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说来,健康的人尤其是婴儿,他们的生理结构机制和功能,都是适应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并且具有对外界影响的应变能力的。这是人类进化的结果和最佳选择。但由于后天的内外环境变化的影响,例如受到外伤,不良生活习惯、生活条件和社会因素诸方面的负面干扰,生理结构机制和功能也会随之改变,于是身体就生病了,不健康了。这就给人们提出了如治病、康复、养生等问题。
现实已告诉人们,不正身害处极多。例如不良生活习惯和外伤以及病变、颈椎不正位,就会引起许许多多的疾病。颈原性的疾病,已发现有脑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心绞痛、胃炎、头倾斜抽动、吞咽困难等。因为颈部的不正位、病变,所以会影响大脑的供血,甚至压迫神经,牵动有关机体受其影响。按传统养生理论来说,这是“形不正则气不顺”之故。
1998年笔者不幸丧妻,在为爱妻治病的3年中和爱妻逝世后,笔者劳累了,尤其是严重的精神打击,使身体又垮下来了。虽然旧病没复发,但新病却增加了,血压升得很高,头脑昏昏沉沉,精神振作不起来。经反复体察和研究,觉得是颈椎不正位引起的疾患。于是我便着手选修有关功法,更重要的是日常保持正身的姿态,行立坐卧均不例外。
新世纪开始,笔者病已不翼而飞,一粒降压药都没服,血压恢复正常,头脑特别清醒。正身不仅对养生、防病、治病很有益处,而且会使一个人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人的仪容、仪表、风度,体现一个人的精神气质。精神气质好,给人总是一个积极向上美好的印象,人际关系自然很融洽。若人人都能如此,对精神文明方面的建设,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常养气,古人说“酒色财气”视为害人的毒汁,这就要有正确的观点对待之要从“精神愉快,心情舒畅、遇事不怒、思想宽广、饮食有节、起居正常、劳逸结合、锻炼至上、增强抵抗、万事无恙”等方面加以努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太极拳,健身,运动,养生,此技法要求动步之初,先将身体重心移于支撑,形成单脚支撑的支撑面,然后移动脚才提离地面。在动脚的移动过程中,要保持身体重心在支撑面中间,几乎出现移动,待移动角地成两脚支撑,形成新的支撑面后,身体重心才随之向新支撑面中间移动。这样,保持身体重心在支撑面内移动,并与中正的身态配合,具有较高的稳定度和轻灵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