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九江美食之十二——农家梅干菜
桂孝树
在岁月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味道,深深地烙印在我们的记忆深处,成为心灵的慰藉和温暖的源泉。对于我来说,农家梅干菜的味道,便是这样一种无法忘怀的存在。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关于梅干菜的传说。据说,在古代有一位穷苦的书生,赴京赶考途中身无分文,又饥又饿地倒在了一户农舍前。善良的农妇见他可怜,便用家中仅有的芥菜,制成了梅干菜,为书生做了一顿简单却美味的饭菜。书生饱餐一顿后,精神大振,最终金榜题名。为了报答农妇的救命之恩,书生将梅干菜的做法传播开来,让更多的人能够品尝到这道美味。
农家梅干菜,它承载着农家的辛勤与质朴,蕴含着大地的馈赠和阳光的温暖。《越中便览》有记载“梅干菜有芥菜干、油菜干、白菜干之别。芥菜味鲜,油菜性平,白菜质嫩,用以烹鸭、烧肉别有风味,慈溪、余姚、绍兴居民十九自制。”每到秋冬时节,当菜园里的芥菜长得郁郁葱葱,便是制作梅干菜的好时机。农家人会精心挑选那些饱满、鲜嫩的芥菜,将它们从地里连根拔起,然后带回家中。
接下来,便是一系列繁琐而又充满期待的制作过程。芥菜被一一洗净,在阳光下晾晒,直到水分渐渐蒸发,菜叶变得微微发软。然后,农家人会把芥菜切成小段,放入大锅中,用滚烫的开水焯烫片刻,以去除苦涩的味道。焯好的芥菜被捞出,沥干水分,均匀地撒上盐,反复揉搓,让盐分充分渗透到每一片菜叶中。
腌制好的芥菜被放入大缸中,压上重物,静静地等待时间的魔法。在这段时间里,芥菜会慢慢发酵,散发出独特的香气。经过数天的等待,芥菜终于完成了蜕变,成为了散发着浓郁香味的咸菜。
然而,这还不是梅干菜的最终形态。咸菜被取出,再次晾晒在阳光下,直到水分几乎完全蒸发,变得干燥而紧实。此时的咸菜,已经褪去了青涩的外表,呈现出深沉的色泽,梅干菜便算是大功告成了。《卜算子·晒霉》有诗云“打鼓送黄梅,好把冬衣晒。晒过冬衣晒粉丝,再晒梅干菜。”
做好的梅干菜,色泽乌润,香气扑鼻。凑近闻一闻,那浓郁的咸香和独特的发酵香气,那是阳光、风与时间共同孕育的味道。它的口感柔韧,富有嚼劲,无论是用来烧肉、炖菜还是做馅,都能为菜肴增添独特的风味。梅干菜,它的口感丰富,既有菜叶的柔韧,又有菜梗的嚼劲。无论是用来做梅菜扣肉,还是包包子、包饺子,亦或是简单地与米饭一起蒸熟,都能带来让人陶醉的美味。
梅干菜烧肉,是一道让人垂涎欲滴的经典菜肴。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在锅里煎至金黄,油脂渗出,香气四溢。加入梅干菜,一起翻炒,让梅干菜充分吸收五花肉的油脂。然后,加入调料,加水慢炖。在炖煮的过程中,梅干菜的咸香与五花肉的鲜美相互交融,彼此渗透。
当锅盖揭开的那一刻,浓郁的香气扑面而来,瞬间就能勾起您的食欲,让人忍不住食指大动。五花肉变得肥而不腻,入口即化,梅干菜则吸饱了肉汁,变得更加美味可口。
梅干菜包子,也是我的心头好。将梅干菜与肉馅搅拌均匀,包入面皮中,蒸熟后的包子,热气腾腾,咬上一口,梅干菜的香味和肉馅的鲜美在口中绽放,让人回味无穷。
在农家的餐桌上,梅干菜是常客,它见证了一家人的团圆和欢乐,也陪伴着人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平淡而又温馨的日子。它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对家乡、对亲人的深深眷恋。
如今,虽然身处繁华都市,但每当品尝到梅干菜的味道,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宁静的农家小院,看到了那一片片绿油油的芥菜,感受到了农家人的淳朴与热情。农家梅干菜的味道,是岁月的味道,是家乡的味道,是永远萦绕在我舌尖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