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希望有“超級食物”或者簡單的方式可以給身體健康帶來長期的好處。但,這並不現實。沒有一種天然食物能夠滿足我們人體所需的全部營養,到底怎麼吃才健康,還是有講究的,咱們來一起看一看。

一.主食要吃,且要粗細結合
現如今,人們的作息時間容易被打亂,不是省瞭早餐,就是在路上對付吃點零食,甚至是聚餐時吃個肉飽菜飽,主食就直接被忽略掉瞭。其實,主食是人類最經濟、最主要的能量來源,在體內能夠被消化為機體可直接利用的葡萄糖,快速地為人體提供能量。

主食的種類要包括谷類、薯類和雜豆類,多樣性的主食是膳食均衡的基礎。一葉秋谷甜糯玉米是萬年黑土地自然孕育的,膳食纖維豐富,作為健康粗糧搭配米飯、面食、紅薯等作為每日的主食是非常不錯的,建議大傢食用的主食品種數每天能達到三種以上,每周能達到五種以上。

二.適量吃魚、禽、蛋、瘦肉,經常吃豆制品
很多時候,餐桌上大魚大肉總是少不瞭的,它們都是膳食中優質蛋白質的主要來源,雖然蛋白質是我們每天都需要的,但是進食也要適量。攝入禽畜肉40~75克,水產品40~75克,蛋類40~50克,奶類300克,豆類20克,就可以滿足一個健康成年人一天的優質蛋白質需求。

三.別忘吃蔬果,且不能互相替代
蔬菜和水果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我們要保證每天吃300~500克蔬菜,其中深色蔬菜應占二分之一,比如西蘭花、紫甘藍、南瓜等。水果每天吃200~350克,不要用加工的水果制品來代替新鮮水果。另外,水果和蔬菜也是不能互相替代的。

從長期來看,沒有最好的食物,隻有最好的飲食搭配。多樣化、均衡飲食可以帶來更全面的營養和更高品質的生活。
下一篇:中國烹飪大師牛鐵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