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冷空氣席卷全國各地,街上行人的腳步也匆忙瞭不少。但在深圳街頭某個角落,仍然聚集著很多剛下班的精英年輕打工人。走近一看,原來是大傢都在等待3塊錢一根,熱氣騰騰、外焦裡嫩的烤腸出爐。在微博熱搜話題下,各路網友也曬出瞭自己的“烤腸截圖”,一瞬間全國人民都在吃烤腸!


回想去年這個時間點,大傢也是圍在一個地方,在上面烤東西。同樣熱氣騰騰、香氣撲鼻,但那不是烤腸,而是圍爐煮茶。根據相關報道,截至去年12月,某紅書上關於圍爐煮茶的筆記多達74萬多篇,抖音上“圍爐煮茶”的相關視頻播放量高達47.4億次。

嗅覺敏銳的商傢,更是看準瞭年輕人的興趣,成就瞭不少創業風口,紛紛上線瞭“圍爐煮茶”的團購套餐。但作為一盤“網紅生意”,在價格上並不低。現在在大眾點評上隨便一搜,700元左右的套餐比比皆是。

為什麼同樣是年輕人烤東西,優雅的圍爐煮茶怎麼就打不過接地氣的烤腸瞭呢?
小編查看瞭知萌咨詢機構的《2023中國消費趨勢報告》,報告指出,“需要才買、物盡其用”的理性消費心理和“制定計劃、理性消費”的計劃消費心理正在占據主導地位。

簡單來說,不是圍爐煮茶不火瞭,而是年輕人覺得這種消費方式沒必要瞭,回歸到按需消費的陣列。

無獨有偶,在年輕消費者主導的3C數碼領域,也有著相似的“劇情”。BCI近期公佈瞭11月中國手機市場新機激活量,小米以524.3萬臺的銷量重回國產手機第一名。華為帶著華為Mate60與麒麟9000S殺回瞭中國市場,以401.4萬臺的銷量緊隨其後。

有意思的是,在高端旗艦手機(4000+元)市場,雖然小米、華為和蘋果成三足鼎立之勢,但隻有蘋果的市場占比跌瞭21.2%,小米和華為都有10%左右的上升。不難看出,年輕消費者們就像放棄優雅的圍爐煮茶一樣,曾經代表著科技創新的蘋果不再成為他們的首選。

再結合第一財經“消費選擇傾向”的調研數據,“高質價比”更能吸引精明的年輕消費者。采用靈息通訊技術的華為Mate60系列、搭載能連通萬物的小米澎湃OS的小米14系列是他們的心頭好。在小米和華為如此高“質價比”的情況下,蘋果想再依賴“擠牙膏”在中國手機市場過日子,怕是異想天開。

總的來說,年輕消費者消費觀趨向理性,中國科技企業奮力向前,在這雙重作用下,才有瞭國貨成功崛起,小米和華為成為新寵的局面。可以說,按照這個勢頭走下去,中國品牌的未來必定是一片光明!
下一篇:董酒為何更具健康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