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吃货来说,七夕是不是情人节没有多大关系,七夕吃什么传统食品才是他们关注的要点,作为传统节日,七夕节一代又一代传下来的美食,定是最符合节日又好吃的食物。那么七夕吃什么传统食物?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七夕吃什么传统食物
七夕节传统食物包括巧果、瓜果、酥糖、饺子、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巧芽面、江米条等。
1、巧果:又称“乞巧果子”,是以油、面、糖、蜜为主要材料制成的各色糕点,七夕晚上,人们会把“乞巧果子”端到庭院,全家人围坐品尝。
2、瓜果:七夕节时,人们会让织女欣赏、品尝瓜果,以求保佑来年瓜果丰收。有手巧的女子会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称为“花瓜”。
3、酥糖:一些地方的糕点铺会在七夕制作织女形象的酥糖,俗称“巧人”“巧酥”,民间认为吃了这种酥糖的人会变得心灵手巧。
4、饺子:在鄄城、曹县、平原等地,乞巧的风俗包括包饺子,将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后聚在一起吃水饺,寓意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5、五子:包括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是七夕节“拜织女”的供品之一。
6、巧芽面:这是一种绿豆芽手擀面,制作过程包括提前七天生绿豆芽,用绿豆芽制作手擀面,搭配绿豆芽汤食用。
7、江米条:老南京人七夕节的特色食物,制作材料包括糯米粉与豆粉,蒸熟后捶打成面团,切成条状炸熟,再裹上糖浆。
这些食物不仅丰富了七夕节的传统文化内涵,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和祈求。
七夕为什么吃巧果的三个传说
1、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位姑娘叫小巧,她非常同情牛郎和织女的凄美爱情,于是在每年的七夕之夜,小巧都会做一种精致的小点心,焚香供奉,希望牛郎和织女能在天上相见。当地的土地公被小巧的诚心所感动,将此事汇报到了天庭。玉帝碍于天规无法赦免牛郎织女,但是非常感谢小巧的心意,于是令月老牵线,促成小巧的美满姻缘。此后,小巧和意中人厮守一生,夫妻不离不弃,和和美美,受到众人羡慕。不少女孩子也向小巧学习,在每年的七夕制作性状各异的小点心,祈求姻缘美满,幸福一生,这种点心也被称为“巧果”,流传至今。
2、七夕做饼如手指与口舌状,名曰“巧食”,妇女、儿童用五彩线缕贯“巧食”抛掷屋背,谓让喜鹊衔去搭桥,夜渡牛郎、织女过银河相会。
3、巧果是七仙女洒的泪,给宝宝们戴上,女孩子会心灵手巧,越来越漂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