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刊說
青島作為國內進出口貿易的重要港口,是咖啡生豆進入國內的必經地之一。從海外進口的咖啡豆,往往要在青島加工後才能運往各大消費城市。
全文共3718字,閱讀大約需要8分鐘。
近日,一則消息引起多方關註:瑞幸咖啡食品(青島)有限公司於2023年12月13日成立,註冊地位於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棘洪灘街道,經營范圍包括食品生產、食品銷售、飲料生產、糧食加工食品生產、食品進出口、非食用農產品初加工等。
記者從城陽區獲悉,瑞幸咖啡創新生產中心項目落地青島城陽區,城陽區相關部門正加緊開展項目準入。據悉,這將是瑞幸咖啡在全國佈局的第三傢烘焙工廠,也將是其迄今規模最大的烘焙工廠。
▲瑞幸咖啡在中國市場的門店數量已達10000傢,成為中國首傢突破萬店的連鎖咖啡品牌
瑞幸咖啡總部位於廈門,企業充分利用移動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的新零售模式,與各領域優質供應商深度合作,打造高品質的消費體驗。
此次瑞幸咖啡創新生產中心項目的落戶,將為城陽區食品飲料產業鏈強鏈補鏈延鏈增添關鍵一環。
那麼,城陽區究竟有何“食”力喝到這杯咖啡?
01
萬店品牌需要更多工廠
2023年6月5日,隨著廈門中山路旗艦店的開業,瑞幸咖啡在中國市場的門店數量已達10000傢,成為中國首傢突破萬店的連鎖咖啡品牌。
伴隨著門店擴張的腳步,是供應鏈端烘焙工廠的快速上馬。
瑞幸咖啡官網顯示:2021年,瑞幸咖啡首個烘焙工廠在福建正式投產,總投資2.1億元、占地面積4.5萬平方米、咖啡豆年烘焙產能1.5萬噸,采用國際先進技術、配備全套進口先進生豆處理設備,是國內較為領先的全產線自動化智慧型烘焙基地;2022年,瑞幸咖啡與昆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簽約,計劃總投資1.2億美元建設集咖啡研發、烘焙生產、銷售和物流分撥為一體的全自動化生產基地,基地建成投產後,預計年烘焙生產咖啡豆可達3萬噸,將進一步推動瑞幸咖啡打通咖啡全產業鏈,全流程把控咖啡產品質量,持續提升產品品質。
如今,又一傢烘焙工廠悄然而至。瑞幸咖啡創新生產中心項目預計總投資30億元,占地115畝,項目達產後年烘焙產能約5.5萬噸/年,年產值約30億元,年稅收(不含進口貿易關稅及進口增值稅)約4700萬元。主要建設生豆倉儲中心,烘焙生產車間、成品倉儲及配套設施。
相比之下,瑞幸咖啡創新生產中心項目無論從投資、占地、產能和產值均創新高。
據城陽區食品飲料產業鏈專班相關負責人介紹,一年多來,瑞幸咖啡曾考察過國內多個城市,經過多方會談和考察後,最終被城陽區區位優勢、產業環境、招商政策和消費生態所吸引,決定在此落子佈局。
02
打造最優跨境貿易營商環境
資料顯示,瑞幸咖啡是中國最大的生豆進口商之一,其咖啡豆的采購已拓展至中國雲南、巴西、埃塞俄比亞、哥倫比亞、巴拿馬、危地馬拉六大產區。因此,便利的進出口條件格外重要。
青島作為國內進出口貿易的重要港口,是咖啡生豆進入國內的必經地之一。從海外進口的咖啡豆,往往要在青島加工後才能運往各大消費城市。在咖啡運輸熱門線路中,以青島為出發地的線路上榜3條。這3條線路的目的地成都、沈陽、武漢,都榮登“咖啡產業新一線城市”。
▲滿幫發佈咖啡產業“新一線”城市榜單
從區位看,城陽位於膠州灣北岸中心區,是青島的地理交通中心,內聯外通的交通區位優勢十分突出,不僅肩負著青島貫穿南北、聯通東西的重要使命,而且是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的支點和連接點。作為大青島的交通樞紐,城陽毗鄰膠東國際機場,鐵路、高速、國省幹道縱橫交錯,地鐵1號線、8號線雙線通車,9號線、15號線等4條地鐵線正在施工;2022年7月1日,膠濟線上的百年老站城陽站重啟運營。四通八達的交通,讓城陽區成為信息資源匯聚的窪地,全青島60%的快遞企業都在城陽,80%以上的快遞件都在這集散。
2022年,城陽區貨物進出口規模突破1500億元,外貿額穩居全省縣市區第二;零售與批發企業占城陽區市場主體的28.5%,占比全市最高,城陽正在打造大青島北部經濟隆起帶中顯擔當、作貢獻。其中,2022年膠州灣綜保區展現出強大發展韌性,進出口總值達452億元,進出口、出口兩項指標同比實現高速增長,增速均超過45%,全年完成跨境電商進出口208億元,總量占全市1/4。
城陽區正攻堅突破中日韓地方經貿合作先行區建設,加快打造對外開放深層次推進的現代化。加快綜保區創新升級,推動綜保中心一期主體完工,啟用跨境電商外貿服務平臺,促進中外運、中青橡等大宗貿易項目擴大規模,爭創全省首個國際化文旅貿易服務基地。發揮山東省進口貿易促進創新區示范帶動作用,瞄準大宗能源類、消費品類重點項目,做強進口貿易,一手抓“貿易促進”,一手抓“貿易創新”,降低企業成本、激發進口潛力,外貿結構進一步優化,國際貿易進口夥伴已拓展至103個國傢和地區。全省首創保稅電商、直購電商、快件“三合一”集約式監管中心,跨境電商企業的運營成本降低30%。此外,城陽區致力於深化“關地”務實合作,推進海關AEO示范區建設,打造最優跨境貿易營商環境。
