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作为新一天的第一餐,你是否真正给予了它应有的重视?回顾我们吃了这么多年的早餐,我们是否真的吃对了呢?中国营养学会的最新调查为我们揭示了答案。
这项调查显示,我国居民的早餐习惯令人堪忧。在工作日,竟然有高达18.4%的人未能坚持每天享用早餐;而到了周末,这一比例更是跃升至29.7%。此外,早餐的膳食结构也呈现出明显的不合理性,其中谷薯类食品占据了主导地位(89.4%),而奶豆类与蔬果的摄入量却远未达到推荐的一半。
面对这样的数据,我们不禁要深思:为何在享用早餐多年之后,我们可能仍然处于误区之中?其实,吃早餐并非简单填饱肚子,它背后蕴含着许多营养学上的门道。
01五种早餐错误吃法
1、忽视早餐
科学证明,不吃早餐或早餐质量不佳,会加大肥胖风险。空腹太久,午餐时更可能选择高热量食物。长期不吃早餐不仅会增加肥胖还会诱发其他疾病风险。
2、高糖陷阱
面包、甜甜圈、蛋糕等高糖食品是很多人的早餐首选。然而,这些食品会导致血糖急剧波动,不利健康。
3、蛋白质摄入不足
有些人为了补充蛋白质,早餐只吃“鸡蛋+牛奶”或“鸡蛋+培根”等高蛋白食物。然而,这样的搭配忽视了碳水、纤维和维生素的摄入,无法满足身体一上午的营养需求。
4、油腻重口味的早餐
肉夹馍、炸糕、油条、油饼等,早餐吃得过于油腻会造成胃肠的负担。
5、咖啡与茶过量
咖啡和茶虽然能提神醒脑,但早餐时过量饮用会加重对胃肠系统、神经系统的刺激。
02早餐的正确打开方式
早餐除了选择正确的食物,用餐时间也很重要。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早餐不仅要吃,更要趁早吃!2023年发表在《自然-通讯》上的一项研究发现:早上8点之前吃完早饭和晚上8点之前吃完晚饭,具有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03健康早餐搭配原则
很多人都意识到早餐很重要,但却不知道吃什么、该怎么吃。无论早餐选择什么食物,都可以遵循这样的搭配:
1. 碳水类食物:可以选择:全麦面包、燕麦粥、杂豆粥、红薯等。
2. 固体类蛋白类食物:富含优质蛋白、维生素A、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固体类可以选择鸡蛋、牛肉、鸡肉、豆干、豆腐等。
3. 液体类蛋白类食物:可选择牛奶、豆浆、酸奶等。
4. 新鲜蔬果:提供膳食纤维,以及维生素、矿物质等。可选择黄瓜、番茄、圣女果、西蓝花等。
最后,可适量增加原味的坚果约 10 克,可以安排在早餐吃,也可以作为两餐间的小食。除了早餐,午餐和晚餐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