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蘇軾這樣的大文學傢是不是都特別青睞一些“意味深遠”的意境呢!要不然怎麼會有那句“紛紛青子落紅鹽,正味森森苦且嚴。待得微甘回齒頰,已輸崖蜜十分甜”的詩句,此詩說的就是今天的美食主角——水果青橄欖!
橄欖是產於南方的獨特水果,尤其是青橄欖味道酸澀發苦,但是細細嚼來又有回甘,先苦後甜確實意味深遠。
能流傳到現代不單是其“意味深遠”的味道,還有橄欖很高的藥用價值,李時珍《本草綱目》有記載:橄欖生津液、止煩渴、治咽喉痛,咀嚼咽汁能解一切蟹毒。如今正值隆冬,各位可以品嘗一下,幫助化痰止咳清肺。除此之外,現代人還發現橄欖也有保肝、抗炎鎮痛、抑菌解毒、保護胃黏膜的作用,妥妥的小身材大作用。
青橄欖可以生吃,接受不瞭生吃味道的,可以醃制後食用,也可以入菜食用,比如用來煲湯最養人,今天就用青橄欖為大傢分享一道鮮湯的做法,每周煲一鍋,清肺化痰,溫暖也不油膩,一口就回味無窮。詳細步驟分解如下:
食材準備:青橄欖十幾個,豬骨適量,蔥薑,胡蘿卜半個,紅棗幾個,食鹽,料酒
第一步:花瞭幾塊錢買瞭一斤青橄欖,隨便抓幾個清洗幹凈,可以用鹽搓洗一遍,然後再用清水沖洗幹凈,再用刀拍一拍,讓其裂開方便味道釋放,也可以直接切開備用。
第二步:豬骨需要用涼水浸泡一兩個小時,中間可以多換幾次水,泡出豬骨的血水減輕腥味異味,而後涼水下鍋加入料酒開始焯水,先把水面的血沫打撈幹凈,而後撈出豬骨用溫水洗凈備用。
第三步:其他輔料還需要準備胡蘿卜半個切塊,紅棗幾個洗幹凈備用,再來一點蔥薑片即可。
第四步:準備砂鍋燒水,水開後將豬骨下鍋,再添入蔥薑片,拍碎的青橄欖、紅棗、胡蘿卜塊,加蓋燒開再轉為小火慢慢煲制40分鐘時間。
第五步:時間到後,開蓋撒入食鹽調味,再次加蓋煲制15分鐘左右就可以出鍋瞭。肉質軟嫩,湯水鮮美甘甜,冬天喝太溫暖、太滋潤,做法又如此簡單,值得你嘗試一下。
再簡單的菜肴也有烹飪小技巧:豬骨不經過焯水也是可以的,但是必須要浸泡一兩個小時,讓其血水盡量去除。而且下鍋煮開後要將一水面的一些血沫打撈幹凈,以免影響湯色和味道。
青橄欖比較堅硬一些,最好加蓋其拍裂開後再下鍋煮,如此更容易釋放味道和精華,也可以直接剁成兩半。
我是阿胡的小食光,一個喜歡研究美食不一樣吃法的饕餮小食客!“化痰王”不是雪梨、而是青橄欖,用來煲湯最養人,隆冬季節可以適當飲用!喜歡今天這道青橄欖豬骨湯的可以關註我,並點贊,轉發和分享此文,明天還有更精彩的美食內容呈現,感謝閱讀,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