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赵一鸣零食在其官方微博上宣布,其第10000家门店已正式开业。这标志着在众多追求开设万家门店的零食量贩品牌中,它是第一个达到这一里程碑的公司。
近年来,零食量贩店在三四线城市异常火爆,即便是小县城,虽然面积和人口都不多,但零食量贩店仍然能够在同一条街上开设多家分店。
在某些街道上,可以看到连绵的零食店,从街头到街尾,赵一鸣的门店随处可见,数以千计的零食品种让消费者目不暇接。
8月15日,记者来到位于河东区的好想来品牌零食店(东夷大街店)。该店位于十字路口转角处,周边有学校、居民区、农贸市场,人流量较大。走进店内,一排排货架有序摆放,各种各样的零食映入眼帘“。我们店面积有140多平方米,零食有1600多种。”该店经营者王女士向记者介绍“,我们是临沂第87家好想来品牌零食店,刚开业半个月,平均每天营业额约1万元。”
随后,记者又到相距此店约3公里的另一家好想来门店。此门店经营者表示,其日均营业额能达到3万元。同时,这吸引了无数追求轻松赚钱的人涌入这个行业。
然而,背后疯狂的扩张也伴随着突如其来的店铺关门潮。有的人投资50万元,不到两个月就关门大吉,有的人投入上百万元,却日益远离盈利。
为什么零食店如此吸引人?零食店的生意模式到底是怎样的?
“老婆大人”最早开始尝试零食集合店模式,但这一行业是近几年才真正开始火热的。
自2016年以来,中国的休闲零食行业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销售规模从8224亿增长到2022年的1.5万亿。
这种增长背后是资本看中的下沉市场潜力。
商界有一句话,“小生意要在大城市做,大生意要在小城市做。”
这种策略的核心在于覆盖广泛的地区和分散的人口。
互联网上曾有网友这样描述下沉市场:“北上广深的面积大约只占全国的0.33%,再加上新一线城市,也仅占全国的3%。在剩余97%的土地上,分布着大约300个地级市、3000个县城、40000个乡镇和660000个村庄,约有84%的国人在这些地区消费和生活。”
这也是为什么资本看好在下沉市场开展量贩零食店的原因,市场大,人群广。
在资本的推动下,各种零食品牌在三四线城市迅速扩张。
赵一鸣零食店最早于2019年在江西开设第一家店,次年开放加盟,并迅速在安徽、广西、福建等地扩张,到2023年4月,门店数量已超过1100家。
而另一品牌“零食有鸣”从2021年4月开始全面升级后,到2023年3月,门店数量已超过1200家,计划到2026年扩展至16000家。
长沙的“零食很忙”品牌自2017年起步,门店数量现已超过2000家。
零食集合店的快速扩张也引发了社交平台上的热议,如“一条街上有5家店”、“老家扎堆开集合店”、“零食店遍地开花”等都成了热门话题。
同时,许多资本也看好这一领域,纷纷投资以抢占市场先机。
2023年2月,“赵一鸣”获得黑蚁资本和良品铺子的1.5亿元投资;而“零食很忙”、“零食有鸣”、“爱零食”、“零食女孩”等品牌也都获得了资金注入。
量贩零食店成为了一种新兴的网红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
对于资本而言,一个可投资的行业要么足够特殊,要么高度标准化。量贩零食店属于后者。
传统的零食店大多是家庭经营的小店或超市,商品从生产到上架需要经过多个分销环节。这些环节越多,涉及的成本也越高,最终由消费者承担。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许多在线零食品牌开始出现,尽管价格便宜,但消费者的需求仍主要集中在线下。
这也是像三只松鼠这样的在线品牌开始布局线下的原因。
量贩式零食店在传统渠道和在线价格之间找到了平衡,不仅减少了中间商环节,还能将线下价格拉低至线上水平。店越多,采购量越大,与上游工厂的议价能力也越强。
无界创新资本的谭志旺曾公开表示,量贩零食店的加价率是连锁业态中最低的,商品的毛利通常不到10%。
例如,成本5元的产品,在量贩零食店可能以6.5元出售,而传统超市则可能售价10元以上。
量贩零食店的低价策略非常适合三四线城市的市场环境。
但这种透明的定价策略也带来了一个问题:这些店铺如何盈利?
