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貨之光”“寶藏零食”……最近一段時期,眾多貼有“農科院”“農大”等科研院所標簽的各類加工食品在不少網絡電商平臺上推薦叫賣。
在不少人眼裡,由農科院、農業大學等權威機構和權威專傢研發或監制推薦的食品,無疑是安全、健康、營養的代名詞,因而普遍給予很高的評價和信任。
圖源:網絡
然而,這些自帶“高學歷光環”的食品,有的不僅跟它所宣傳的科研院所毫無關系,甚至質量都難以保證↓↓
1
多款冠名“農大”“農科院”零食宣傳不實
近日,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對一款名為“九0(零)農大蔬菜卷”的零食展開瞭調查。
這款零食在多傢電商平臺銷售,最高的一傢總銷售量超過瞭3萬件。其銷售鏈接上標有“東北農業大學”的字樣,產品的包裝上也印有“農大”二字,似乎與“東北農業大學”關系密切。
事實上,校方明確表示,東北農業大學作為一傢高等學校,不開展對外生產經營工作,蔬菜卷不是學校生產的產品,商品宣傳不屬實。此外,學校與商品包裝上所標的委托制造商和受委托制造商沒有開展過任何合作。
這樣的事情並非孤例。
在某電商平臺“代餐麥片爆款榜”上排名第二的“山西省農科院燕麥片”,宣稱是由山西省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研發、太原市營養師協會推薦的,其銷量已經超2萬。
但山西省農業科學院表示,這款燕麥片的宣傳內容不屬實,並未推薦過此款產品。
今年5月12日,一款名為“好福燕麥麩圈”的產品質量不達標,引發瞭廣泛關註。經過調查發現,這款背靠中國農科院和張傢口農科院兩座大山進行宣傳的“高膳食纖維產品”其實和兩所農業科學院沒有任何關系。
中國農業科學院發表聲明稱,其產品生產廠傢、產品都與該院無關,該院亦未以任何形式授權該企業使用該院名稱。
同時,張傢口農業科學院也表示,從未授權此款燕麥產品相關信息宣傳,此款燕麥產品與院方無關。
2022年10月13日,寧夏農林科學院也曾發聲明辟謠,稱該院與在某電商平臺熱銷的一款打著“寧夏農科院”幌子的寧夏枸杞沒有任何關系。該院當時既沒有生產銷售枸杞及深加工產品,也沒有授權任何一傢企業和商鋪利用“寧夏農林科學院”“寧夏農科院”“農科院”之名從事經營性活動。
2
網紅食品不僅"學歷造假",質量也堪憂
部分商傢之所以給出售的食品冠以“高學歷”,就是想讓消費者誤以為它的品質更高、更“綠色健康”,但真實情況並非如此。
有的食品不符合國傢標準
上海市營養食品質量監督檢驗站對標有“東北農業大學”的“九0農大蔬菜卷”的營養成分進行瞭檢測。
結果發現,這款零食的蛋白質實測含量為每百克7.49克,低於包裝標示的每百克10.0克;脂肪實測含量為每百克21.8克,高於包裝標示的每百克15.8克。蛋白質和脂肪的實測含量,均不符合國傢標準的允許誤差范圍。
有的食品沒有品質優勢
比如,一款打著農科院旗號的土豆片,營養成分表中每100克土豆片能量為1875千焦,脂肪高達35.1克,營養素參考值高達58%,甚至比普通薯片的脂肪含量還高。
有的食品生產公司有“前科”
還有一款標榜由某農科院水牛研究所聯合出品的水牛奶,生產公司曾因“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高鈣水牛奶”“生產標註虛假生產日期的牛奶”等原因多次被有關部門作出行政處罰。
圖源:網絡
不少網友也表示,出於對權威機構背書的信任,“真情實感地買過好多‘農科院美食’”,但市面上打著相關旗號宣傳的產品魚龍混雜,根本無從分辨真偽。
“農科院食品”亂象,對不少農業科研院所的聲譽造成瞭負面影響,也嚴重侵害瞭消費者的權益。
市場監管部門應嚴化監管,通過嚴厲打擊傍名宣傳、加強產品上市質檢、降低消費者和相關科學院維權打假的成本等方式,保障食品市場的清朗環境。
各類網絡平臺要加大產品審核監管力度,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確保食品優質安全,讓民眾吃得更安全放心、更營養健康。
對於仿冒科研院所產品或直接冠以科研院所名字進行造假的情況,消費者要註意留存證據,向商傢或平臺索賠,或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投訴以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在選購安全優質的農產品前,可以多瞭解各類“三品一標”等有機、綠色、低碳農產品的相關知識和信息,並通過官方渠道進行購買。
溫馨提示
來源:首都教育
部分素材來源:農民日報、農視網、新京報、央視新聞、優質農產品雜志等
凡註明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他處,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將及時刪除。
先別走,點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