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讀者朋友們大傢好,感謝閱讀我分享的美食文章,經驗和大傢一起共享,今天我要和大傢分享的內容是:『燉雞湯時,記住3個技巧,雞湯金黃鮮亮,香濃沒腥味,爽口不油膩!』
很多人都愛喝雞湯,味道鮮美,尤其是黃澄澄的顏色,看著就有食欲。雞湯的營養豐富,含有人體需要的多種營養,對身體有大補,尤其是體虛怕冷、氣血不足、營養不良以及孕產婦等,最適合喝雞湯。

燉雞湯的方法簡單,但並不是每個人都燉得好喝。剛學會做飯的新手,經常會把雞湯燉得發黑,腥味也比較大,看著就不想喝,今天我就和大傢說一說如何燉一鍋好喝的雞湯。
想要雞湯好喝,最重要的就是去腥,如果腥味過重,顏色再金黃我也不想喝。肉類的腥味主要來源於血水,大傢隻要記住3個技巧,保證雞湯金黃鮮亮,香濃沒腥味,而且爽口不油膩。

【燉雞湯的技巧】
一、雞肉要浸泡
雞肉剁成小塊,放入水中浸泡1~2小時,裡面的血水就會自動跑出來,用清水把雞肉沖洗幾遍,雞肉就變得非常幹凈瞭。很多人直接焯水,往往會殘留一些血水,導致雞湯發黑、腥味重。

泡好的雞肉就可以焯水瞭,冷水下鍋,加入蔥段、生薑、料酒,大火煮3分鐘,撇掉浮沫後撈出雞肉,用清水沖洗幹凈。做好這2步,雞湯基本上就沒有腥味瞭。

二、雞肉要炒黃
焯過水的雞肉,很多人都是直接加水燉的,燉出來的雞湯顏色清白,並不是金黃油亮的,味道也不鮮美,因為少瞭重要的一步,就是炒雞肉。
鍋裡倒入適量油,放入雞肉小火煸炒。雞皮下有一層脂肪,就是雞油,煸炒可以讓雞油融化,這就是雞湯金黃油亮、鮮美好喝的秘訣,等到雞皮變得焦黃後就可以瞭,淋入適量料酒翻炒去腥,沒有的話可以不放。

三、調料要“4放3不放”
炒黃的雞肉就可以加水燉瞭,加什麼水呢?千萬不要加冷水,會讓雞肉變柴,雞湯也不鮮。正確的做法是加開水。
雞肉炒黃後放入蔥、薑炒香,倒入適量開水沒過雞肉,大火煮開後小火煮一會兒。調料的“4放”是指開水、蔥、薑,還有一樣就是食鹽。雞肉發柴,一方面和焯水、加冷水有關系,另一方面就是放鹽的時機。記住瞭,燉雞湯(或肉湯)切忌過早放鹽,雞肉熟爛後再放鹽。

3不放指的是什麼呢?
原汁原味的雞湯是最好喝的,所以調料越少越好,這3樣調料不要放。第一個就是香料,無論八角、香葉,還是桂皮、小茴香啥的都不要放,放瞭雞湯就是一股香料味,沒有雞湯的鮮味瞭。
第二個就是醬油,不管生抽還是老抽,顏色都比較重,會影響雞湯的顏色。一鍋好雞湯,表面漂著一層金黃的雞油,下面的湯是濃白色的,加瞭醬油就會讓雞湯發黑。有人用醬油調味,為啥不直接放鹽呢?

第三個就是蠔油、味精、雞精這些提鮮劑。雞湯本來就很鮮美,因為雞肉富含氨基酸,其中就有大量的谷氨酸,放鹽後就會生成谷氨酸鈉,就是這些提鮮劑的主要成分,所以沒必要放。
雞湯用小火燉1~1.5個小時,出鍋前10分鐘加入適量鹽,可以根據個人口味放入香菇、紅棗、枸杞等食材,可以讓雞湯更加鮮香、清甜,沒有可以不放。最後撒上蔥花或香菜末即可出鍋。

歡迎大傢留言討論,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用,請給我收藏、點贊、評論、轉發、關註,讓更多的人看到,讓大傢一起學習,感謝大傢對我的支持,我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