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时看到有虫子啃咬食物
第一念头大概都是驱赶虫子
并把被咬的食物丢了
而在广东
竟然有人喜滋滋地喝着被虫咬过的茶
这听上去或许有些不可思议
现在跟着小编一起
来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
被虫咬出来的甜蜜
大家爱喝的被虫咬过的茶叶名为紫金蝉茶,是广东河源紫金县特色产品,其茶汤蜜香馥郁、喉韵回甘。
来源:河源农业农村
紫金蝉茶中的“蝉”,指的是茶小绿叶蝉,被它吸食过的茶树细嫩芽叶会产生一种天然芳香物质。由此精制而成的紫金蝉茶被称为“逆境中的茶香”,其价格与口感均远超普通金萱茶叶,也是当地茶农增收的重要途径。
紫金蝉茶经济价值虽高,但受制于茶小绿叶蝉的生物习性无法大规模量产,长期只能“靠天吃饭”。
为改变这一状况,华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冼继东团队和园艺学院李丹团队联合当地的茶叶种植龙头企业,摸索扩大紫金蝉茶生产规模的方法。在他们的努力下,茶小绿叶蝉的人工繁育技术取得了新突破。
茶小绿叶蝉
冼继东指导学生进行茶小绿叶蝉扩繁
广州团队跨学科合作
破解“靠天吃饭”难题
目前,冼继东团队已在实验室成功建立了茶小绿叶蝉的室内繁殖种群,正在进行茶小绿叶蝉的扩繁工作,同时还在斗记茶叶产业学院‘客茶谷’蝉茶基地设置了观测点,实现全年连续收集、记录茶小绿叶蝉田间生态影响参数。
建立了茶小绿叶蝉的室内种群
实验室内茶小绿叶蝉若虫
为了获得足够数量的虫源,冼继东带领学生前往茶园捕捉野生茶小绿叶蝉;为了给“挑食”的茶小绿叶蝉提供充足、新鲜的饲料,他们频繁前往实验室附近的茶园摘取新鲜的茶枝。
冼继东在紫金县茶园内采集茶小绿叶蝉
在实验室进行研究
在李丹老师的建议下,冼继东团队决定采用水培方法培育茶苗。这种方法有效减少了实验环境对茶苗的污染,降低茶小绿叶蝉的得病率,提升了存活率。
此外,考虑到田间推广的成本问题,冼继东团队计划研究一种可用于代替新鲜茶叶的饲料,预计下半年就能够对茶小绿叶蝉进行驯化,并开展茶园定点投放试验。
接下来,冼继东团队将继续开展技术研究,形成一套可人工调控茶小绿叶蝉田间虫口密度的新技术,并在紫金县进行应用推广。
李丹带领团队指导茶叶生产加工
李丹在广东省“双百行动”乡村产业发展高校联盟第一次成员大会暨现场会上作报告
为了让茶小绿叶蝉大家族健康长大,保证茶叶的生态品质,就不能使用任何农药。这对蝉茶的生态环境、种植技术、加工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李丹所在的茶学团队通过选育高产优质茶树新品种、改进加工工艺、试种鼠茅草等方法,提高紫金蝉茶品质,降低茶园人工管理成本,建立生态有机的种植模式;并在茶叶绿色栽培、精细加工和品牌打造等领域举办茶叶技术培训班,打造联农带农生产模式。
资料参考:南方杂志、广东共青团
图片来源同上,非商业用途,若构成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