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关注暑期入境游火热,外国游客体验中国 感知中国
创始人
2024-08-23 12:32:00
0

入境游客在上海豫园商圈观光。 新华社记者 陈爱平摄

外籍游客在重庆大足石刻景区游览。 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摄

韩国游客在湖南省张家界大峡谷景区玻璃桥拍照。 新华社记者 陈振海摄

“‘洋面孔’越来越多了”“让世界看到中国的美”……在社交媒体“China Travel(中国游)”相关话题下,大量中国网友留言讲述自己的所见所思。

随着中国免签“朋友圈”不断扩大,越来越多外国游客“说来就来”成为现实。今年暑期,入境游尤为火热。相关旅游平台数据显示,暑期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1倍,法国、意大利、德国、马来西亚、泰国等14国游客入境游订单整体同比增长1.5倍。

“中国游”持续火热

“中国游”有多火热?多个海外社交媒体数据显示,“China Travel”已成为热门搜索词条。在微博上,“China Travel有多火”“China Travel风靡世界”“China Travel等你来打卡”等话题热度持续攀升。

8月19日,人民日报微博发文介绍: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最新统计,今年1月至7月,全国口岸出入境人员3.41亿人次,同比增长62.34%;1725.4万人次外国人来华,同比增长129.9%,签发口岸签证84.6万证次,同比上升182.9%。

8月19日,新华社客户端发文表示,越来越多外国人“游中国”,带火了中国入境游市场。根据国家统计局2023年公开数据,来华旅游外国人日均消费3459元,今年前7月预计直接拉动消费超1000亿元。

“沉浸式”感知中国

今年暑期,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选择定制化深度游,放慢脚步深入体验中国、近距离感知中国。

中国旅游研究院入境游客满意度专项调查显示,超过六成的受访者将体验中国文化作为来华旅行的主要目的。人民网报道称,在陕西西安城墙上,一边漫步一边了解历史;慕名来到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一睹“镇馆之宝”——巨幅动态版《清明上河图》真容……“中国游”里有浓浓的文化味儿,成为外界感知中华文化的一扇窗。

中国饮食文化深深吸引着外国游客。据央视网报道,法国人唐安诺热衷于把中国地道美食推介给海内外朋友。今年暑期,唐安诺来到贵州省榕江县大利侗寨,向当地人学习两道地道贵州菜——酸汤鱼和红肉。大利侗寨用辣椒制作酸汤,加入稻花鱼,味道浓郁,酸辣鲜美。每次拍摄短视频,唐安诺都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外国游客通过“沉浸式”的“随手拍”展现中国发展的勃勃生机。据中国日报网报道,在外国游客的镜头里,有北京亮马河夜间的灿烂灯火,也有上海街头的家常美食,有深圳“硬核”的无人机外卖服务,也有“赛博武汉”充满科技感的光谷空轨和无人驾驶出租车。

“中国游”让更多外国游客亲眼见证了开放、自信、文明、安全的中国,带动更多人成为中国故事的讲述者。

人民日报客户端评论说,无论是活力、安全还是开放包容,归根结底,是真实的中国吸引人。在国际舆论场上,一些关于中国的信息充满误解和偏见,影响了一些国外民众对中国的认知。当越来越多外国朋友来到中国,感知“更开放中国”,体验“更美好中国”,自发传播“第一手中国”,“有色眼镜”终会被摘掉,谣言也将不攻自破。

经济日报客户端评论说,来华旅游的外国人把在中国的旅行体验拍成短视频发布到社交媒体,不管是美景美食,还是安静舒适的公共交通、安全便利的生活环境、热情友好的中国人,都给许多从未来过中国的外国人“种了草”。

光明日报客户端评论说,“China Travel”火爆的背后逻辑,是中国久久为功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新变化。无论是移动互联网的智能化升级,还是新业态新产业的创新发展,都在从细微之处提升着人们的幸福感。“China Travel”正在成为世界近距离观察中国、感受中国的美好窗口。

入境游更加“丝滑”

火爆的“中国游”,是中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结出的硕果。一系列暖心举措,让外国朋友“丝滑”入境,乐享“中国游”。

据人民网报道,近年来,国家移民管理局会同有关部门不断扩大免签国家范围,先后推出一系列便利来华政策: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推动“方便来”,区域性入境免签政策助力“多样来”,口岸签证等签证便利政策把外商“引进来”。自2013年1月实施以来,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国家、实施口岸、停留期限、活动区域等不断优化。今年以来,政策红利进一步释放,成为游客“说来就来”游中国的“流量密码”,也成为中国不断扩大开放的“政策名片”。

