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錢江晚報潮新聞報道,“早餐奶奶”悄悄離開瞭我們。這位在浙江省衢江區黃壇口鄉擺早餐攤27年的老人,堅持5角錢早餐,一直沒有漲價。12月18日,90歲的“早餐奶奶”與世長辭。
來源:潮新聞
“虧本”賣早餐27年不漲價
每樣隻賣5毛錢
在浙江省衢州市黃壇口村,可能會有人不知道“毛師花”這個名字,但是一提起“早餐奶奶”,每個人的臉上都會不自覺地泛起微笑。
1991年,為瞭那些來自山區,清早趕路上學的孩子們能吃上熱乎乎的早餐,毛師花準備瞭一輛腳蹬三輪車、兩張桌子、三口煎鍋、三口鋁鍋、四個煤爐、幾把塑料凳,開啟瞭自己的早餐事業。
時隔多年,毛師花依舊能回想起第一天賣早餐時的情形,她說道:“第一次賣早餐感覺有點難為情,有點緊張,很擔心學生們不喜歡吃。”令毛師花意外的是,學生們都很喜歡自己做的早餐,當天的早餐很快就賣完瞭,這樣的開頭給她增添瞭繼續幹下去的信心。就連毛師花自己也沒有想到,這份事業一做就是27年。
“學生們很可憐,尤其山上的孩子們,他們的錢不多,所以我不漲價。”五毛錢一個粽子、五毛錢一個糯米粿、五毛錢一碗豆漿……27年來,物價翻瞭好幾倍,但毛師花的早餐卻從未漲過價。“那些學生將來要建設國傢,能讓他們吃飽一點,身體好一點,書讀好一點就好瞭。”
“早餐奶奶”出攤專用早餐車。來源:潮新聞
毛師花的早餐雖然一樣隻賣五毛錢,但是在用料上她一向很慷慨,豆漿都是當天現磨現煮的,糯米粿的肉餡兒也是實打實的新鮮。這麼多年來,毛師花賣早餐不僅沒有賺錢,還得將自己每月一千多元的撫恤金搭進去。在別人看來,這是“虧本生意”,但是毛師花卻越幹越起勁,她不在乎虧盈,也從沒計算過這些,在她的眼裡,這些孩子們就像自己的孫子、孫女一樣。
每天凌晨一兩點鐘,毛師花的小屋亮起燈,隨後響起磨盤轉動的聲音,飄起炊煙裊裊。近三十年如一日,她在這個時間起床,在昏黃燈光裡磨豆漿,做粿,蹬車去黃壇口小學校門口支起煤爐和鍋。出攤一趟,她辛苦6個多小時,凈賺三十幾塊,每個月還倒貼三四百塊,做大傢口中的“賠本買賣”。
然而,對孩子們的早餐如此慷慨的毛師花,對自己卻是異常吝嗇,這麼多年來,毛師花幾乎沒有為自己添置新東西,衣服破瞭也不舍的買件新的。“衣服沒有關系的,我的錢能讓學生吃得好一點就好瞭。”毛師花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很多人說我傻,我不傻”
“我沒存錢,我老頭子有點撫恤金……我的退休金也貼進去瞭。”每次接受媒體采訪,毛師花總是這樣說,“很多人說我傻,我不傻,隻是不靠這個生活。這些孩子傢在山區,他們父母不好賺錢,我想讓他們吃飽點。所以不漲價。”
毛師花的經歷被多傢媒體接連播報,先後獲評“最美衢州人” “浙江省道德模范” “最美中國人誠信之星”等榮譽稱號,獲“浙江驕傲”“中國好人”“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
面對鏡頭說到自己所行之事,她曾神色堅毅,淚眼婆娑。“我要做下去,做到90歲,做到不能做為止!”
可歲月不饒人。2018年以來,毛師花身體每況愈下,孩子們的“早餐奶奶”第一次長期失約瞭。但即便在病床上,她仍惦記著擺攤。
一條由毛師花孫女婿發佈的“早餐奶奶走瞭”的抖音視頻下,這樣的留言層出不窮:“我去過奶奶傢,她真的很和藹。”“什麼時候出殯,我想去送一程。”“奶奶一路走好,您是衢州人的驕傲。”
“早餐奶奶”,一路走好!
來源:中國新聞社、錢江晚報·潮新聞、中國青年網、央廣網、中國婦女報
編輯:陳戎倩
審核:劉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