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收增速連年快速下滑的盼盼食品,把它的未來押註在瞭烘焙產品上。
近日,福建盼盼食品有限公司(下簡稱“盼盼食品”)宣佈將品牌戰略定位為“國民烘焙大品牌”。後續將在產品升級、終端升級、系統升級、供應鏈保障、傳播賦能等維度進行落地。
盼盼食品總經理蔡鎔駿在《中國企業傢雜志》的采訪中稱,未來將突出烘焙產品占比,發⼒中短保,推動現象級⼤單品的出現。
“‘國民烘焙大品牌’會是盼盼的一個全新開始。”他在采訪中表示。
盼盼食品1996年創立於福建晉江,最為人熟悉的是法式小面包和麥香雞味塊。品牌官網顯示,除瞭盼盼外,其旗下還有艾比利、梅尼耶、麥香系列、豹發力、零零嘴等11個品牌,涉及烘焙、休閑食品、飲品、餅幹、短保烘焙幾大板塊,除去出口業務共有61款產品。
盡管品牌矩陣豐富、產品眾多,盼盼的營收來源卻始終未能做到多元化。
烘焙是盼盼食品最重要的業務板塊。
這首先體現在產品數量上——烘焙產品在這傢公司所有產品中占據一半,包括11款長保面包、1款中保面包和18款短保面包。而根據盼盼食品合作方的企業戰略咨詢公司“撬動”披露,烘焙產品為盼盼食品貢獻瞭超五成業績。
福建省工商聯2023年9月發佈的“2023福建省民營企業百強榜單”顯示,盼盼食品2022年營收81.4億元,這意味著盼盼烘焙產品2022年營收在40億左右。
也許是基於這樣的業務現狀,放大優勢取代分散投資,成為盼盼最現實的選擇。
而且,盼盼食品如今的市場地位被就是由面包奠定的。一切始於2006年隨法式小面包面世的一句廣告詞:“法式小面包,還是盼盼好”。《中國企業傢雜志》引用的數據顯示,法式小面包最高峰時單月銷售額破億。
事實上,盼盼在烘焙業務上的營收體量在同行中排得上號。
2022年,“中國面包第一股”桃李面包全年營收為66.86億元,達利食品旗下烘焙品牌“達利園”據稱營收規模超20億元。據此推測,盼盼食品的烘焙業務體量可以躋身賽道頭部。
很明顯,盼盼食品希望利用自己在烘焙品牌、研發、供應鏈、渠道等各方面的積累,進一步占據更多的烘焙市場。盼盼食品相關負責人直接表示,希望2024年新品“卷心吐司”成為繼“法式小面包”下一個大爆款。
在 2024年的戰略新品卷心吐司發佈現場,它將“還是盼盼好”這句深入人心的廣告詞重新翻瞭出來,喊出“吐司還是盼盼好”。(圖片來源:盼盼食品)
蔡鎔駿表示要發力的“中短保”面包是食品行業一個熱門的領域,保質期最長不超過2個月。和“法式小面包”等保質期為180天或以上的長保面包相比,中短保面包口感更好。
除瞭迎合消費趨勢,中短保烘焙的行業集中度也很低。
川財證券2023年6月發佈的研報顯示,桃李面包作為短保面包的龍頭企業,在面包行業的市占率僅為7%。
另外,烘焙市場近年來在穩步增長。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烘焙食品行業市場規模達2853億元,預計2023年將同比增長7.6%達3069.9億元,而2025年將進一步升至3518.0億元。
中短保面包一細分的市場增速也高於整體烘焙市場。IBMG商業智庫2022年發表的一份報告顯示,短保面包是高成長、高壁壘賽道,2020年短保面包市場規模超過260億,2014-2020年復合年均增長率超過21.8%。
不是隻有盼盼看到瞭個中的機會。
2017年,達利食品宣佈入局短保面包市場,並於2018年發佈短保面包品牌美焙辰;2018年,烘焙品牌賓堡收購瞭北京、上海、廣東和四川曼可頓的全部股權,進一步爭奪短保面包市場。
隨著保質期的縮短,對生產企業供應鏈、物流效率的要求也就越高。
做長保面包起傢的盼盼食品,2016年以子品牌“領鮮”涉足瞭短保烘焙賽道,並在全國建設瞭17座工廠。在”領鮮”上積累的經驗,或可以成為盼盼進一步擴大中短保烘焙產品的基礎。
盼盼也需要在它還不至於太被動的情況下,做一輪改革。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曾指出,盼盼食品對整體消費節奏的把握太慢,在產品創新升級以及迭代的速度以及質量上有所欠缺。
然而當下,中國休閑零食市場競爭愈發激烈,消費者的註意力被層出不窮的新品牌、新產品所吸引,盼盼食品面臨著市場份額被瓜分的風險。實際上,近年來其營收增速已顯著下滑,福建省民營企業百強榜單顯示,2018年到2022年,盼盼食品的年度營收同比增速分別為30.03%、27.94%、14.99%、3.26%、3.47%,在疫情影響尚微的2019年頹勢就已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