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乡村文旅深度融合工程,推进乡村旅游集聚区(村)建设,培育生态旅游、森林康养、休闲露营等新业态,推进乡村民宿规范发展、提升品质。
永昌县城关镇金川西村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彩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发展乡村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基础。近年来,金川西村立足资源禀赋,依托自然生态和传统文化等资源优势,积极培育壮大民宿产业,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近日,“乡村行 看振兴”三农工作全媒体采访团走进山水间,探寻金川西村“以旅兴村”的故事。
麦黄时节杏儿肥,老树累累枝头垂。又到了杏子成熟采收的时节,在村民王忠俊家的院子里,大大小小的簸箕晾晒着金黄的杏子。这些采摘来的杏子,经过晾晒脱水,可以保存很长时间,这也是做杏肉果脯最重要的一步。
以杏为介,金川西村通过党支部领办、集体入股和农户入股分红模式,广泛引进杏树种植新技术、新品种,打造“千亩林果”基地,将产业富民、生态富民有机结合,使甜杏成为群众持续增收的“致富果”。口感绝佳的甜杏,引得采摘杏子的游客络绎不绝。“很多游客来到这里,都想带点杏子回家,我们的菜和玉米也很受欢迎,假期游客多的时候根本不够卖。”王忠俊说。为了方便游客购买,村两委在村头、村广场开设了12个甜杏销售点,统一对外销售,为村民提供了稳定的销售平台,帮助村民增加收入。
金川西村地处县城以北12公里处的古长城脚下、御山峡谷之间,依山傍水。来的游客多了,常规的旅游观光和购买农产品已不能满足游客需求,更多的游客都希望来乡村度过一段宁静的时光。
“大家都喜欢到这边游山玩水,吃点农家菜,享受休闲安逸的乡村生活。”在村口,记者见到了金川西村党支部书记张得其。
作为村支书的张得其在接待城里来的游客时,被许多游客提出发展农家乐的提议打动。经过多番考量,多次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将村民闲置的民房改造成有花、有凉蓬的院落和厨房、卫生间、客房一应俱全的民宿,金川西村民宿由此诞生。
民宿之于乡村,如同一扇窗打开了绿水青山与乡村旅游的崭新世界。随着来游玩、住宿的游客逐渐增多,金川西村鼓励社会资本、专业团队参与民宿建设和运营,引导旅游民宿连点成线、连线成片。
“我们在这里建设民宿,是看中了金川西村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这里紧靠金川峡水库,夏天十分凉爽,风景优美,离县城也近。”金昌市山水湖畔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经理马丽萍告诉记者,“我们的民宿,每一家设计都不一样,各有各的特色。”
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金川西村形成了成熟的民宿集群。到金川西村徒步、游玩,在民宿住上一两晚,成为周边市民节假日短途游的热门选择。目前,金川西村建成文化旅游基地10处、特色农家客栈14家、果蔬采摘园8座、羊肉馆10多家、烧烤园2家,2024年一季度实现村集体收入56万元。
这个曾经靠种植甜杏出名的小村庄,用民宿激活了旅游经济。
“发展乡村旅游,‘乡村’的利益是第一位的。一起守护好乡村的自然资源、山水宝藏,旅游发展才能可持续、有未来。”张得其说道。
采访手记
走进乡村,亲近自然,感受田园慢生活,成为市民游客出行游玩的新选择。日益兴起的乡村旅游成为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支撑。
如何把好资源变成好“钱”景?金川西村依托生态资源,结合村内名胜古迹和乡风乡俗,发展民宿经济,为农民增收打开了一个无限空间。金川峡水库沿岸重视生态治理,为金川西村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生态保障……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他们作出的选择。
记者:莫亚红 董振虎
来源:镍都金昌客户端
编辑:柴纳敏
责编:田红娟 闫婷婷
审核:马丰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