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
山東郵輪旅遊發展論壇在青島舉行。
論壇上,
《青島市郵輪旅遊高質量發展扶持措施》
正式發佈!
青島推出訪問港客源、始發港客源、
郵輪常態化運營、購買郵輪運營、
首航和首訪五個方面扶持政策。
對來青運營訪問港航線的郵輪公司或包船企業,按自然年度統計入境或入港的郵輪遊客人數,入境郵輪遊客給予200元/人補貼,入港郵輪遊客超過2000人(含)的給予100元/人補貼。
對招徠遊客從青島郵輪母港出境或離港的郵輪公司或包船企業,按自然年度累計乘郵輪出境或離港遊客人數,2000人(含)至5萬人的,給予200元/人補貼;5萬人(含)以上的,給予300元/人補貼。
郵輪常態化運營最高補助300萬元,首航和首訪一次性給予30萬元獎勵。
購買郵輪運營獎勵為全國唯一,對政策有效期內購買郵輪,且在青島區域內依法註冊登記的企業,將青島作為郵輪始發港,經營2年以上,且每年不少於50個航次,經審核達到要求後,按照出資額的5%給予一次性補貼。其中,新建造郵輪最高不超過1億元,二手郵輪最高不超過5000萬元。
發展郵輪旅遊,
對於提升青島現代服務業水平,
促進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
具有重要意義。
郵輪旅遊作為旅遊業的高端業態, 產業鏈長、帶動作用大,是我國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新的增長點。 郵輪經濟在國傢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中所占的位置已經得到廣泛共識,繼國傢《“十四五”旅遊業發展規劃》明確支持青島郵輪旅遊發展後,2022年8月,多部委聯合發佈的《關於加快郵輪遊艇裝備及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點名推進青島等城市郵輪旅遊發展,打造一批國際一流的郵輪旅遊特色目的地。
青島圍繞融入服務國傢構建新發展格局和重大發展戰略,努力為中國郵輪旅遊復蘇和產業高質量發展探索一條新路徑,積極創建中國郵輪旅遊發展示范區。作為中國大陸唯一設展並推介的城市,參加2023年世界郵輪博覽會推介青島郵輪旅遊,尋求國際間交流合作,加速建設中國北方郵輪中心,為加快邁向“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增添創新動力。目前,青島港口設施完備先進, 郵輪母港擁有6萬平方米國際客運中心,1.3萬平方米無障礙開闊場地,3個專用泊位,可停靠世界上最大的超大型郵輪。
論壇上,山東提出瞭
建設青島中國郵輪旅遊發展實驗區,
整體打造以青島為母港、
煙臺為始發港、
威海日照為訪問港的
“郵輪+”文旅產業新佈局。
青島國際郵輪港區登臺推介。
青島國際郵輪港區積極打造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窗口示范區”。
青島國際郵輪港區是青島圍繞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著眼青島未來百年發展謀劃的歷史性工程。打造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窗口示范區”,疊加中國郵輪旅遊發展實驗區和RCEP青島經貿合作先行創新試驗基地核心區等重大戰略優勢,將爭創中國郵輪旅遊發展示范區、RCEP山東經貿合作先行區和港區、園區、城區“三區互融”典范區,著力打造中國面向RCEP成員國開放發展的戰略支點、面向世界深度開放的先行示范區,成為未來城市形態的全新地標。目前,啟動區77.5公頃、10個建設項目全面開工,建築面積89萬平方米。“港產城”一體融合,讓這裡成為高質量發展要素的優先集聚地。
近年來,
青島將郵輪產業作為重點發展方向,
一系列強“港”舉措更是緊鑼密鼓。
青島突出港口鏈接“船”和“客”的平臺性作用,註重數字賦能,與相關頭部企業合作推進智慧郵輪港建設,打造遊客綜合服務、港口運營、指揮調度等信息化平臺;相關十部門建立協同機制,聯動創新通關服務監管模式,持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助力企業降本增效,提升遊客舒適感、滿意度。
發揮山東港口郵輪文旅集團“鏈主”作用,拓展“郵輪+”產業,建設“國際領先的郵輪文旅港”。在郵輪碼頭前端配套建設TEU集裝箱部落及露營地、運動公園,集聚研學博物館、機車俱樂部、咖啡、啤酒精釀、露營等內容。
發佈國內首個郵輪人才培養計劃——《關於“港有才·郵未來”計劃的實施方案》,成立青島北方郵輪經濟研究中心,聘請18名國內知名專傢擔任“導航”專傢暨人才導師,打造智庫集群。建設“本地郵輪引才工作站+異地離岸人才工作站”的高端郵輪人才引育合作新模式,設立3個中國郵輪旅遊發展示范區人才實踐基地和1個人才培養示范基地,為郵輪旅遊做好人才儲備。
論壇上,山東沿海城市旅遊聯盟、青島郵輪旅遊發展聯盟與在華運營的國際郵輪公司共同發起《郵輪旅遊高質量發展倡議》,通過攜手開發郵輪新航線、促進港口城市間交流、提升服務質量等方式,共同推動山東郵輪產業高質量發展。
“拐點”已來,
期待青島郵輪產業三年蓄勢,
迎來的這關鍵一躍!
來源|據青島日報、微市北公眾號、中國經濟網整理
青島發佈編輯|於君怡
特別聲明|本文由青島發佈制作,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