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河南济源王屋山景区旅游,我们来到位于阳台宫前的道境广场。细雨中的广场宏伟、壮观,一件件精美的石雕作品,一幅幅历史画面,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1700多年的道教文化。
五门六柱十一楼石雕牌坊是道境广场的入口,这里是历史上伏羲演八卦、黄帝祭天坛的地方。按照古人的说法,王屋山属我国道教“第一洞天”“道境极地”,因此,石雕牌坊一面刻有“第一洞天”,另一面则是“道境极地”。
说起第一洞天,广场上“道教十大洞天图志碑”告诉人们,在幅员广阔的中国,它们分别是:第一河南王屋山、第二浙江委羽山、第三陕西西城山、第四北京西玄山、第五四川青城山、第六浙江赤城山、第七广东罗浮山、第八江苏句曲山、第九江苏林屋山、第十浙江括苍山。洞天福地学说源自汉魏,是指道家信仰的神仙居住的名山胜境。唐代的司马承祯将天下名山分为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
道境广场整体布局规整,主要看点有:四象、天玑古井、谦卦地雕、醮坛、道德经墙、皇帝祭天壁雕、曲水流觞地雕、人物长廊、许愿池、轩辕殿、暮鼓晨钟等。
漫步在道境广场,一方面领略了中国道教文化的源远流长,另一方面感觉就像走进了石雕艺术馆,目光所及之处,地雕、石雕、浮雕艺术品比比皆是,而且图案精美,寓意深远。
一座石雕牌坊,用艺术的手法向人们讲述了发生在王屋山区的女娲补天造人、伏羲演卦推历、神农尝百草播五谷、黄帝设坛祭天、鲧禹疏堵治水、后羿嫦娥传说等中华六大系列创世神话。谦卦、十二金仙、福禄寿、暗八仙等地雕作品,不仅让游客感受到艺术品的大气磅礴、坚硬精美,更让人从中领悟到许多处世之道。一部老子的道德经,一块石头一个字,组成了一面经墙,再加上这里是愚公故里,愚公移山的宏伟气魄和民族精神,令人对王屋山这方福地有了更新更深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