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外的話
每一個城市,都有這座城市獨有的一“品”。
它不僅僅是單純的產品,文化是底色,人文是線條,創意是靈魂。
這一“品”,帶著城市的符號,生活的詩意,讓每一天的日常,變得不一樣。
你所在的運河城市,運河水滋養千年,獨特的地域地理、個性鮮明的特色文化、勤勞智慧的人民,都創造出獨屬於運河城市的運河一“品”。
我們連續性地把它們展現出來,歡迎您閱讀,希望您推薦。
今起推出酒系列。
孔孟之鄉出心酒,朗朗心酒寫春秋。山東濟寧,孔孟之鄉,是儒傢文化的發源地。古往今來,天道酬文。這裡孕育瞭燦爛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也讓濟寧心酒在這塊富饒的聖地上應運而生。幾千年來在此誕生的先賢數不勝數。我們要提到這樣三個人:至聖先師孔子,千秋工聖魯班,詩酒英豪李白。此三者,以其各具特色的思想光輝與燦爛文化,萬古傳承,並借助酒韻與詩情豐滿而立體的展現,賦予瞭濟寧心酒的酒心之魂。
濟寧,盛產好的糧食、具有好的水質、享有好的生態環境,這是釀造好酒的不二資源。濟寧系得天獨厚的運河之都,面擁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南四湖,水系發達,優自天然。優厚的自然條件與生態環境,遂使濟寧心酒酒心上佳品質玉汝於成。心酒精選核心產區優質的高粱、玉米、糯米、大米、小麥五種糧食,其中高粱增香,玉米增甜、糯米增柔、大米增爽、小麥增醇。這樣釀出的酒,才能鑄就五糧濃鬱、甘甜清爽、回味悠長的特點。
釀造工藝是酒品好壞的關鍵,多年來心心酒業以匠心傳匠藝,工藝雖繁不省工序、品質雖高不減物力,2016年心酒傳統釀造技藝被認定為“濟寧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釀造工藝中,采用古法,實行“分層起糟,分層蒸餾,量質摘酒,分級並壇”,釀酒人常說掐頭去尾,留心,釀酒師傅在摘酒時,采用九段摘酒法,精華中萃取精華,這一系列工藝技術是酒心白酒的獨特之處。
釀制過程中將高溫大曲和中溫大曲按比例混合使用。它對形成心酒的典型風格起著關鍵的作用。高溫大曲中有耐高溫細菌,高含量的酸性蛋白酶,種類繁多的微生物種,復雜的酶系,呈香呈味物質豐富,它是心酒呈現香氣濃鬱、復合香較好的重要條件。低溫入窖與緩慢發酵是心酒生產的工藝控制點, 有利於醇甜物質的形成,有利於控酸產酯,有利於控制高級醇的形成,有利於加速新窖老熟。入池溫度的高低是正常發酵的首要條件。如果入池溫度過高,會使糧糟糖化發酵升溫快,打擾糖化與發酵作用的協調;糖化速度高於發酵速度,造成糖分的積累;給大量產酸菌的生長、繁殖和代謝創造瞭一個良好環境,造成酒醅酸度升高,影響白酒的質量,更不利於下排配料。同時,由於糖分消耗過多,變成酸味物質,也會降低白酒產量。若入池溫度過低,也不利於有益釀酒微生物的生長繁殖,使釀出的白酒香味短、酒味淡、產量低等。因此,發酵規律依然遵循“前緩、中挺、後緩落”。
同時,酒廠一直沿用始建於1985年的心酒地下酒窖,建築面積6600㎡,貯存能力3000噸,是山東省最大的酒窖。酒窖恒溫、恒濕度,能促進酒的老熟。在時光的沉淀中,洗去火氣與雜味,磨去功利與浮躁,濃烈的陽氣與酒窖中陰翳相調,使酒體變得更加柔和、醇甜。
在固守經典的同時,心心酒業被評為省級“白酒大師工作室”“省級技術中心”,以此為載體,公司不斷創新出新,成為引領濟寧白酒行業研發的風向標。據瞭解,“白酒大師工作室”是心心酒業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團隊不僅總結出提高濃香型白酒質量的“四要素”,提高糧食酒出酒率和質量,達到瞭國內先進水平,還秉承“研發一代,生產一代,儲備一代”的原則,相繼研發瞭濃香型、芝麻香型、醬香型三大香型,“心牌”“太白樓牌”“聲遠樓牌”三大系列白酒產品,產品鏈豐富完整,滿足瞭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創建於1970年的心心酒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從一個單一經營、不足百人的手工釀酒作坊,發展到擁有1000餘名職工,固定資產上億元,年上繳稅收2000多萬元的規模企業。在提高管理水平的同時,還引進瞭先進的設備,他們可以精準的檢測出酒精純度,以及有無有害物質。高度重視技術人員的培養:企業與山東輕工業學院,江南大學等高等院校都建立瞭長期合作關系;定期組織員工參加國傢級的技術培訓班;請國傢級白酒品評專傢周復茂、生產技術專傢徐占成、分析檢驗專傢曾祖訓等定期來廠進行培訓;每年都組織化檢人員到省產品質量檢驗所學習,定期參加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舉辦的白酒生產技術培訓班及白酒嘗評培訓班。
匠心釀好酒,好酒傳酒心。酒心是濟寧心酒匠人匠心的精妙絕倫的釀酒態度,酒心系列產品經幾代釀酒師徒心傳口授,精心釀制。再由國傢級白酒評委,多名省級評委,精心雕琢,鑄就酒心品質。也是優秀企業至高標準與嚴格要求的和諧統一。酒心之要精中來,堅持五“心”標準:糧心,窖心,核心,匠心,舒心,讓濟寧心酒越釀越純。
來源:心心酒業、濟寧晚報、齊魯晚報濟寧融媒、濟寧日報
----------------------
制作 曹宇
編校 延晨 徐蓉
一審 桂艷 張莉
二審 肖東
三審 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