03
咖啡文化孕育“前店後廠”
一杯香醇咖啡,映射出市民享受生活的開放和活力。精細化、品質化、國際化,正逐漸融入城陽的性格中。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城陽區人口增幅為50.52%,位列青島第一。同時年輕人增幅居青島第一,15-59歲人口占68.5%,為青島最高。城陽區自然、人文的宜居環境,不僅吸引瞭各層次年輕人前來打卡,還吸引著國內外友人在此定居。在呂傢莊夜市,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年輕“草根”創業者們點亮城市“夜經濟”;在青島國際博士後創新創業園,有來自清華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德國耶拿大學、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韓國慶尚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高校人才創業;在天泰城、白雲山片區,更有近4萬名日韓友人在城陽安居樂業。還有2000多傢日韓企業、400餘傢日韓料理店在城陽發展壯大。
來自企查查的數據顯示,山東省現存咖啡相關企業8409傢(註:僅統計企業名稱、產品名稱、經營范圍含咖啡的企業),其中,青島現存咖啡相關企業2347傢,位居全省首位,其次為臨沂和濟南。從區域分佈來看,山東咖啡相關企業排名全國第7,廣東、雲南、江蘇、四川、浙江、福建位列全國前6。
美團發佈《2022中國咖啡消費洞察報告》顯示,北方城市中,青島咖啡館的數量僅次於北京。
據相關媒體報道,青島也是較早舉辦精品咖啡賽事的城市。始於2000年由國際權威的精品咖啡協會組織發起的WBC(世界百瑞斯塔咖啡師大賽)有咖啡界“奧林匹克”之稱,其中CBC(世界咖啡師大賽中國區選拔賽)是國內想要“做出名堂”的咖啡師的必選賽事,在當時二線城市裡,青島是該項比賽設置的第一個預賽區。前不久,2023IGCA國際金牌咖啡大賽-青島站在紡織谷開幕,旨在選拔、推出更多優秀的咖啡產品,加強中外咖啡烘焙市場的合作交流,促進中國精品咖啡烘焙行業健康發展。2023世界咖啡師大賽暨濟南首屆咖啡文化節在濟南舉行,咖啡愛好者、從業者們開啟探索、體驗、互動之旅。而在臨沂,一名90後創業者開出21傢咖啡店……
山東正引領著城市咖啡文化和咖啡消費的風向,為落戶企業打造瞭天然的“前店後廠”格局。
04
百億級產業集群烹飪“城陽味道”
實際上,城陽區多年深耕“舌尖上的產業”,做優“城陽味道”。除瞭瑞幸咖啡,一個個大項目正為產業“增色添味”。
▲青島特種食品研究所
優質食品產業園技術創新中心一期科研地塊占地約43畝,規劃總建築面積約16.2萬平方米,主要建設優質食品高標準研發中心、高端人才公寓等相應配套以從事特種食品研發、海洋功能食品、海洋生物農用制品研發。2024年計劃進行主體建設和二次結構施工,預計2026年4月底竣工。
此外,高端預制菜產業園項目一期占地140畝,目前拆遷摸底已經完成,計劃2024年開工建設;利和味道正在擴建調理食品車間,打造國內最大的高端牛肉卷生產基地;丹香食品擴建7000平方米生產車間,用於生產預制面包;皇傢美孚項目一期總投資1.25億元,擬建設高端烘焙基地。
項目入駐、擴建、發展的動力源自區域完備的產業鏈。
▲青島海洋食品營養與健康創新研究院
城陽區食品飲料產業主要集中在食品加工、裝備制造、包裝和貿易4大板塊,共有各類“四上”企業150餘傢,2022年營收超300億元。已形成以利和味道、遠見集團為代表的預制菜類企業,以沃隆、青食為代表的休閑食品企業,以國星、坦福為代表的水產加工企業,以義龍包裝、海科佳為代表的裝備類企業,以朗迪順、鑫和美為代表的貿易類企業全面發展格局,先後獲評山東省特種食品特色優勢食品產業集群、山東省“十強”產業“雁陣形”集群、中國預制菜百強基地(第21名)、山東省優質冷凍調理水產品生產基地。
同時,城陽區產業創新具有較好科研基礎,青島特種食品研究院與單楊等院士建立合作關系,有20餘個科研團隊180餘人的高層次人才隊伍,協同30餘傢行業龍頭企業研發特需產品100餘種;青島海洋食品營養與健康創新研究院由薛長湖院士領銜,有研發人員60餘名,孵化引進科技型企業5傢,與20餘傢食品企業展開技術合作。產業鏈有國傢專精特新小巨人1傢、省級瞪羚企業6傢、省級專精特新7傢,青島金花、隱形冠軍、綠色工廠等高技術、高成長企業數量132傢,占比超80%。
▲沃隆食品生產線
當前,城陽區正聚焦高端預制菜、堅果、咖啡、茶飲晶球、茶飲奶蓋等高附加值的新消費賽道,著力抓好頭部項目招引、產業集群發展、生態要素保障三項重點工作,推進食品企業的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提升產業創新能力,做強“一根肉卷、一袋堅果、一杯咖啡、一份甜品”特色食品產業,打造“城陽味道”特色品牌,做優舌尖上的“產業集群”,2024年全產業鏈營收力爭突破350億元,爭創國傢級中小企業產業集群。
編輯 | 王振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