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白酒為代表的蒸餾酒行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並日益成為我國釀造發酵領域走向世界的文化名片。12月18日,由中國酒業協會、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國傢酒類品質與安全國際聯合研究中心聯合主辦,宜賓五糧液股份有限公司獨傢承辦的第四屆國際蒸餾酒技術高峰論壇在“中國酒都”宜賓舉行。

據瞭解,本屆論壇以“創新驅動共釀未來”為主題,以“行業發展與國際化”“感知與消費科學”“釀造技術與創新”“釀造生態與可持續發展”為分論壇主題。五糧液作為論壇獨傢承辦方,為蒸餾酒領域的國內外頂尖專傢學者、全球知名蒸餾酒企業等搭建科研交流平臺,共享技術創新成果,以科技創新的探索與實踐,為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蒸餾酒創新步履不停
助力傳統釀酒與現代技術融合
世界蒸餾酒作為傳統行業,在科技創新發展上始終步履不停,聚焦技術創新、綠色生態、品質提升、數字發展,在傳統發展之路上,始終尋求更高層次的突破。
為積極踐行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同全球蒸餾酒國傢加強技術交流及合作,傳播中華白酒文化,推動中國白酒國際化進程,國際蒸餾酒技術高峰論壇自2014年應運而生,已然成為我國釀酒行業極具影響力的學術會議,受到國際釀酒企業、科研機構的廣泛關註。
“以白酒為代表的蒸餾酒行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也日益成為我國釀造發酵領域走向世界的文化名片。”農業農村部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副主任張松梅表示,在當前的時代發展背景下,牢牢把握“三新一高”戰略導向,依靠科技創新引領釀造發酵行業提質升級尤為重要。
在業內人士看來,白酒產品發展的趨勢是“風味、健康雙導向”,白酒產業發展的趨勢是“生產現代化、市場國際化”,我國白酒市場國際化任重而道遠,頭部白酒企業應盡早在國外佈局建廠,推進中國白酒國際化。
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則在致辭中表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當前酒類產業處於調整期、轉型期,新一輪科技革命會加速產業變革,正在開啟酒業新的創新周期。科學技術越來越成為產業繁榮發展最根本的驅動力,國際蒸餾酒都是傳統釀造的酒種,讓傳統釀酒藝術與現代技術融合,對蒸餾酒發展尤為重要。”
“傳承”與“創新”積聚
共釀“和美”新未來
白酒是全球風味組成及感官特征最復雜的蒸餾酒,白酒因其獨特風味屹立於世界蒸餾酒之林。
“中國白酒高質量發展是‘傳承’與‘創新’的積聚,是‘變’與‘不變’的交織。‘不變’支撐品質,‘求變’引領發展。”五糧液集團(股份)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曾從欽在活動致辭中表示,五糧液堅持平臺引領、聚力科技攻關、深化產學研用,始終堅持在守正中尋求新發展,在創新中謀求新突破。

中國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學校長陳衛表示,本次論壇是落實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一次生動實踐,江南大學始終堅持產學研用合作,與五糧液建立瞭長期且深厚的合作關系,共同實現瞭重大科技成果突破,貫通新型技術技能人才的培育模式,為校企雙方釋放創新活力註入瞭強勁動力,共同助力中國酒類產業高質量發展。
事實上,自20世紀60年代起,“守正創新”便持續為五糧液高質量發展賦能。近年來,五糧液“守正創新”步伐有力、效果顯著。
在平臺建設上,五糧液構築瞭以國傢企業技術中心為統攬的科技創新平臺體系,建有7個國傢創新平臺和6個省部級創新平臺;在科技攻關上,瞄準白酒釀造領域科技前沿,攻關核心瓶頸難題,積極參與、共創多項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研項目;在產學研用上,與江南大學、北京工商大學、四川輕化工大學等高校推動釀造機理研究、動態風味感知解析等方向的聯合攻堅,先後獲13項國際領先水平成果、省部級及以上科技進步獎20餘項、重大科技創新成果30餘項,擁有專利1800餘項,成果數量行業領先,科研創新成效顯著。
業內專業人士表示,企業作為科技創新主體,是推動蒸餾酒發展的主力軍。作為中國濃香型白酒典型代表和行業龍頭,五糧液以“守正創新”的探索及實踐,為蒸餾酒行業高質量發展作出瞭有益嘗試和引領示范。
據悉,面向未來,五糧液將繼續搭建更高水平的創新平臺、持續引進一流技術人才,打造行業領先的國傢級創新平臺和科研基地,強力支撐公司和行業的高質量發展,繼續圍繞白酒釀造微生物、發酵機理及調控等基礎研究以及白酒智能化釀造等方面加深應用研究。圍繞行業共性關鍵技術,持續推進高效創新,推動白酒行業發展。
曾從欽表示,五糧液願與蒸餾酒行業同仁一道,在“生態、品質、文化、健康、社會責任”方面做到“五個典范”,創新交流與合作機制,共建蒸餾酒行業命運共同體、共享“和美”新未來!
(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