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步入工作第10年,我逐漸意識到午餐選擇困難可能是個“不治之癥”。
曾經我天真的以為,“今天花40塊買牛油果雞肉飯”,“明天花35塊吃麻辣燙”隻是暫時的。當收入穩定成傢立業,人自然會變得理性,會控制消費,會自己帶飯。然而現實是,生活成本在上漲,稅後收入在持平,加班依舊無止境,成傢後的我不僅更沒時間做飯,可以允許自己“選擇困難”的金額上限,都在縮水。
然後有一天,我刷到瞭大學時熟悉的卷餅外賣。

熟悉的好奇心讓我點進去,誇張的價格和想象力讓我震驚,當顫顫巍巍的指尖選定瞭“雙份咖喱炸雞柳,外加一份煎豆腐”,價格鎖定在18.5元,我相信在北京,我找到瞭新一代外賣之神。
卷餅,這個年輕時被我用來當作生活費有限的“校園限定”,這個被我篤信工作之後絕不再吃的“抗餓食物”,竟然在十年後繼續統領我的正餐,甚至讓我一發不可收拾地加入“餅門”,想搖臂高呼“卷門永存”。換做十年前,我再也不會相信。

資深打工人,對外賣餐廳有自己的野生篩選標準:首先,要看地址,盡量避開小街窄巷;其次,考慮制作配送時長,絕不能犧牲午休;最後,還要兼顧健康、性價比,畢竟身體抗造性在辦公室消耗中直線下滑。“良記卷餅”就是在以上嚴苛的篩選後第一次進入我世界的,據說現在正以358傢門店的數量位列全國第一。
而繼那次“雙份咖喱炸雞柳外加煎豆腐”之後,我又陸續發現瞭以“整隻烤去骨雞腿”為賣點的,創意兼容意大利菠蘿披薩和四川烤肉的集莊鄉烤肉卷餅,以“老北京醬豬蹄”為思路,結合春餅烤鴨卷思路的李連貴熏肉大餅,還有前陣子爆火的淄博燒烤卷餅和奇思妙想的冷面卷“餅”…
雖然食材是各卷各的,但每個門店數都是百傢起步。印著店名logo的外賣袋,老板細心放瞭保溫袋,打開外賣盒,一絲不茍卷好的餅整齊排列,甚至還送瞭兩副一次性手套,精致到提進寫字樓茶水間也完全不虛。而且,每一傢都默契保持瞭卷餅低客單的優良傳統。

●新晉的卷餅連鎖店層出不窮
塞得過滿隨時要掉出來的超多鴨肉,和一口咬下去咸辣交加不知名厚醬,搭配公司無限量供應的熱咖啡,韌勁的餅皮夾著厚厚的紮實的肉,在這個收入寒流席卷的時代,我突然醒覺:十多塊錢一份的卷餅,從來不是什麼貧窮不懂吃的學生專屬,它是懂中國胃的“營養卷”,是適合我們中國寶寶體質的“中國漢堡”啊。

曾經專屬地攤的卷餅,如今瘋狂吹進一線城市CBD,如此命運,卷餅自己可能都沒想到。
學生時代可能是我們一生對食物最不講究,又最熱情的時代。十幾二十歲的身體代謝率,主打就是“老子高興”,奶茶敢全糖,炸雞當主食,食堂的健康現炒飯菜,永遠沒有校門口被油煙熏得黑乎乎的無名小攤誘人。攤主們也默契地體諒接納年輕人食欲旺盛、囊中羞澀的現實,出品時刻保持著碳水拉滿,肉不少放的基本原則。中規中矩的傳統卷餅,在那個時代直接化身創意料理容器,加火雞面、加辣條,反正年輕沒什麼不敢嘗試。

最基礎的生菜、蛋組合2塊5,加雞柳1塊,加肉松1塊5……加到餅上堆出小山也不超過兩位數。攤主手腳麻利,三五分鐘就能遞給你一個熱乎,微微有些透油的紙袋,裡面裝著餡料滿滿的定制卷餅,一口咬下去,是濃鬱香料和充滿油炸物,毫不在意別人看法的青春。
在中國,沒有經過小吃攤洗禮的學生時代是不完整的,沒有拿卷餅抵擋過饑餓的午休是不存在的。縱然北大清華人大這種頂級學府,也會為瞭爭奪鵝腿阿姨的擺攤權,短暫放棄斯文,吵上熱搜,而一個優秀的卷餅攤,也許不夠網紅,但足以成為校門口定海神針。

