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肯定都說過明星學歷造假,現在零食也有瞭!
最近有個怪現象:“農科院研發”、“農大研發”的食品變多瞭。
往年的農科院產品,也有,但沒這麼多,而且大多不重視外表且名不見經裝,現在卻越來越花裡胡哨。
好東西被大眾推廣,那肯定值得表揚,但不少粉絲也開始質疑:這是真的嗎?·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公司立場無關。
文章僅用於和讀者交流、知識普及。
部分專業詞匯僅為引用專業知識,配圖來自互聯網,侵刪。
往年的農科院、農大產品,辨識度很高。
要麼充滿“科研風”,要麼務實可靠。
比如:燕麥保健片(一種麥片)。
可能是唯一一款“保健品”麥片,擁有藍帽子認證(降低血脂)和“樸素“的包裝。
再比如:煙薯25(一個紅薯品種)。
煙薯25是煙臺市農科院通過雜交技術選育而成,在2011年斬獲全囯甘薯食用品質組的口味冠軍、產量亞軍的好成績。
從營養方面來說,它的β-胡蘿卜素含量高,可溶性膳食纖維豐富,是真正的健康口味二合一產品。
這些研發,頗有些世外高人的氣息,還真不是普通企業能去完成的。
要麼需要經歷很長的測試周期,要麼是對原來產品的重大更新。
總之,它們不浮於外表,擁有內涵。
而現在,冠名“農科院”、“農大”的造假產品,渾水摸魚!
但恰恰因為大傢都相信農科院、農大的抬頭,黑心商傢有瞭新款的“韭菜收割機”。
視頻加載中...
1.黑心卷
例如,某款谷物卷,號稱是東北農業大學研發,好吃又健康。
一頓操作,給農大整不會瞭。
後經調查澄清,農大表示:雨我無瓜,別來沾邊。
不過也是啊,這個卷就是一零食,既不健康、也沒有什麼特殊賣點。
2.無良谷物粉
另一款谷物粉,號稱是山西農科院研發、太原市營養師協會推薦。
營養協會從不會推薦一個品牌,何況是如此低劣的產品。
這種讓人瞠目結舌的標簽,也隻有這些無良商傢會貼瞭,結果也被實錘毫無關系。
另外,像這種把麥片、黑豆等打包在一起的產品,索隊不知道有什麼“研發”的技術含量。
擦亮眼睛,捂緊錢包
“農科院、農大研發”,很容易被人打成某種詞條、概念的標簽。
同類的還有什麼“某職業選手研發”、“某大神研發“。
且不說他們有沒有能力研發,標簽化的產品,也容易讓用戶盲目購買。
誠然,用標簽的方式告訴用戶如何選擇,初衷是很好的。
但商人逐利的特征,一定會出現一粒老鼠屎壞瞭一鍋粥的情況。
因此,索隊奉勸大傢還是要從成分、配料多個角度去看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