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乘凉的时候,小区的大嫂们聚集在一起吐槽最多的就是不知道该给家人做啥饭。有人说:那就煮一锅骨头汤!又有营养,还能补钙。
这是真的吗?
在给家人,尤其是孩子挑选食物的时候,我们总是期望给他们最好的,但受限于传统认知,或者被如今眼花缭乱的广告宣传误导,你认为好吃又健康的某些食物,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有用,偶尔吃一下没啥问题,但如果把他们当成宝,就大错特错咯,一起来盘点6种常见的被高估的食物。
01 不能补钙的
骨头汤
即便炖汤时加醋来促进骨骼中的钙溶解,骨头汤中的钙含量也仅有49~74mg/kg,还不到牛奶钙含量的1/20到1/14,因此不能靠骨头汤来补钙。
如果大量喝,还需要考虑脂肪、嘌呤、盐超标。
02 不能养胃的
米油和白粥
➭米油:
小米熬煮后浮在表面的一层浓缩米汤,主要成分是水、少量的麦芽糊精、少许脂肪和B族维生素,但也就是小米的小部分营养,并没有额外产生什么“精华”,绝大部分营养还留在小米粒里。
➭白粥:
主要成分是水和糊化的麦芽糊精(属于碳水化合物)。这些食物确实很容易消化,但是一方面营养成分很单一,碳水化合物为主,另一方面,能量密度比较低,也就是占肚子却不能给孩子提供很多的能量和营养。
❎米油和白粥不会更“养胃”,也不利于疾病的恢复。对于添加辅食初期的孩子来说,用米油替代铁含量高的米粉,将更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体重增长缓慢等情况。
03 不能加速成长的
儿童成长牛奶
市面上的儿童成长奶通常是在生牛乳的基础上添加了少量的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或是DHA、益生元等,但是量较少,这些元素的补充还是需要通过维生素D补剂和均衡的饮食来获取。
❎有些儿童成长奶还添加了糖类和香精,让牛奶变得更加香甜,但这些物质对于小朋友的成长也并没有帮助。
04 需要警惕添加糖的
山楂棒、果脯、水果罐头、酸奶
据中国营养学会:2-5岁,添加糖能量应小于每日总能量的10%。相当于小于25g/天(2岁以下避免摄入添加糖)。
山楂棒(果丹类)和果脯虽以水果为原料,但在加工过程中,往往添加了较多的糖类、盐类,甚至可能添加防腐剂和色素等。
水果罐头和酸奶的配料表中也常常有白砂糖、麦芽糖、蔗糖等糖类的身影。
❎这些食品让孩子过早或过多地摄入添加糖,不利于儿童的健康。
05 需要警惕盐分的
海苔、坚果、肉干肉脯
天然海苔和原味坚果营养价值不错,但商家为了让味道更讨喜,会额外添加一些盐、味精、酱油、糖等,所以某些市售的调味海苔、盐焗腰果、怪味花生等,都是含钠较高的食物。
肉干肉脯虽然都是以肉为主要原料,但添加的辅料可能包括盐、酱油、糖、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