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菜的靈魂是辣椒,但卻不止於辣椒”,訪湘上湘廚師長徐告
创始人
2024-05-29 14:51:30

原標題:“湘菜的靈魂是辣椒,但卻不止於辣椒”,訪湘上湘廚師長徐告

出品丨搜狐美食 欄目丨風味流派

湘菜又叫湖南菜,在中國八大菜系中占據重要地位,早在漢朝就已經形成菜系。以湘江流域、洞庭湖區和湘西山區三種地方風味為主。

都說湖南人講究無辣不歡,湖南作為我國最早將辣椒作為主要蔬菜的地區之一,康熙前中期,《寶慶府志》《邵陽縣志》等湖南地方志就記載瞭“海椒”之名,說明在這時期辣椒已在湖南境內廣泛種植。

於湖南人而言,愛上辣椒並不是因為它傳入得早,而是因為湖南時晴時雨,溫差大、濕度高,人們本就需要辛辣之物驅寒除濕。

寒冬時節,搜狐美食「風味流派」欄目組為瞭一品這火辣的湘菜,來到瞭湘上湘DT51店,見到瞭從廚近二十年的廚師長徐告,與他共同探索湘菜的過去和未來,以及湘菜作為年輕人心頭好的出圈秘訣。

在徐告看來,同粵菜、潮菜、淮揚菜這類追求食物本真之味的菜系相比,湘菜雖然油重色濃、香辣可口,但卻也保持著食物的本味。

01

“下飯湘菜”不止於辣,保持食材本味

在湖南這個五十裡不同音的中部省份,每個地區都有著自己的特色。湘江流域的小炒風味、洞庭湖區的湖鮮河宴、湘西山區的山珍奇味,此類種種共同構成瞭湘菜的豐富色彩。

徐師傅介紹,湘江流域主要以長沙、衡陽、湘潭為中心,小炒做的比較出色,目前已經走向全國,是湖南菜系的主要代表。小炒菜的特點是油重色濃,在口味上註重酸辣、香辣、軟嫩,特別下飯。

而洞庭湖區域魚的種類和產量豐富,以烹制河鮮、傢禽和傢畜為多,多用燉、燒、蒸、臘的制作方法,特點是油厚、咸辣香軟,魚類的菜品特別多。湘西地區則擅長制作山珍野味、煙熏臘肉和各種醃肉,口味側重咸香酸辣,常以柴炭作軟料,有濃厚的山鄉風味。徐大廚坦言:“目前大部分消費者認知中的湘菜主要是以湘江流域小炒為主。”

在徐師傅看來,地道傳統湘菜要保證它的原汁原味,不要去刻意改變原材料的本味。比如湘菜大師許菊雲制作的東安雞,是湖南具有代表性的湘菜,它的用料就比較簡單,隻加瞭一點醋、鹽、紅幹辣椒粉、薑之類的調料。

徐師傅介紹到,湘菜有個特點,就是炒肉時不勾芡不放生粉醃制。在他看來,放生粉醃制之後會把肉味蓋掉。以湘菜的代表菜品小炒黃牛肉為例, “北方喜歡吃稍微嫩一點的,就會放生粉醃制,其實在長沙根本就不醃,選擇直接炒,炒出來帶著嚼勁還有肉的本味。”

此外,徐師傅提到:“有些食客對湘菜有誤解,認為湘菜就是很辣,但其實不是,湘菜大部分是中辣型,隻有少部分幾個比較辣的菜,甚至於還有不放辣椒的菜,比如湘菜的全傢福、五圓整雞、清燉牛板腩等菜品都是不辣的。除瞭不放辣椒的菜品,還有些辣椒本身就是不辣的,比如湖南衡陽產的黃金椒本身還帶微甜。”

徐師傅介紹,相關資料記載,在清代乾隆、嘉慶年間,辣椒仍非湘菜的主導調料,辣味也並非湘菜的主導味型。曾國藩等人崛起之後,湘菜的主流敘事仍是以淮揚菜、粵菜為基礎,不過逐步增添臘肉等本土風味。伴隨著新民族主義人士崛起,才逐漸將辣椒、辣味提升為湘菜的標志性特點。

