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溜!这样的小吃王国怎能不爱?
创始人
2024-05-29 06:45:45

爽爽贵阳“超级美食”玩法

图源马蜂窝用户@shellysang

贵 阳是一座就算只是为了吃 也得来一次的美食之城

贵阳的好吃

犹如万花筒般丰富多样

带着外地人难以想象的魔幻色彩

只有来到贵阳本地

才能真正探寻到其中风味

🍲🥣🍜🍝🍢

花样火锅之旅

作为中国“人均火锅店数量最多的城市”

贵阳能涮出酸辣甜咸各种风格

拥有全国可能最斑斓的火锅世界

即使每天换着花样

一个月也很难吃完

👇👇👇

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

贵阳人对酸汤火锅

有着深入骨髓的爱

酸汤最佳制法是

以米汤自然发酵为汤底

配以木姜子、腌制西红柿酱

糟辣椒等多种作料熬煮而成

酸汤牛肉、酸汤鱼、酸汤猪脚

万物皆可酸汤

贵阳的酸汤就是有一种

让你喝了一碗还想再喝一碗的魔力

让人欲罢不能

✅打卡推荐:

🔔贵厨酸汤牛肉

📍南明区小十字中山东路40号银座商务大厦(也可在地图上导航其他分店)

🔔老凯俚酸汤鱼

📍 云岩区省府路石板街55号(也可在地图上导航其他分店)

🔔小不点酸辣烫

📍 云岩区文昌北路华宫巷7栋

贵阳的蹄髈火锅

肥而不腻、入口即化

可以说是老少皆宜的美食

一顿蹄髈火锅好不好吃

关键看蹄髈的肉质和口感

扎佐蹄髈作为非遗美食

发源于清代川黔古驿道

在贵阳市、川黔公路都可谓是名声在外

绝对是制作蹄髈火锅的佳品

✅打卡推荐:

🔔贾记老字号扎佐蹄髈

📍云岩区城基路

豆米火锅是贵州必吃的特色之一

用四季豆的老豆子煮到软烂而成

并在火锅中加入另一种

贵州独有的美食—“软哨”

然后就可以放入各种美味

就制成了美味的豆米火锅

蘸料则是特色泡菜糊辣椒

走的是咸鲜酸辣的本地风格

✅打卡推荐:

🔔土风豆米火锅

📍 云岩区黔灵东路(也可在地图上导航其他分店)

🔔新大新豆米火锅

📍南明区都司路61号(也可在地图上导航其他分店)

豆豉火锅

堪称火锅界的“螺蛳粉”

一句话总结就是又臭又香

新鲜猪肉熬出油后

下入辣椒、豆豉炒制

炒香后下入佐料、汤底

辣椒融入豆豉

汤底越煮越有味道

吃完配菜再用汤汁泡米饭

是贵州人唇齿之间不可割舍的味道

✅打卡推荐:

🔔何姨妈豆豉火锅

📍威清路鲤鱼街(也可在地图上导航其他分店)

虾酸牛肉是贵州独山的特色

虾酸由小河虾、糯米、红酸汤等主要食材制成

独特的酸味和浓郁的香味

加上鲜嫩麻香的牛肉

味道更是惊艳

✅打卡推荐:

🔔毛辣果虾酸牛肉肥肠

📍 南明区护国路(也可在地图上导航其他分店)

🔔都匀兄弟酸汤虾酸

📍 云岩区东新路

美食界的新晋顶流—夺夺粉火锅

在社交媒体上掀起一阵风潮

夺夺粉其实是贵州米豆腐

在酸辣汤底中混有些许腐乳味

以米豆腐、肉末、折耳根为基础配菜

煮出来的夺夺粉火锅

锅底黏稠,酸辣可口

✅打卡推荐:

🔔笔记安顺夺夺粉火锅

📍 南明区醒狮路

🔔龙老太味全夺夺粉

📍 观山湖区诚信南路金阳红街(也可在地图上导航其他分店)

辣子鸡是一道极具贵州特色的菜

做法是先将鸡切成块经过香料腌制

然后放入油锅内爆

熟后捞起来

在油锅中放入大量的糍粑辣椒

辣椒制好后将鸡块倒回锅内同烹

这道菜可以是家常炒菜

也可以是火锅

✅打卡推荐:

