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北京旅遊,不僅能沉靜在文化沉淀中,還能陶醉在自然風光。這裡樹木成林綠草如茵,春日可到國傢植物園欣賞百花盛放,夏日可在百望山森林公園走走健康步道,秋日在香山公園還能一睹漫山紅遍的楓葉。
香山公園
秋天來北京,一定不能錯過香山公園,最佳觀賞季節實在10月中旬到11月初,那滿山的紅葉蔚為壯觀,配合黛色的那一脈山嶺,給人無限的遐想。
香山公園是一座具有山林特色的皇傢園林,占地188公頃,早在元、明、清時,皇傢就在香山營建離宮別院,每逢夏秋時節皇帝都要到此狩獵納涼。香山公園整體較大,主要景點有碧雲寺、見心齋、琉璃塔、雙清別墅等。為瞭避免大傢爬坡走路身心勞累,推薦四條遊玩路線,大傢可以在香山閑適的打卡拍照。
秋日紅葉路線:東門→老樹林→玉華岫→香霧窟→山頂
主流健身路線:勤政殿→致遠齋→知松園→多景亭→玉華岫→香霧窟→香爐峰等
主流古跡路線:東門→靜翠湖→翠微湖→雙清別墅→香山寺→閬風亭→和順門→豫泰門→香爐峰
紅色旅遊路線:雙清別墅→來青軒→雙清別墅東側平房→小白樓→思親舍→多雲亭→麗矚樓→鎮芳樓、鎮南房
開放時間:
旺季4月1日至11月15日:6:00 -19:30
淡季11月16日至次年3月31日:6:00 -19:00
國傢植物園
國傢植物園總規劃面積近600公頃,是中國第一個國傢植物園,包含瞭南園(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和北園(北京市植物園)兩個園區。北園就是以前的北京植物園,位於京西香山腳下,距市中心23公裡,有多條公交可達。
北園建有14個專類園和中國北方最大的珍稀植物水杉保育區,共收集植物1.5萬種,國傢一級保護植物近40種。北京植物園由植物展覽區、名勝古跡人文景觀、自然保護區和科研區四部分組成,植物展覽區分為觀賞植物區、樹木園和溫室區三部分。
觀賞植物區由專類園組成,主要有月季園、桃花園、牡丹園、芍藥園、丁香園、海棠栒子園、木蘭園、集秀園(竹園)、宿根花卉園和梅園。其中,月季園是中國規模最大的月季專類園,桃花園是世界上收集桃花品種最多的專類園,熱帶植物展覽溫室被評為北京20世紀90年代十大建築之一,十分有看點。
除瞭豐富的植物,園內還有臥佛寺、櫻桃溝、曹雪芹紀念館、梁啟超墓、隆教寺遺址等名勝古跡。其中,臥佛寺非常值得一逛。
開放時間:
3月16日-11月15日:6:00至21:00開放;
11月16日-3月15日:6:30至19:00開放;
逢周一關閉(法定節假日除外)。
臥佛寺
位於香山東側、北京植物園壽安山麓的臥佛寺,值得是“十方普覺寺”。十方普覺寺始建於唐代貞觀年間,原名叫“兜率宮”,“兜率”是梵文的音譯,意為“妙足”、“知足”。清雍正十二年重修後,改名為“普覺寺”。寺內因有一座唐代用檀木雕成的臥佛,以及元代鑄造的一尊巨大的釋迦牟尼佛涅槃銅像,因此被人稱為“臥佛寺”。
臥佛寺是國傢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入山第一勝境”與“西山蘭若之冠”的美譽。臥佛寺坐北朝南,一共有四層殿院。前邊有琉璃彩坊、放生池,中間有四座佛殿:山門、天王殿、三世佛殿、臥佛殿,背依壽安山。清代皇帝有時會特地來此拈香禮佛休息,雍正和乾隆分別在臥佛寺西側建造瞭行宮。
最具特色的地方就是臥佛殿。臥佛殿是寺內的主殿,門額前簷的大匾為“性月恒明”,為慈禧所題。佛殿內上方有匾額“得大自在”,為乾隆皇帝所書。
寺內還藏有許多值得細細品味的植物,三世佛殿前的兩株娑羅樹,與七葉樹、菩提樹並稱為佛教的三大寶樹,深受善男信女的喜愛;天王殿前的一叢古臘梅,被譽為是“京城蠟梅之冠”,這一株千年古蠟梅年年開花,花密而多,氣味芳香,每年早春都有很多喜愛古蠟梅和攝影的遊客前來欣賞。
開放時間:
08:00-16:00,周一閉門
百望山森林公園
百望山森林公園,是距市區最近的自然生態型森林公園,北京本地人稱之為“望兒山”,素有北京城市氧源之稱。長安夜話》有雲:“百望山南阻西湖,北通燕平。背而去者,百裡猶見其峰,故曰‘百望’。”百望山屬太行山餘脈,是太行山延伸到華北平原最東端的山峰,故有“太行前哨第一峰”的美稱。
百望山森林公園彩葉林總面積達千餘畝,樹種達幾十餘種,除瞭常見的紅葉樹黃櫨、元寶楓、火炬樹、爬墻虎、山杏、欒樹等,近年又新植瞭大量銀杏、秋紫白臘、紫霞、北美紅楓、金葉復葉槭、秋日夢幻等多種彩葉樹種,廣泛種植於園區各條主幹道和景區沿線,形成樹樹皆秋色、步步皆有景。
百望山森林公園紅葉多達千餘畝,每年10月中旬進入紅葉季觀賞期,與香山紅葉相比,具有遊客較少的優勢,可輕松愜意地欣賞紅葉美景。
推薦路線一:公園東門→健康步道→公園北門→天澄湖→紅葉仙子步道→望京樓→一號路→公園東門
推薦路線二:公園東門→綠化祖國碑亭 →一號路→留金園→一號路→望京樓→ 曲徑煙深木棧道→二號路→六號路→沿一號路返回東門
部分圖片來源或改編自互聯網,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侵刪請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