在談及地道傳統湘菜的最大特色時,徐師傅表示湘菜講究原材料和烹調方法,特點是油重色濃、香辣可口,很下飯。油重是因為湘菜以小炒為主,油放少瞭,炒的菜香味不夠濃鬱。香辣開胃加上實惠,與當代年輕人的需求契合,能讓高壓高強度的白領藍領們釋放壓力,振奮感官,這也正是湘菜近年來出圈的原因所在。

02

湘菜的點睛之筆在於辣椒

“湘菜的靈魂是辣椒。”徐師傅表示,三湘四水孕育出湘人刀剛火辣、踏實肯幹的性格,也一點一滴融入美食與文化之中。湘菜作為傳統八大菜系之一,味生濃鬱,色彩熱烈,火辣奔放,無辣不湘歡。

目前湘上湘於店內陳列著從湖南各地精選的二十四款辣椒, 以湘菜傳統的烹飪手法和精巧的食材選擇,復刻出湖湘最淳樸的味道,演繹湘菜本味、入味、透味、起味、回味五味。

徐師傅強調,“什麼辣椒配什麼菜,都是有講究的。”比如湖南的辣椒炒肉用的是湖南本地辣椒,本地辣椒的肉厚皮薄,辣度適中,還可以當作蔬菜。還有小炒黃牛肉,用的是瀏陽的紅雞腸子辣椒,雞腸子辣椒外形細長,大小跟筷子差不多,特點是水分少,肉厚皮薄,炒出來鮮艷好看。

而青辣椒炒香幹,青辣椒悶魚,青椒炒蛋會用青色的雞腸子辣椒,不僅口感好,口味清香還濃鬱。炒鮑魚會搭配樟樹港辣椒,樟樹港辣椒屬於辣椒裡面的愛馬仕,要三四百塊錢一斤,口味清脆柔軟,獨具清香,與鮑魚非常適配。

“不會用辣椒的湘菜廚師不是一個合格的湘菜廚師。”徐師傅介紹到,每種辣椒的口感不同,用途也不同。有些菜品把辣椒當作蔬菜,有些菜品把辣椒當作調味,有些菜品把辣椒當作點綴。

為瞭辣椒與菜品更適配,現在還有專門研發辣椒的生產線,比如上文提及的雞腸子辣椒,其實是近些年研發出來的品種,跟以前用的紅線椒相比,雞腸子辣椒水分少,皮比較薄,不僅容易保存,炒出來口感還好。

剁椒魚頭作為最具有代表性的湘菜,少不瞭用辣椒來做配料。湘上湘的剁椒魚頭采用瞭5種辣椒,最上面一層采用的是來自湖南的新鮮牛角紅辣椒,主要起到增加美觀度和增鮮的作用;第二層采用的是一年的老壇剁辣椒,起到增酸增香的作用;第三層采用的是三年的老壇剁辣椒,起到增辣增鮮的作用,第四層是三樟黃貢椒,起到開胃增回味的作用,最後一層是野山椒,起到調節辣度的作用。五種辣椒搭配在一起,口味層次豐富,讓人回味無窮,將辣椒運用到瞭極致。

03

“湘人湘材出湘味,湘菜要精細化發展”

“目前湘菜的發展太雜瞭,市面上有很多湘菜品牌,做的卻不是正統的湘菜。”徐師傅表示,有些餐館是做湘菜的,但原材料都不是從湖南本地運來的,少瞭湘菜的味道。湘菜未來的發展還是要以湖南的本地菜品為主,要采用湖南本地的原材料來把湘菜做得更加精細和標準化,這樣才能做出真正源自湖南的味道。

徐師傅坦言,不管什麼菜系,原材料是做菜最基本的要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一個廚師手藝再好,原材料不好,也做不出地道好吃的美食。