🔔龙大哥风味馆

📍 南明区朝钢路

🔔火塘77鸡火锅

📍云岩区友谊路

🔔巷子里的辣子鸡小龙虾

📍 云岩区瑞金北路

地道小吃之旅

作为西南地区的美食“扛把子”

贵阳遍地开花的各种美食

很难不让人心动

😋😋😋

山城的韵味和人情的意味

在这里相互交织

酸辣的刺激与奇鲜的柔美

在这里激烈碰撞

造就了

千姿百态、千变万化的人间风味

那么一定要尝的地道小吃有哪些呢?

👇👇👇

丝娃娃

别名素春卷

用大米面粉烙成的薄饼

卷入萝卜丝、折耳根、海带丝

炸黄豆、脆哨、糊辣椒等配菜

再倒入调好的汤料

脆嫩辣爽

✅打卡推荐:

🔔丝恋丝娃娃

📍 云岩区中华南路南国花锦购物中心(也可在地图上导航其他分店)

🔔杨姨妈丝娃娃

📍 云岩区飞山街(也可在地图上导航其他分店)

🔔小亿丝丝娃娃

📍 云岩区宝山北路

肥肠、血旺、脆哨是

构成肠旺面🍜的“黄金搭档”

热气腾腾的肠旺面泛着红油

入口湿润咸香

面条吃起来口感爽脆弹牙

美得人无法自拔

打卡推荐

🔔蒋家肠旺面

📍 云岩区环城北路60号(也可在地图上导航其他分店)

🔔金牌罗记肠旺面

📍 云岩区蔡家街

在贵阳大街小巷随便走几步

总能找到大家最爱的素粉

摊主阿姨熟练地一挑一拌

各种调料与米粉完美融合

加上嫩绿的豆芽

金黄的炸黄豆、鲜嫩的葱花

色彩缤纷

令人食欲大增

轻轻挑起一筷

米粉与调料在舌尖上共舞

再加上一颗溏心荷包蛋

这味道简直不摆咯~

图片来源:@小红书爱贵阳的李小脚

✅打卡推荐:

🔔小平香辣老素粉

📍 云岩区省府路贵山苑B幢

🔔刘维兰老素粉

📍 云岩区山陕西路

🔔小缸素粉

📍 云岩区圆通街省府路小学对面

🔔田嬢素粉

📍 云岩区盐务街(也可在地图上导航其他分店)

贵阳的牛肉粉口味主要有

原汤牛肉粉、红烧牛肉粉、泡椒牛肉粉

老贵阳人最喜欢的就是

先来一碗原汤的吃上几口

然后再加辣椒

一碗粉两种口感体验

也太会吃了🤤

✅打卡推荐:

🔔老贵阳全牛粉

📍 南明区尚义路小学旁

🔔深巷牛肉粉

📍 云岩区鲤鱼街吉庆巷15号

🔔社会牛肉粉

📍 云岩区富水北路红石街6号

🔔王记牛肉粉

📍 花溪区十字街花阁路

🔔飞碗牛肉粉

📍 花溪区十字街花阁路

许多贵阳人美美的一天

就是从一份糯米饭开始

糯米粒粒分明,糯而不粘

加上洋芋丝、海带、脆哨、酸萝卜

折耳根、油炸花生米……

当然,肯定少不了注入灵魂的辣椒酱

轻轻一口咬下去,嚼一嚼

每一口都是碳水的快乐

图片源于小红书/一只可爱捏

✅打卡推荐

🔔毛阿姨糯米饭

📍 云岩区六广门

🔔友谊路糯米饭

📍 云岩区友谊路

贵阳人对洋芋有多热爱

据说能细数出一百种吃饭

这或许是夸张的说法

但对洋芋的热爱,却一点也不假

炸熟的洋芋捞起来

加上折耳根、葱花、辣椒等各种佐料

就是一份唤醒味蕾的大餐

炸洋芋、烧洋芋、炒洋芋

烤洋芋、洋芋粑、洋芋丝

洋芋片、洋芋泥……

每一种都值得体验

图片源于小红书/QQㄋㄟㄋㄟ好喝到咩噗茶

✅打卡推荐:

