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新加坡的莆田餐廳,在內地開瞭好多年,幾乎遍佈各大商場,菜式穩定、價格不貴、環境舒心,我特別喜歡他們傢的一點是:深挖福建的好食材,哆頭蟶、南日鮑、頭水紫菜這些特色食材就是在店裡吃到的。
平時去,總是點幾道經典:百秒黃花魚、酥炒芋芯、紅糟雞、扁肉湯、大白菜燜豆腐,主食不外乎幹濕兩樣:興化炒米粉或海鮮鹵面,時令的水果總是免費贈送:春天有枇杷、夏天有荔枝、秋冬龍眼文旦柚。
每年到瞭冬天,我都會特地來,因為他們有當季的海蠣菜——福建擁有漫長曲折的海岸線,是中國最大的海蠣養殖區,跟肥碩的生蠔不一樣,海蠣有它獨特的味道,店裡的海蠣都是當天捕撈現撬、冷鏈運到上海,幾道新菜搭配經典老菜,我們滾瞭遍菜單,自己搞瞭個海蠣盛宴!
特色海蠣煎是必點,海蠣拌上純純的地瓜粉,兩面煎香,再淋上一圈蛋液,煎出個金燦燦的蛋餅,出鍋前噴一口福建老酒,是再地道不過的福建小吃。
蛋餅薄薄一層,快要掛不住中間滿滿的海蠣,軟凝的地瓜粉跟海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吃起來滿盤鮮嫩,先吃原味,再蘸店裡自制的蝦醬辣椒醬,別有風味。
撈汁海蠣是一大驚喜,78塊有滿滿一盆,海蠣潔白飽滿、小粒如珠、自帶柔光,難怪福建當地叫它“珠蠣”,調瞭個經典的撈汁,酸甜微辣,再配上幼嫩滑溜的頭水紫菜,嫩上加嫩、鮮味翻倍。
九層塔香燜海蠣滾燙上桌,服務員快手拌開、滋滋作響,飄出洋蔥和香草的香氣,“這道要趁熱吃哦!”
這裡的九層塔新鮮碧綠,而且不是點綴幾片葉子,是真的給瞭好多,清香襲人。
海蠣裹一層酥脆外殼,帶著濃重的胡椒味,咬開來滿是肥嫩柔軟,在深水吊養的海蠣吸足瞭海裡的微生物和養分,淡淡海味宛如白子!
辣子鮮海蠣有幾分辣子雞的風采,店裡選瞭重慶的幹辣椒,搭配花椒,微麻微辣、金紅奪目,海蠣脆殼的面糊裡加瞭香料粉,吃起來更加帶勁兒。
冬天的海水溫度低,海蠣生長緩慢,肉質更為緊實,莆田的海蠣更是養足300天,一粒粒快要撐破殼。
這道稍微有點油,沒關系,我可以喝酒,平時總是喝葡萄酒,來莆田瞭,就喝福建老酒,當地釀的黃酒跟紹興酒很不一樣,分外濃醇甜美,天氣冷瞭,店傢溫好瞭酒壺,咪兩口就喝美瞭。
農傢海蠣湯,看起來好樸實,用的是當地特有的烹飪手法“溜”,海蠣裹瞭層地瓜粉,個頭小、滋味足,湯裡除瞭海蠣的鮮,還加瞭白醋和胡椒,感覺有點像我們上海的酸辣湯,一碗下肚是又暖和又落胃。
黑松露燒海蠣豆面一看就是從臺州菜得來的靈感,把沙蒜換成瞭海蠣,前者鮮得霸道,後者更加溫柔,湯裡加瞭煸過的五花肉,透出濃濃的豬油味兒,又有黑松露和香菇增鮮香,綠豆面吃起來爽滑,不過好像稍微硬瞭點,我們把這個意見告訴店長,店長說:“我們收到過類似的反饋,已經把意見提交給總部瞭,馬上改良!”
店長又問:“你們最喜歡哪道海蠣呀?”我們異口同聲回答:“鹽漬海蠣!”
當晚最便宜的一道菜,隻要68塊錢,除瞭福建海鹽,什麼都不加,還原的是莆田漁民的經典吃法,經過鹽醃之後的海蠣稍許脫水,看起來灰糊糊的,但卻能吃到最本真的鮮。
店長又送來一碗白粥,五常大米煮的,搭配海蠣吃,米味的清甜襯托著海蠣的咸鮮,竟然生出瞭小時候吃泡飯的純樸感覺……
最後加個健康蔬菜,新加坡特色的馬來風光,畢竟新加坡是莆田餐廳的發傢地,空心菜選的都是嫩桿,吃得好舒服。
難得莆田餐廳用心,把海蠣從老傢的漁港帶到瞭上海乃至全國各地,從入冬一直做到來年三月,這份凝結著鄉情的鮮美,我們也無比享受。
微博:吃心一片兒
小紅書:一片吃心
更多美食請點擊一片吃心主頁
搜索欄輸入關鍵詞或有驚喜發現
上一篇:開奶茶店的選址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