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视点|“中国游”持续走热 吸引力如何持续?
创始人
2024-07-14 11:30:46
0

从北京地铁、成都街头到杭州湖边,近期,国内一些旅游城市内,来参观游览、品尝美食、与熊猫合影、体验广场舞的外国友人日益增多。

社交媒体上,“China Travel”(“中国游”)标签也成为众多博主的“流量密码”,不少人分享旅游体验,成为中国旅游的“最强嘴替”。

“中国游”持续走热

“沿着河边走,我发现这里超级干净,有很多人在公园里运动,满满的松弛感……”在城墙上远眺钟楼,在城墙脚下沿护城河散步,来自英国的克里斯一家五口在西安玩了一周,把旅游经历拍成视频与海外观众分享,收获大量关注点赞。

像克里斯这样选择来中国旅行的外国游客越来越多。

国家移民管理局近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1463.5万人次,同比增长152.7%;其中,通过免签入境854.2万人次,占比52%;预计今年下半年外国人来华热度将持续升温。

携程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超1.6倍。“与2019年相比,入境中国前20大客源国几乎没有变化,但国际航班恢复率较高或者享受免签政策的国家,订单增速更高,排位上升比较明显。”携程研究院行业分析师王亚磊说。

携程日前发布的《2024暑期旅游市场预测报告》显示,暑期入境旅游订单同比增长1倍,上海、北京、广州、成都等是入境游热门城市。

在广西龙胜黄洛瑶寨,外国游客与村民演员在红瑶民俗文化表演中互动(6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记者采访发现,外国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有不同偏好:北上广等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一线城市,往往是外国人游中国的“新手村”;成都、张家界、新疆、重庆等地则成为“二刷”“三刷”中国的进阶选项。

中国旅游研究院入境游客满意度专项调查显示,超过六成受访者将“体验中国文化”作为来华旅行的主要目的。

美国人布莱恩·林登在中国生活了20年,他在云南经营的酒店与美国多所学校合作开展研学活动。“旅游不仅是游山玩水,也是不同国家人们交流交往、增进了解的重要渠道。”布莱恩·林登说,美国学生来到中国后,往往会被中华文化深深吸引,并对中国人的热情好客印象深刻。

意大利旅行商恩里科·拉德里扎尼从事旅游行业已有40余年,他告诉记者,意大利游客喜欢花时间参观古遗址与博物馆,体验中国的民俗风情,“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照片,还有朋友”。

广州广之旅国际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入境游业务负责人方方介绍,一些来自欧美的学生团对华为、比亚迪等中国企业,以及无人汽车、无人机等行业很感兴趣,想要深入了解中国经济发展情况。

“中国游”走热的背后

外国人“中国游”高涨的热情背后,离不开中国免签“朋友圈”的一次次扩容——

2023年12月1日起,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马来西亚6个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

2024年3月14日起,将免签政策实施范围扩大至瑞士、爱尔兰、匈牙利、奥地利、比利时、卢森堡持普通护照人员;

2024年7月1日起,对新西兰、澳大利亚、波兰3个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

此外,位于18个省区市的38个对外开放口岸目前对54个国家人员实施72小时或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

7月4日下午,波兰籍旅客斯维塔瓦从杭州过境转机前往新西兰。他说,得知有免签政策就开始计划来中国旅游了,“办手续花时间又花钱,免签政策让我们不再受各种手续之累,好极了!现在只要一张机票,就能来体验不同的自然、文化和生活。”

7月10日,国外旅客在北京首都机场边防检查站办理手续。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提升支付便利性,优化景区预约购票程序,提供多语种文旅服务……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先后出台多项举措,推动外国游客入境游便利化。

德国游客肯高飞感受到了这种变化。去年来中国时,他找朋友帮忙才能进行电子支付。这次到广州后发现,用银行卡绑定手机支付软件,就能顺利订火车票、在地铁刷码进站。“太方便了!”他在自己拍摄的旅行视频中兴奋地说。

还有城市拿出吸引游客驻足游览的“独门秘籍”。

今年6月底起,广州向国际中转旅客提供免费一日游服务项目,包括免费旅游巴士、英文导游、景点参观、点心午餐等。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国际中转旅客在有限时间内增加对广州的了解,也让旅客们实地感受广州人的热情好客。”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刘晓明说。

英国温迪吴旅游公司英语领队孙涛说,近年来,公司在安排入境游行程时特别注意让游客多方面领略中国的风土人情和社会发展,比如今年推出的“坐高铁游中国”就是希望外国游客能领略“中国速度”和沿路风景。

如何持续提升吸引力?