🔔各式路边摊

📍云岩区民生路

🔔余孃脆皮洋芋粑

📍云岩区正新街

🔔老两口特色洋芋粑

📍云岩区忠烈街

在贵阳

有一种听起来就很甜蜜的浪漫小吃

那就是恋爱豆腐果

这种外皮韧内里软的口味

在省外是绝对找不到的

而它好吃与否

就得靠那一勺灵魂式的折耳根蘸水

✅打卡推荐:

📍 正新街、民生路路边摊

说起“爽口”的贵阳名小吃

豆腐圆子一定榜上有名

豆腐揉碎成泥,调味后干炸

外皮粗糙脆韧,趁热咬开

是带着点韧性的酥脆

吸汤汁一绝

打卡推荐:

🔔雷家豆腐圆子

📍 云岩区瑞金北路(也可在地图上导航其他分店)

🔔席家豆腐圆子

📍云岩区交通街(也可在地图上导航其他分店)

冰浆

看起来和冰沙一样

其实是水果、糯米、牛奶为主

和沙冰一起搅拌

这是谁想出来的神仙组合啊

清爽又解腻

是夏天降温解暑的不二选择

图源小红书/南明文旅

打卡推荐:

🔔安顺小舒冰浆

📍 南明区正谊路2号(也可在地图上导航其他分店)

🔔骆玉冰浆

📍 南明区青云路(也可在地图上导航其他分店)

美食夜游之旅

网红街区太平路

在夜色霓虹的映衬下

贯城河面飘着一层白雾

仿佛置身仙境

美不胜收

既保留了老贵阳的烟火气

也注入了许多新潮的元素

打卡推荐:

🔔人剧无名卤味

🔔黔渔翁

🔔龙胡子卤汤馆

🔔乔治咖啡

青云市集在许多贵阳人心中

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

也是夜游贵阳的一个好去处

众多贵阳老字号美食聚集于此

叫人难以拒绝

地道美食、新潮小店、文创集市

时尚新潮的各种元素

让青云市集越夜越精彩

打卡推荐:

🔔周记留一手特色烤鱼

🔔阿杜炒蟹

图源小红书/月吃越有味

🔔但家香酥鸭

🔔胡姥陆烤肉

🔔织金谢氏烙锅

曹状元街因清朝状元曹维城

在此建状元府而得名

曹状元街区主要涵盖曹状元街

南横街、下护国路及部分院落

不仅能身临其境感受厚重的历史文化

还有一众“老字号”和新进品牌美食

绝不会让你失望

打卡推荐:

🔔清镇丁姨妈烙锅

🔔包整

🔔南门口肠旺面

🔔李兰英湖南粉面店

提起虎门巷

就会唤醒贵阳人的味蕾

短短的老巷仅有几百米

却聚集了几十种美食

堪称贵阳人的美食“江湖”

打卡推荐:

🔔高坎坎烤肉

🔔欣欣干锅牛肉

🔔筒子骨汤清水烫

🔔职人猪排

🔔烧包

贵阳用好“美食”流量

聚焦游客出行第一动因

用好质量、好服务、好品牌铸造

“ 舌尖上的贵阳 中国小吃王国”好体验

知知贵阳综合图片来源于爽爽贵阳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小红书等 侵删

编辑/王瑶瑶 责编/陈萌审核/曾昕终审/谢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高景... 纪录片《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高景炎》预告 高景炎,江苏常熟人,中国酿酒工业领域泰斗级人物,国家级...
颜色最浅的黑皮诺 为何能卖过颜... 在品鉴葡萄酒时,许多人会不自觉地观察酒液的颜色,甚至形成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颜色越深的红酒,意味着口...
市州网信动态|云贵“咖”谈:当... 山水相依,咖香为媒。11月24日上午,“云贵咖路相逢·双冠啡同凡响”网络主题传播活动在贵阳正式启动。...
厨房里的治愈魔法:一碟西葫芦炒... 深夜加班回家,打开冰箱发现半根西葫芦和一小块里脊肉,突然就想起外婆常说的"冰箱不空,希望常在"。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