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热!热!
三伏天,知了越叫越欢
油腻和重口味
让人们的胃口越来越小
烧烤、大鱼大肉……
在炎炎夏日失去了魅力
然而号称“吃光洞庭山”的
苏州东山人在夏季依然过得“有滋有味”
他们在吃些什么?
糟卤冷菜 懒人最爱
卤水毛豆
俗话说,世间万物皆可卤。高温天里,卤水和蔬菜都特别容易变质,但是,浓郁的卤水配上新鲜的食材,不管是拌饭吃还是看剧时当成零嘴,都最是感觉爽口。米色的花生、鲜绿的毛豆,煮熟后浸泡在卤水中,根据自己的口味还可以撒上辣椒、八角等调味佐料,当然,还可以加进鸡翅、鹅掌、大虾等煮熟了的食材,在冰箱中冰上一段时间即可,可谓简单迅速,一键搞定。夏日的夜晚,一口啤酒一口毛豆,一段笑话一粒花生,一时间海阔天空、云淡风轻。
熟醉六月黄
从前东山人一般是不吃六月黄的,近两年也开始流行起来。与成熟的大闸蟹相比,六月黄个头较小,但壳软肉嫩,较易入味。人们将蒸煮而熟的六月黄放入花雕醉卤汁中腌制,使蟹的鲜美与黄酒的香甜充分融合,制成这一道极具苏式特色的菜点,大热天的时候细细品咂,特具风味。
家常甜品 最抚人心
番茄拌白糖
夏季人体容易出汗,番茄当中的钾、钠元素可快速为人体补充调节体内水盐平衡,预防中暑。将番茄刀切成瓣,撒上白砂糖,雪白的砂糖在红粉佳人般的番茄的映衬下,逐渐透明,慢慢融化,浸润在番茄汁水里,如能再冰上一冰,就是一道小时候最爱的甜品,没有比这更美妙的滋味了。
莲子绿豆汤
民间有谚语云:三伏不离绿豆汤,头顶火盆身无恙。给夏日至宝--绿豆再配上一宝,搭上三伏天时出产的太湖莲子,加上薄荷水,可以更好地降火除湿,易上火的人绝对不容错过。
桃胶鸡头米
对于吃,东山人一直是认真的。将桃胶和水八仙之一的鸡头米入菜,洒上糖桂花增香,制成一碗让人流口水的甜汤。当糖水润润地滑进肚里,芳香溢齿,甘泽润喉,不动声色地就抚平了燥热。
手工藕粉蛋黄肉圆
以水八仙入菜的还有一道美食,绝对是难以抗拒的美味宝藏菜,那就是手工藕粉蛋黄肉圆。狮子头般大小的肉圆外部由肉糜与藕粉揉合而成,使得入口Q弹有力,再包裹住一颗新鲜蛋黄的心,制作极费功夫。将肉圆从中剖开,可以一人食一半,肉的鲜味、藕的软糯、蛋黄的奶油甜感,瞬间可让人健脾开胃、暑意全消。
凉拌小吃 顺滑爽口
拌麻腐
豌豆粉或绿豆粉等都可以加工成麻腐。老东山们一定记得,麻腐加上醋和红糖,略加冰镇,简单两步就可做成一道充满了儿时回忆的甜品,一口入魂。如果不喜欢吃甜品,可以拌上酱油、醋、麻油、芝麻酱等佐料,不仅味道无与伦比,而且清爽利口、消暑提神。
∆红糖麻腐
∆拌麻腐
拌凉皮
拌凉皮跟拌麻腐是同样的做法,只不过主食材不同,凉皮的核心原料是面粉。洒上酱油和辣椒酱,拌匀即可食用,如果考究一点的,可以再根据口味加上花生、蒜泥、香菜等其他佐料,会更加香气扑鼻。高温天里嗦一口凉皮,让凉意从胃底慢慢扩散,定是十足的享受。
一杯冰饮 透心沁凉
冷萃碧螺绿春茶、冷萃红茶
冷泡茶在这几年已经成为了茶界中的“新泡法”,谓之“冷萃”,在夏天的时候深受茶友喜爱。以矿泉水来冲泡碧螺春绿茶或红茶,放置于干冰中静置冷藏。此时香气慢慢沉入水底,茶的苦涩味被大大降低,能保持最佳风味,且茶汤更显甘甜。落日余晖中,吹着湖风饮一口解渴的冷萃茶饮,说不尽的惬意自由。
红茶蜜桃冰柠气泡水
炎热的下午,已经没有什么比吹着冷气、喝着冷饮更令人开心愉快的事了。水蜜桃上市,东山又适时推出一款冰饮--蜜桃冰柠气泡水。蜜桃+柠檬+气泡水+冰块,冰凉粉嫩清新,颜值与滋味并存,可谓完美搭配。建议爱喝奶茶的朋友们立行整改,在夏天喝一杯健康粉嫩的蜜桃冰柠气泡水!
三伏吃面 最是讲究
枫镇大肉面
一碗不起眼的白汤,由鸡、鸭、火腿骨、黄鳝骨、螺蛳等十几种原料熬制六小时以上,汤清而不油,喝来令人胃口大开。而作为浇头的这块白肉,看似肥厚,实则是由精选的五花肉经秘法焖制而成,吃来细腻清爽、遇汤则化。枫镇大肉面是苏式面的典型,被誉为苏州“最难做、最精细、最鲜美”的一道面。
东山人爱吃面,更讲究不时不食,吃,不仅是口腹之欲,更是养身之道。夏天吃碗拌面,面条爽滑筋道,有肉有菜有主食,爽口开胃营养解馋,吃完又不会一身大汗,自然是东山人的首选。至于面浇头,可以是虾仁鸡头米,也可以是老苏州“大三样”(大虾仁、黑鱼片、新鲜猪肚),总之怎么时令怎么来,怎么鲜味怎么来。
∆虾仁鸡头米拌面
∆老苏州“大三样”拌面
以上文字素材,采访自东山苏面源面馆、东山ATE湖景咖啡厅、苏州郡山茗水生态农业发展公司,特此鸣谢!
吴中东山出品>>
采访、图片:席时超
审核:张炜
发布:席时超
媒体选稿编辑:李俊锋 系知名文化传媒人、新媒体运营师、高级摄影师、《现代苏州》杂志特约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