目前湘上湘采用的很多食材,大到肉和蔬菜,小到調料,大部分都是從湖南空運過來的。比如辣椒就有十多種,包括新鮮的雞腸子辣椒、牛角紅辣椒、泡辣椒、剁辣椒,還有臘制品、豆豉、瀏陽的黑山羊肉。徐師傅認為,從湖南空運來的辣椒,能保證食材原產地的本味和鮮艷度,更有湖南味。

作為北京湘上湘DT51店的廚師長,徐師傅表示,為瞭適應北京市場的口味,湘上湘以原材料為本位,在菜品的精細化程度和辣度方面做瞭調整。“北京市場的受眾來自全國五湖四海,不可能全部是湖南人,所以我們根據消費者對辣度的需求變化,把辣度稍微做瞭一定的調整,但是我們原材料的本味和制作方法都是沒有變的。”

在徐師傅看來,大部分人對湘菜的印象就是很下飯,很難與高端化相聯系,但未來湘菜的發展一定是高端化和精致化。隨著社會發展,消費者對飲食的需求從吃飽變為吃好,對選材、制作方式、菜品、服務等多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目前北京正大和成都的湘上湘都入選瞭米其林,也表現出其實很多人都很認可湘菜存在高端化的前景。

徐師傅坦言,“目前湘菜市場已經比較飽和,尤其在北京做湘菜的特別多。要想從中突圍,就必須從精細化入手,做高品質。要從原材料的選購、餐廳的軟硬件設施、全體人員的服務質量等多方面提升客人的滿意度和體驗感。”

關於湘菜的傳承創新,徐師傅表示,創新的同時要保持湘菜本身的特點,可以從高端化的粵菜、魯菜、川菜中借鑒經驗,采用高檔的原材料,做高端的產品。比如湘上湘的血鴨是去骨的,客人吃起來很方便;還有采用五種精心搭配的辣椒制作的剁椒魚頭,都是湘菜精致化創新的實例。“時代在變,消費者的口味也在變,做菜肯定是越做越精,越做越細。為適應更廣泛的客群,我們要在湘菜原有的傳統上創新,要根據原材料的特點來改變菜品的制作流程。”

此外,湘菜的傳承離不開其背後的文化和底蘊。徐師傅表示,要讓食客不僅品嘗到這道菜的味道,還要讓食客瞭解到這道菜品背後的故事。比如剁椒魚頭,“我們會給食客介紹這道菜的歷史,為什麼要用這些辣椒,食客在品嘗美食的同時能夠將自身代入到菜品發源地,對食客來說更具體驗感和儀式感,也更利於湘菜的傳承。”

對於融合菜的流行,徐師傅覺得,融合菜的選擇不那麼單一,能夠符合更多食客的口味。但湘菜的本味是融合菜達不到的。比如一些融合菜餐廳,不一定采用湖南的原材料,也不一定是湘菜師傅在做。“我們必須是湘菜師傅去炒這個菜,才更好把握湘菜的度。

搜狐美食將對中外菜系持續關註,探索主流菜系餐飲的成功秘訣!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敦煌光电产业园参观全攻略:戈壁... 第一次在戈壁滩看到连绵不绝的蓝色光伏板时,我也被深深震撼了。这片位于敦煌市七里镇的光电园区,不仅是国...
广州新中轴线,再添新公园 近日,广州新中轴海珠片区迎来重要更新——一座占地1.4公顷的休闲公园正式向市民开放。这里曾是广州市纺...
我市首个秋假带火文旅市场 11月19日至21日,我市中小学生迎来首个秋假,叠加周末形成5天连休,为丽水文旅市场注入强劲活力。今...
智研咨询—中国陕西省旅游行业发... 报告导读: 陕西省旅游是指关于陕西省内的旅游活动、旅游资源、旅游产业和旅游相关服务的统称。陕西作为中...
“狂买买”不停!巴西游客今年前... 你的每一份支持,都是我们持续发文的底气!请点击「点赞」给予鼓励,点亮「在看」让更多人看到我们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