量贩式零食店能够维持低价,不仅是因为减少了销售环节,还因为他们创建了一个由“大牌”引流支持的“白牌”销售模式。
许多人在量贩零食店的经验表明,店内的第一眼就是价格低廉的饮品。
例如,普通超市售价2元的矿泉水,在这里可能只需要1.2元,平时3元的可乐在这里只需2.2元,还有4元的红牛和4.5元的东方树叶等。
这些产品在量贩零食店中被称为“大牌”,因为它们已经是市场上价格透明的知名产品。
这种大家都知道价格的产品,以低于市场价格的方式出售,很容易在消费者心中留下印象,从而带动店内“白牌”产品的销售。
而散装的“白牌”产品是店铺真正的赚钱货。
这些商品通常由小厂生产,或者是品牌自行贴牌的产品,市场上没有参考价格,利润空间自然更大。
尽管资本看好并获得消费者的喜爱,同时减少了中间商的差价,按理说,这应该是一个好生意,但现实并非如此简单。
如零食很忙的店员透露:“如果没有好的地段和人流,现在加盟零食店风险很大。”
对于实体店来说,地段和人流是店铺成功的关键因素,而这些黄金地段在三四线城市相对稀缺,租金自然也就上涨了。
此外,尽管零食行业目前看似火热,但这种商业模式没有太多壁垒,很容易被复制。为了抢占市场份额,许多品牌不得不进行折扣促销。
价格战在行业内部非常普遍。
曾有记者采访一个名为肖龙兴(化名)的零食店加盟商,他表示最初开店时生意还可以,因为他所在地区之前没有量贩零食店,加上初期的推广活动,生意一度很好。
但随着2023年零食店的激增,他所在街道已有三四家类似店铺,生意日渐艰难,每天的销售额仅为一两百元,连基本费用都难以覆盖。
而且最初加盟时,招商负责人承诺的利润率可以达到30%到40%,但实际远未达到。店内的大牌产品几乎没有利润,只是用来吸引顾客,而真正有利润的散装零食还不得不参与折扣活动。
由于所有零食店的经营模式基本相同,随着时间的推移,顾客自然开始比较价格。
但价格战的背后,是不断的资金消耗。
有加盟商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即使总部提供补贴,频繁的打折也会导致经营者感到焦虑,一旦停止打折,顾客很快就会询问为什么不继续促销。
无论是加盟商还是总部,都不愿意参与价格战,但一旦有一家开始,其他店铺就不得不跟进。
赵一鸣的创始人赵定在一次采访中表示:“公司不会主动打折,但如果竞争对手进行促销,我们也会跟进。”
尽管价格战吸引了客流,但也导致利润持续下降。
实际上,虽然近两年零食店业务看似蓬勃,但净利润并不高。
赵一鸣零食2022年的营收为12.15亿元,但净利润仅为0.38亿元;2023年上半年,虽然营收增长到27.86亿元,但净利润也仅为0.76亿元。
另一个品牌万辰集团的财报显示,2023年全年的量贩零食业务营收约为87.59亿元,但实现归母净利润为亏损8293万元,这是该集团十年来的首次亏损。
除了价格战的内卷,加盟费用高昂也是许多加盟商面临的另一个挑战。
以零食很忙为例,开设一家店铺的总成本至少需要55万元以上,这还不包括租金费、转让费和人工成本。
店铺面积通常在150平方米以上,需要至少三名理货员和两名收银员。即使在三四线小县城,一年的运营成本也需20多万元。
高昂的加盟费和行业内部的价格战是导致零食店加盟商难以盈利的主要原因。
在各大平台上,随处可见加盟商的抱怨,如“开了三个月的110平方米店铺亏损35万元”、“零食店开了三个月就倒闭,所有存货都在清仓”等,他们用自己的经历告诫那些想加入的人:投资有风险,入行需谨慎。
对此,你怎么看呢?
声明
来源于糖酒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