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理古城博爱路上
观光车来回穿梭
游人擦肩而过
导航提示
下一个路口即将右转
从这里开始
道路变窄
没有了主街的喧闹
弯弯绕绕后
终于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
“宛委山房”
在这里我们见到了
“宛委山房”茶馆的主理人斯永
一个95年的安徽姑娘
爱好传统文化,对茶情有独钟
2022年的8月13日
斯永从杭州来到大理
只为一个原因——避暑
没曾想却又因为许多原因
留在了大理
2023年1月20日,斯永的茶馆“宛委山房”开业了,对于斯永来说,这里成了她在大理和朋友围炉而坐、喝茶聊天的“宝藏”地。
“宛委山房”主理人 斯永
大理更像是一座“候鸟”城市,来来往往的人特别多。大家的土壤不一样,因为这个原因,让我们很容易交到朋友,但也正由于此让这种友谊变得很短暂,所以在交友方面会有挫败感。你很希望跟他们长久地交朋友,但是现实又很难。
从最开始的对一切感到新鲜和好奇,到现在对大理太过熟悉,加之这里人员的流动性强,让留在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少。今年4月,斯永决定在自己的茶室发起“请100个陌生朋友喝茶”的活动,想要通过茶这个媒介,交不一样的朋友,去听听大家在大理的故事。
在斯永发布了小红书后,有不少人报名想参加这个活动,慢慢地,1期、2期、3期……如今已经举办了十多期。在忙碌的生活节奏中,这样的茶话会难得让人获得片刻的宁静与舒心。
往期“在大理请100个朋友喝茶”活动照片
来自山西的灵瑶常年在广州工作,每年他都会抽空来大理找斯永“蹭茶”,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在大理请100个朋友喝茶”的活动。
灵瑶
我去过很多地方,大理给人的感觉就是自由、洒脱、放松,它就像我工作生活的“调味剂”,这里有我的朋友,也有很多让我难以忘怀的回忆。
隔壁停雲茶室的主理人素素和斯永是老朋友了,对于这样的活动,素素觉得这是向年轻人传播传统文化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停雲茶室主理人 素素
因为大理本身的文化属性,加之近年来一些外来文化的融入,涌入了很多有才华的年轻人在大理做一些游学。这其中,也有很多年轻人对茶文化越来越感兴趣,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邀请百位茶友喝茶,是对文化的传播,我认为是一个很好的事情。
大理的包容与开放,让来自不同城市、不同行业的他们在“宛委山房”相遇,聊着为什么会来大理,大理和其他城市不一样的地方。
“宛委山房”主理人 斯永
我不确定会不会有第100位朋友来我的店里喝茶,我也不确定我还会在大理待多久,我不喜欢做规划。大理不也是这样的一座城市吗?自由、包容、随性!
斯永告诉我们, 她还想打算继续研究和学习茶文化,继续在她的“宛委山房”和朋友们讲述在大理的故事。
“宛委山房”主理人 斯永
无论是大理到处可见的咖啡馆也好,还是古城的小茶馆也好,其实都是在创造一个契合大理当下状态的、大家急需的一个社交空间,只不过不同的空间,吸引的人群不一样。
如果说茶是一种文学
那么冲泡就是一种叙事
品饮就是抒情
以冲泡好每一泡茶的用心
迎接每一个有趣的人
茶馆也就活色生香起来
在“宛委山房”
我们看到了
在大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态度
这些正在发生的故事
也让他们由此
”在大理爱上生活”
记者:字昕 杨柯达迟晓娟 杨瑶(实习)
编辑:字昕邢雅丽
责编:张银珍
终审:苏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