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象報》社在溫州市召開副刊作傢研討會,我與來自北京、新疆、寧夏、江西、湖北、安徽、浙江、山東以及大連的11位作傢一起,先後前往瑞安、洞頭、樂清等地開展參觀采風活動,其間有幸登臨以幽壑奇峰著稱的浙東第一名勝——雁蕩山。
雁蕩山,位於浙江省樂清市東北部,屬括蒼山脈,距杭州約300公裡,距溫州約70公裡。層巒疊嶂,奇峰林立,瀑飛泉湧,洞壑幽深。春夏秋冬多變幻,風晴雨雪奇景濃。霧起千峰活,雨來萬瀑生。真是天造地設,鬼斧神工。
雁蕩山風景區范圍甚廣,總面積450平方公裡,500 多個景點分佈於靈峰、三折瀑、靈巖、大龍湫、雁湖、顯勝門、仙橋、羊角洞等8個景區,以奇峰怪石、古洞石室、飛瀑流泉稱勝。其中,靈峰、靈巖、大龍湫三個景區被稱為“雁蕩三絕”。特別是靈峰夜景、靈巖飛渡堪稱中國一絕。因山頂有湖,蘆葦茂密,結草為蕩,南歸秋雁多宿於此,故名雁蕩。雁湖雲海、雁湖日出,歷來是旅遊者獵奇之項目。
雁蕩山,自古就有“寰中絕勝”之譽。奇峰林立,較為著名的有卓筆峰、獨秀峰、玉女峰、雙鸞峰、金雞峰、雙筍峰、展旗峰、巨柱峰、剪刀峰等。這些奇峰或擬獸或擬物,形狀栩栩如生。如果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時間去觀賞,則有一峰多態之神妙。例如被稱為“雁蕩三絕”中的靈峰,從靈峰寺左側看時,隻見一山劈為兩峰,兩峰宛如雙手合掌;當夜幕降臨時觀望,此峰酷似一對緊緊相偎、情話切切的伴侶,在朦朧月色的襯托下觀望,卻幻化為一對豐滿的乳房;再變換一個角度仰視,又好似一隻斂翅的雄鷹。所以靈峰又有合掌峰、夫妻峰、雙乳峰和雄鷹峰之稱。
雁蕩46 洞中,以觀音洞最高、天窗洞最險、仙人洞最大、仙姑洞最奇。雁山第一大洞——觀音洞嵌於合掌峰中,最早為唐代高僧善牧的居所。洞高100 米,寬深各40 餘米,深廣可容千人,洞內倚巖建築九層洞府。入洞口處為天王殿,內塑四大金剛,殿後有377 級石磴,直達頂屋。頂屋為觀音殿,其餘為僧舍。從第8 層樓左壁往洞口看,可見一尊一丁點兒大的觀音佛像端坐在蓮臺上,此謂“一指觀音”。從洞頂往外望,天空僅留一線,人稱“一線天”。洞內尚有洗心、漱玉諸泉,最頂層的大殿旁還有一處洗心池,水質清淳甘洌。
雁蕩山的瀑佈之多,形態之奇,是絕無僅有的,已有名稱的湫瀑23處,泉水11處。瀑佈以大龍湫、散水巖、西大瀑、梅雨瀑、三折瀑等最負盛名。這些瀑佈終年奔瀉不息,隨著季節、晴雨、風力的變化,形態各異。有的如匹練橫空,銀河倒掛;有的似珠簾成串,煙雨霏霏;有的凌空飄灑,因風作態。著名大畫傢潘天壽詩曰:“一夜黃梅雨後時,峰青雲白更多姿,萬條飛瀑千條澗,此是雁山第一奇。”雁蕩山瀑佈中稱奇者為三折瀑。同一流水,經三級懸崖,傾瀉而成上、中、下三瀑。三折三態,含羞銷魂。號稱“天下第一瀑”的大龍湫瀑佈位於馬鞍嶺西3 公裡處,水從連雲嶂下來,高約190 米。徐霞客曾在遊記中寫道,每當大雨剛過,“怒濤傾註,變幻極勢,轟雷噴雪。”雨水少時,瀑佈從半空中飄忽而下,不到幾丈,猶如煙霧。微風吹來,隨風飄轉,落入潭中,忽成圓圈,忽成曲線,其狀恰似遊龍戲水。清代袁枚在《大龍湫》詩中曰:“龍湫之勢高絕天,一線瀑走兜羅棉,五丈以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為煙,況復百丈至千丈,水雲煙霧難分焉。”此詩寫出瞭大龍湫瀑佈高懸的氣勢。
靈峰景區是雁蕩山經典景區。沿鳴玉溪而上,山腋兩壁,急峰亂疊,日景耐看,夜景銷魂。右行入南坑抵真濟寺,可領略幽徑獨行,溪泉相伴之野趣;左上卷雲谷達長春洞,可感悟古洞畸穴,佛寺道觀之清凈。翻過謝公嶺,有接客僧、石門潭、東石梁洞等景點。登上朝天門,為新開發的朝陽洞景點,既可俯察靈峰,亦可坐看雲起。靈峰夜景尤為一絕,夜色朦朧,群峰剪出片片倩影:“雄鷹斂翅”、“犀牛望月”、“情侶峰”、“相思女”、“雙乳峰”,夜靈峰幻成瞭萬口爭說的絕景。若以“心景”看“風景”,更會生出無窮的綺思遐想。
離開雁蕩山已有20多年瞭,我真的還想早日再去探訪這座“海上名山”,盡情領略它的山嶽之奇、風景之絕!
在本平臺發佈的作品,在騰訊【企鵝號】【喜馬拉雅】【360圖書館】等主流平臺網頁版同步刊出。敬請前往關註並收閱!
關聯閱讀
行吟丨從溪流奔向大海
年度丨2022中國旅遊文學閱讀排行榜
雅聚丨2023三清山谷雨詩會,你來嗎?
行走丨雁蕩山 ,雁振翅敢為天下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