据新华网报道,为提升境外旅客离境退税服务便利度,上海税务部门持续优化离境退税“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布局,不断推动离境退税版图“扩张”。位于上海市南京西路商圈内的兴业太古汇是“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之一。“‘即买即退’的退付模式是现金退税,境外旅客在我们这边购物完,当场就能办理退税。”兴业太古汇联席总经理丁瑞芳介绍。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近期北京口岸出入境客流增长明显。北京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不断完善配套措施:积极推动14家航司使用电子登机牌通关,推动旅客无纸化通关;试行外国人入境卡自助打印,解决外籍旅客填报拥堵、排队和候检时间长等问题。

据光明网报道,各地从“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入手,切实完善各项配套措施,让外国游客来得顺心、游得开心、待得舒心。法国游客莱维讲起5年前的一段往事:“那次来中国,在很多地方消费,都得麻烦中国朋友给我转‘红包’。现在,许多小店都能刷信用卡。当然,如果你下载了支付宝、滴滴出行,一切都变得更简单。绑定软件,扫码就能订票、约车、买东西……”

新华社客户端评论说,基础设施和服务的完善、旅游形态的丰富,正让外国游客得以抵达和欣赏更多的新风景,解锁更多独特而便捷的新体验,而社交平台的互动式分享更让“中国魅力”得到最充分展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蒸南瓜发糕总塌陷?酵母水温控精... 指尖轻触温热的面糊,鼻尖飘过一丝甜香,揭开锅盖的瞬间——呀,又塌了!这已经是第三次了,我看着眼前凹陷...
吕宇峰开创光影艺术甜品 当甜品不再仅仅是味蕾的享受,而成为一场视觉与味觉交织的艺术盛宴时,吕宇峰用他的创意与坚持,开创了独具...
关于江苏菜的10个冷知识,如江... 关于江苏菜的10个鲜为人知的小知识,换个顺序讲述,带来全新的感受: 1. 江苏菜的技艺体系非常丰富,...
秋分艾灸必灸穴位:男女皆宜的“... 秋分,作为昼夜均分、寒暑交替的节气,是自然界阴阳平衡的转折点。此时,人体阳气由外敛内,脾胃功能易受寒...
保定竞秀区:传统养生“圈粉”年... 9月17日,在保定市竞秀区尚玉园社区活动中心,一场专为年轻人打造的“青年养生局”火热开场,数十名社区...
原创 超... “从手到口,从口到心,中国人延续着对世界和人生特有的感知方式。只要点起炉火,端起碗筷,每个平凡的人,...
5000元起!浙江这座“江南秘... 浙江松阳,这片被誉为“最后的江南秘境”的土地,即将迎来一场关于创新、创业与梦想的盛会——第二届“青年...
甘肃省民勤县美食打卡探寻沙葱的... 甘肃省民勤县美食打卡 探寻沙葱的独特魅力 在甘肃省的辽阔版图上,有一个被沙漠与绿洲温柔拥抱的地方—...
原创 世... 干城章嘉峰,作为世界第三高峰,海拔8586米,屹立于喜马拉雅山脉最东端的雪域之中。它的藏语名称意指“...
2025深圳国庆节限行规定+高... 再过10来天 2025年国庆假期就来啦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 2025深圳国庆节限行规定+高速免费规定...
定了!9月23日,就在西姜寨镇... 又是一年丰收季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 9月23日 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开封会场 将在市产城融合...
安徽跟团5天游玩攻略,国庆去黄... 黄山,这座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壮丽之地,一直以来都是我心中的旅游圣地。它的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东方贡茶回应“拖鞋放进珍珠奶茶... 针对近日发生的“拖鞋放进珍珠奶茶”事件,东方贡茶作出回应。9月18日,东方贡茶在社交平台发布声明称,...
关于江西菜的10个冷知识,如江... 关于江西菜的十条冷知识,带你从瓦罐汤的醇厚到南昌米酒的甜香,感受这片土地独特的饮食文化。 1. 瓦...
关于中国菜系的10个冷知识,如... 关于中国菜系的十个冷知识,经过重新组织与改写,保留核心信息并提升原创性: 1. 广东菜以新鲜清爽和原...
成都担担面:麻辣里的市井温情 成都宽窄巷子深处,“陈婆婆担担面”的铺面不大,却总能听到熟悉的吆喝声。八十岁的陈婆婆虽已不亲自挑担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