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出門吃飯,許多人都會打開評分網站直接點擊篩選,隻有綜合評分在4分以上的店鋪才擁有被挑選的資格。然而用這個方式選餐廳久瞭後卻又有很多人發現,這高達4.5到5分的餐廳,怎麼也會經常踩雷呢?
但當思路打開,選餐廳的標準不再拘於評分時,消費者卻被一些評分大概在3.5分左右的餐廳驚喜到,盡管評分不高但口味卻相當過得去。當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發現這種反向篩選餐廳的方式後,曾經在評分網站幾乎沒有多少人關註的3.5分逐漸成瞭年輕人的心頭好,甚至引得不少測評博主競相打卡。
01.
相信評分,不如相信舌頭
近來這3.5分餐廳在互聯網上走紅其實也是偶然,最初是有些測評博主一身反骨想要試試這低分餐廳到底有多難吃,結果走進這些低分餐廳後卻發現結果竟遠遠超乎預期,原本大傢都是抱著必會踩雷的心情走進這些店鋪的,然而嘗過這些店的菜品後整個人都恍惚瞭。
這些真的是評分隻有3.5分左右的店?怎麼吃起來和評分網站上的高分餐廳差不多呢?這評分相差這麼多到底差在哪裡瞭?或者說,這些3.5分左右的店鋪真的比那些高分店鋪差嗎?
其實結果很顯而易見,很多3.5分的餐廳和一些高分餐廳並沒有很大的差別,甚至有不少在評分網站上顯示已經開瞭5年以上的3.5分餐廳比大多數高分餐廳還好吃。
而歸根結底,原因還是在於評分網站本身,如今的評分網站作為餐廳向消費者展示的平臺,許多餐廳會采取各種各樣的手段去絞盡腦汁來使消費者打高分,常見的方式就是打五星好評送飲料,寫評價送優惠券等,所以許多高分店鋪都存在著評分虛高的情況。
而這些3.5分左右的店鋪卻大多並不會在評分網站上耗費過多的心力,因此評分反應的就是最真實的情況。當3.5分左右的餐廳和評分虛高的高分餐廳拉到同一個等級來比較的話,這也就出現瞭這些餐廳吃起來好像沒什麼太大區別的現象。
3.5分左右的餐廳沒有想象中那麼好吃,而高分的餐廳也沒想象的那麼難吃,所以說啊,與其相信評分網站上的評分,還不如相信自己的舌頭。
02.
好評的誕生能有多離譜
其實如今一些餐廳刷好評已經是行業內心照不宣的動作瞭,很多餐廳在還沒有開業的時候就已經把探店博主、好評返現等一條龍服務安排上瞭,然後等正式開業評分網站上開分的時候就會呈現出一個漂亮的成績。
高分吸引來更多的消費者,而為瞭維持住這樣的高分,店傢更是使出瞭十八般武藝。送菜品送甜點都是常規操作,還有送代金券和優惠券的,甚至有些店傢會將好評與服務員的獎金掛鉤,這時就不難看到服務員各種放低姿態請求消費者打好評的場景。
因此若是這傢餐廳口味一般,但消費者也會為瞭菜品或是優惠券而打好評,但就算是拒絕瞭這些糖衣炮彈,很多消費者也無法拒絕服務員的請求,最終屈服在店傢的十八般武藝下打下五星好評。
03.
與其追求好評,不如專註菜品
走出門嘗試過各式各樣的餐廳後,大傢不難發現,現在很多評分不高的店傢都是已經開瞭三五年的店,而且在店裡的消費者都是一些上瞭年紀的人。而這樣的店生意很好,隻是來這裡消費的人幾乎沒有上評分網站打分的習慣,所以最終呈現出來的評分就並不會太高。
其實對於消費者來說,評分隻是一個輔助工具,隻是用來參考的一個標準,店傢想要通過較高評分來吸引消費者的行為固然可以理解,但用各種手段出來的評分最終卻失去瞭原本的意義,也逐漸失去瞭消費者的信任。正是因為如今不少店傢的評分虛高,無數消費者在高評分中踩瞭雷,這才導致如今年輕人開始反向篩選餐廳,朝著那些評分不算高但卻開瞭三五年的店傢進軍。
總的來說,如今年輕人對3.5分餐廳的青睞也體現出瞭不少人開始厭倦瞭餐廳過多註重表面功夫忽略口味的情況,而想要重新挽回年輕人的心,高分餐廳們還是需要進一步打磨菜品,用真正好吃的菜品來拿捏年輕人的胃。
參考資料:
1、《恨透評分虛高的網紅餐廳,年輕人報復性擠爆“3.5分飯店”》,Vista看天下
2、《年輕人報復性擠爆“3.5分飯店”,高分餐廳不香瞭?》,中青評論
· 文內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