命在这一带也是非常出名。提到他,认识的人都要竖起大拇指。
二、劳动最光荣
冉光辉背的最重的货物达到两三百公斤,普通人能抗起个一百来斤的东西就很不容易了,但像这样重的货物搬运确实冉光辉的日常。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冉光辉每天都是如此的起早贪黑。对待自己的工作,冉光辉也是从来都不喊苦、不喊累。有人找上他,他就接活,对于价格也是从来都不跟人讨价还价。有人为他打抱不平的时候他也只是笑笑的说自己不缺力气。
让人没想到的是,冉光辉还是一名党员。也有不少人很疑惑,有这样的身份,为何还会来从事这样艰苦的工作呢?其实冉光辉会做一名棒棒军还是一个无奈的选择。他虽然是党员,但连小学都没念完,没有多少文化又没有其他生存技能,有的只有这一身力气,所有他选择了这份工作。希望能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去获得一个美好的生活。
冉光辉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他的一个希望就是他的儿子,也就是照片中他手中牵着的那个小孩。这名孩子名叫冉俊超,拍下这张照片时他才三岁大。小小年纪的时候,他就不得不跟着父亲去揽活。他十分懂事,在父亲工作的时候不吵闹、不乱跑,那段时间也是冉俊超与父亲一段亲密相处的时光。现在冉俊超已经是一名初中生了,他的父亲工作繁忙,陪伴他的时间也越来越少。看着父亲如此幸苦工作,冉俊超也十分心疼父亲,甚至一度产生了想要早早退学帮家里干活的想法。好在父亲及时的制止了他,并且告诉他读书的重要性。对于他的父亲来说,只要孩子能好好念书将来有出息,他再幸苦都是值得的。
现在冉光辉的家庭情况也越来越好,凭借着他有力的肩膀和无数的汗水付出,他已经为自己攒下了一笔买房子的钱。靠着这点积蓄他在重庆的“解放碑”附近购买了一套60多平米的二手房,总算是在这个城市安家落户了。看着自己这个温馨的小家,冉光辉感到无比幸福。
结语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冉光辉靠自己的一步一个脚印,为自己拼搏出了一个幸福的小家。从一个农村来的小伙子到在重庆这座城市扎根拥有自己的一套房子,冉光辉用了比许多人要多的力气。他凭借着自己的劳动付出,渐渐地打拼出一个更好的未来。他的孩子也一天天长大,越来越懂事,这个家庭的一切都在慢慢变好。有时候生活就是如此,我们不得不扛起一些重任。但只要努力,只要希望还在,每个人都可以奋斗出一个成果,相信日子总是越过越好的。
参考文献:
《白居易诗集》
《观刈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