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園的惠食佳好多年前我就很喜歡,他們傢旗下的朱雀倒是沒怎麼吃,前兩天朋友約在瞭徐傢匯的東方商廈店,一進門就驚呆瞭……
整間餐廳富麗堂皇、移步換景,四處雕龍畫棟,滿壁螺鈿珠片,華麗的水晶燈映照著揚州漆畫,好一個金碧輝煌!
這麼華麗的裝修,我以為菜會很貴,翻菜單恰恰相反,感覺賣價比平常的粵菜館子還實惠些,既有惠食佳出名的啫啫煲,也復刻瞭一些經典菜,貪心多點瞭幾道。
叫一壺陳皮普洱,再看店裡的酒單,選擇不算最豐富,但價格卻很平易,有些低到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好比我們常喝的勃艮第名傢Vincent Girardin,Pouilly-Fuisse竟然隻賣460,我特意查瞭一下WS,全球零售價都要52歐,簡直喝到就是賺到。
開餐前先奉上小點心,一咸一甜:黑椒和牛酥,現烤的就很香,所謂朱雀新馬仔,類似薩琪瑪,不太甜、又酥軟、有蛋香。
鹽焗乳鴿是店裡的招牌,擺上桌,這皮看著皺巴巴的,不像玻璃乳鴿那樣挺括,但一吃就服氣瞭。
鴿子醃得極其入味,香料味道直擊口腔,鴿骨焗得幹香,嚼骨都有味,鴿胸嫩而多汁,撕開鴿腿的時候,皮下的汁水快要飆出來瞭!
一道西餐中做的鵝肝醬,小罐子裡挖出來塗在吐司上,鵝油金黃一層,肝肉細膩粉嫩,撒瞭幾絲橙皮增香解膩,特別在於醃漬,竟然用瞭中國的黃酒,想必還有不少中廚的秘方,令法式鵝肝有瞭奇異的東方風味。
爛雞花膠這道菜我是第一次見,據說是源於上海東風飯店的一道老菜,金華火腿絲和蛋花蛋皮擺瞭個金玉滿堂,果然老派。
舀下面,才領會“爛雞”的意思,原來是把雞胸肉剁成細茸,嫩如雞豆花,底下還有花膠絲,又彈又糯,跟雞的軟滑形成巧妙反差,我原本以為花膠雞是這道菜的主角,兩碗下肚忽然意識到,其實雞湯才是它的靈魂,略勾薄芡、咸鮮清透,包容瞭鮮美柔和的所有。
牛油太雕蒸膏蟹很有意思,感覺像是雞油花雕蒸膏蟹的加強版,牛油更濃鬱、太雕更香甜,兩者結合在一起,大開大合、張力拉滿、別具異彩,驚喜底下還埋著軟糯入味的年糕,這一道,吃出瞭東西交匯、南北通融、華洋雜處的年代感。
廣東名菜裡有一道椒鹽蛇碌,現在不能做蛇瞭,就用黃鱔來代替,懷舊中透著機智,選自湖北的鱔魚身材粗壯,炸得皮脆肉爽,生蒜、熟蒜和花椒配得很是豪邁,恍惚中有幾分早年椒鹽大王蛇的風采。
龍穿鳳翼是一道傳統手工菜,按老法是將雞中翅抽去雞骨、釀入冬筍絲火腿絲,這裡呢,做瞭個逗趣的改良,竟然塞進瞭一整隻蝦,跟雞翅一起炸香,活靈活現的,看得人忍俊不禁,蘸醬則調和瞭卡夫奇妙醬和蒜蓉辣椒醬,酸甜微辣的奶味很是俏皮。
聽到啫啫的聲音由遠及近,就知道我們的啫啫煲來瞭,兩個服務員配合默契,一個推門、一個上菜,一路小跑著端來煲仔,分秒都不耽誤,抄起勺子以最快的速度把食物炒勻炒香。
牛蛙,貴在活殺、連皮生啫,一塊塊肌肉渾圓、骨細肉嫩,吃口帶彈、醬香味濃。
生菜,驚嘆每一片都修掉瞭邊緣的葉子,隻保留脆嫩的葉梗,撒一把開洋,生脆多汁。
這裡的蠔仔酪很特別,不同於福建或是潮汕,做得又厚又軟松,上桌的時候半凝固,蛋液還在微微晃,趁熱吃,蠔仔含著汁水,配上魷魚增鮮、生蔥添香,滿口軟嫩滑。
我發現店裡做啫啫的餐具很有意思,啫牛蛙用鐵質的小煲,溫度高,能快速燒熟並使醬汁濃縮,啫生菜就用大瓦煲,溫度稍低,蔬菜不容易焦,又方便釋放水氣,令菜更爽脆,啫蠔仔酪就用平底鍋,溫度均衡,把蠔餅慢慢燙熟……是廣東人的烹飪智慧瞭!
點心選瞭外面不常見的煎蝦餃,原來店裡有自己的點心檔,每天從上午十點做到下午四點,蝦餃都是現包的,白天吃新鮮蒸的,晚上就拿來煎,更多一層脆口,餡兒用瞭咸鮮的淡水蝦,配肥膘和韭黃,很是有趣。
其實我們已經非常飽瞭,但看到有一道始於1992年的幹炒牛河,還是忍不住點來試試,特意跟服務員打聽,是廚房自制的河粉,河粉新鮮就很濕潤,沒有幹河粉的塑料感,炒得不見油,量大又實在,吃不完的打包也沒浪費。
甜品是致敬上海童年回憶的麥乳精雪糕,底下還加瞭脆米,一吃,笑瞭,像極瞭我們小時候抱著鐵罐子幹啃麥乳精的感覺。
招牌核桃露還配瞭新馬仔,跟餐前送的一起打包,第二天的早飯又有瞭。
回望整餐,粵菜有西餐的格調,老菜有新奇的創造,朱雀的菜看起來有點離譜,但仔細一想,其實都有它美味的道理,吃得人莞爾一笑!
微博:吃心一片兒
小紅書:一片吃心
更多美食請點擊一片吃心主頁
搜索欄輸入關鍵詞或有驚喜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