近年来,中国移动支付发展迅速。如何在中国“无障碍”消费,却成为许多习惯使用现金、信用卡的外国游客的一大难题。

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副局长石泽毅表示,目前,许多饭店都已经重新升级改造了POS机,多地的机场、景点、购物场所也都布设了外卡POS机,方便外国游客支付。

5月22日,在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十里画廊景区,韩国游客在“三姐妹峰”前拍照留影。新华社记者 陈振海 摄

还有自由行游客和旅行社工作人员反映,景区门票预约对外国游客不太友好。“必须在出行前7天预订,我们事先不知道这一点,所以只能在外面绕着走走。”一名未能预约门票的外国游客在景区外告诉记者。

对此,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副司长吴科锋表示,大部分景区目前都保留了人工售票窗口,为入境游客提供线下购票服务;重点旅游景区线上预约程序提供英文界面、将外国护照等纳入认可使用的身份证件范围等举措正逐步推进。

随着外国游客日渐增多,部分酒店、景区外语人才尤其是小语种人才不足。对此,一些旅行社正在加大外语导游招募、培训力度;不少景区进一步完善多语种标识及导览设施,不断提高工作人员外语服务水平。

也有业内人士建议,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西北大学旅游管理系教授梁学成认为,入境游已进入“分众化”时代,未来,更具个性化、差异化的旅游线路和营销思路将更受欢迎。

奥地利旅行商沃尔特劳德·伊丽莎白建议,可以把丝绸之路的历史融入旅游产品中,增强与欧洲游客的贴近性。“慢旅游”、自行车旅游等方式也备受欧洲游客青睐,可开发更多相关资源。

“没有什么比旅游更能让各国人民直观感受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副司长傅瀚霄表示,将通过发展沉浸式文旅体验、旅游演艺、冰雪旅游、夜间文旅、避寒避暑、城市漫步等旅游新业态,用优质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让外国游客在旅游过程中饱览中国的锦绣山河和灿烂文明。(记者杨湛菲、邓瑞璇、蔡馨逸、张瑜、张璇、徐壮)

编辑:聂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炭... 标题:炭焙,为什么可以让安溪铁观音更好喝? 在茶的世界里,有一种独特的韵味,它源自于茶叶与火的亲密...
原创 第... 标题:第一次带男友回家,吃饭时男友把妹妹当成了我,我们全家都笑了! 亲爱的美食爱好者们,今天我要与...
原创 爱... 标题:美食探索:面食的多样魅力与制作秘籍 亲爱的美食爱好者们,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道令人垂涎三尺的...
原创 第... 标题:第一次去女友家,准岳母做了一桌菜,猜我怎么逃过吃菜的噩运?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
原创 毛... 标题:毛家红烧肉这样炖,色泽红亮,肥而不腻,绝对是道下饭菜! 在中华美食的浩瀚星海中,红烧肉以其独...
原创 网... 标题:网红奶茶省钱攻略,花最少的钱喝到最多的料! 在这个追求品质与性价比并存的时代,如何用有限的预...
香港古早味零食:70 年代的公... 本文聚焦香港 70 年代经典古早味零食公仔面,先简述其在 70 年代香港的流行盛况,它凭借便捷、美味...
原创 第... 标题:第一次给男友回老家,未来婆婆做家乡菜招待我,90后都没见过!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往往...
原创 早... 标题:早餐来一碗这个粥,简单又好喝,经常喝小脸水嫩嫩越来越好看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常常忽略了...
原创 早... 标题:早餐不知道吃什么?来个葱花鸡蛋饼,营养高又香又软!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总是在寻找一种简...
原创 真... 标题:揭秘网红美食界的新宠——比脏脏包更火,一度卖到断货的美味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美食不仅仅是味...
七夕“情人节” 河南开封集体举... 8月29日,正值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河南开封清明上河园景区内多对新人遵照宋代婚制礼仪,在众多游客见证...
原创 男... 在炎炎夏日,男人的味蕾总渴望那一抹清凉与刺激。美食不仅是生活的调味品,更是情感的寄托。今天,就让我们...
原创 张... 8 月 26 号那天啊,有网友在韩国济州岛碰到陈赫老婆张子萱啦,还分享了动态呢。认出张子萱还成功要到...
黑萼高粱的荣耀:亚麟芝麻香白酒... 麒麟衔瑞,泥窖藏春酝圣贤气骨;玉液凝香,金樽揽月启盛世新章。亚麟芝麻香白酒,一脉承古法,三杯醉今朝!...
原创 4... 喜欢甜剧的有福了,今天推荐4部精品甜剧,每一部都值得你反复观看 1. 侯呈玥 vs 王奕然《机长先生...
河北沧州吴桥馓子的形状:金黄细... 本文聚焦河北沧州吴桥馓子这一地方特色美食,从其 “金黄细长、超酥脆” 的核心特质切入,系统梳理其历史...
山西太谷饼:独立包装,饿了来一... 本文将全方位解读山西太谷饼这一传统美食,不仅追溯其百年历史渊源,揭秘独特的制作工艺,还重点阐述独立包...
原创 三... 最近这天气热得离谱,厨房就像个蒸笼,光是站在灶台前就能出一身汗。但作为一个吃货,再热也不能亏待自己的...
南岳大庙的古树 游人在南岳大庙景区参观。 赵持 摄 □贺辉才 第一次见到重阳木是在南岳大庙。 在文昌殿前右侧耸立3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