所以當卷餅作為新晉網紅小吃出現在社交平臺,大傢還以為隻是一波“時代眼淚”的懷舊——畢竟街頭卷餅,誰沒吃過呢。直到連鎖卷餅開進北京合生匯購物中心、萬達廣場甚至陸傢嘴購物中心,人們才驚覺學生時代的平價小吃,這次真的升咖瞭。
仔細想想,也能理解。作為碳水美食大國,我國原本就有北方煎餅、灌餅,南方潤餅、班戟,以及國際快餐本土化之後的老北京雞肉卷、嫩牛五方等各式卷物。不光卷的內容各有講究,醬料口味也是不拘一格,卷燒烤、卷炸物、卷菜碼、卷水果……甜辣咸口齊全,隻有你想不到,沒有中國卷餅“卷”不到,在中國碳水屆,可以說真正物理意義上的卷王出現瞭。


當我媽咬下退休生活的第一口卷餅,並露出驚喜的表情,我得意地笑瞭。
要知道,她過去就是不願意給“垃圾卷餅”施舍目光的長輩之一,堅定的詬病路邊攤三輪車不衛生。即便KFC老北京雞肉卷以幹凈又衛生的形象出現,她依舊認為“油炸不能吃”,否定我渴望卷餅加菜的自由夢想。

但在互聯網品牌意識和餐飲衛生標準全面升級的今天,小時候被媽媽強烈反對卷餅得以平反,甚至她們自己都開始參與其中。與之共同“正名”的還有堪稱糖油混合炸彈的奶茶,臭名昭著的辣條。阿薩姆奶茶去年幹出瞭57億營收;辣條屆“一哥”衛龍更是被買到上市… 叛逆的中國少年,終將用自己的喜好推翻“媽媽理論”,迎來小范圍勝利。
況且,卷餅花樣之多,真的不存在吃膩的可能。先不說同一傢卷餅店有多少不同SKU,卷餅店之間也是分分鐘卷到飛起:大鍋鹵汁濃厚湯水浸潤下,溫熱軟糯的牛腩、彈脆勁道的牛肚、飽吸湯汁的千張豆腐泡、鹵蛋,完勝多年前的預制肉串。要是嫌鹵味過於溫吞,隔壁滋啦做響的炸串店蓄勢待發,隻等你一聲令下,葷素小串現炸現卷,帶著熱烈的油溫和生菜醬汁混為一團。即便年齡漸長,開始關心健康也不用擔心,烤菠蘿、雞胸、金槍魚,肯花心思的卷餅店,連餅都能給你換成菠菜汁薄餅。

其實同樣的快樂,也曾出現在街頭麻辣燙、便利店關東煮、以及深巷牛肉面店裡的……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似乎忘記瞭“同艱苦共命運”的初心,麻辣燙連鎖店不僅一次次用寡淡湯汁、綿軟丸子讓我感到大城市的疏離背叛,甚至還學會瞭化身價格刺客,以壓秤又不飽的高價身姿讓我們屢屢受到傷害。至於沙縣小吃、牛肉面們,自從加蛋套餐漲到二十多塊,全面實現加價不加量後,也開始與城市追夢人漸行漸遠。
此時轉身再看,不是高級商場裡的健康輕食店吃不起,是十年不離不棄的卷餅更有性價比,最貴隻要20元封頂。對於擁有經濟主權的成年人,這點變化簡直是剛剛好。見識過國際快餐品牌擴張,體驗過都市“白人飯”潮流的新一代年輕人,也早就免疫瞭消費主義新餐飲的各種噱頭。

忠誠是相互的,當卷餅神總是十年如一日,不經意出現在每個饑餓街頭守護著我,我也必將在茫茫外賣海裡堅定地選擇它。
2024年,卷餅品類是否能出現像蜜雪冰城、華萊士這樣的“小吃小喝”萬店品牌,依然值得期待。但無論如何,少年時代的白月光重回生活,且沒有變得面目全非,都值得我們慶幸。
走吧,吃一個卷餅去,感受為所欲為的快樂。
END
本期作者| chris
編輯|梅姍姍 斯小樂 視覺/創意|BOEN
攝影|《風味人間》 小紅書@我就是V_芒果爸、阿揚最愛嗦粉啦、一朵香、你阿瑾的吃喝日記、阿歡甜你一下、STARxu、呦呦呦哈哈哈、一口阿維奧、PP多吃億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