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首推西湖,而西湖之美景,称得上是点睛之笔的,泗洲塔算一个。数百年前,惠州太守陈偁将泗洲塔纳入“西湖八景”之中,称为“雁塔斜晖”。清代藏书家吴骞曾赋诗赞扬泗洲塔,写下的正是“雁塔斜晖”的意境:倒景入湖塔影长,湖光袅袅动斜阳。不知自起浮屠日,几度金乌下复翔。
惠州泗洲塔始建于唐中宗年间,坐落于西湖中的西山之巅,是西湖上最古老的建筑,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泗洲塔为七层楼阁式砖塔,平面八角形,高约37.7米。登塔瞭望,西湖全景尽收眼底。
不过,如今的泗洲塔并不是唐代初建的那座。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泗洲塔因年久失修而倒塌。万历初年改建为“超然亭”,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复建为塔,至今也已有400多年历史。
泗洲塔的选址和设计都独具匠心,它挺立在西湖之上,群山之间,和周围的湖山风景形成了极好的呼应,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向塔身,泗洲塔都在水天连接之处凌波而立,成为山水风景的视觉焦点,增添了湖光山色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泗洲塔建成后,便和惠州的风景人文融为一体。苏轼称泗洲塔为“玉塔”,月色溶溶,波光中塔影摇曳,酒后乘着夜色徜徉在西湖山水中的东坡写下“一更山吐月,玉塔卧微澜”之句,用诗词记录所见所想,后来,南宋诗人刘克庄游惠州西湖时想到苏东坡和这首诗,认为“玉塔卧微澜”堪称千古绝唱,留下了“不知若个丹青手,能写微澜玉塔图”的感慨。
泗洲塔如画龙点睛之笔,点亮了惠州西湖这一方山水。时光荏苒,泗洲塔历经兴废枯荣,至今矗立在湖光山色之中,成为一方山水的守护神。
文、图 | 记者 李海婵 潘小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