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話題#甘肅震區煮不完的餃子和不滅的車燈#沖上微博熱搜榜榜首。
18日夜間,甘肅積石山縣發生6.2級地震,很多受災群眾住進臨時安置點。有愛心商戶在震後連夜趕赴震區,自帶物資和爐灶,為受災群眾免費制作水餃和牛肉面,讓大傢在經歷驚心動魄的一夜後吃上一口熱乎飯。
20日,其中一傢愛心商戶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經過一天時間,他們已經煮瞭兩三千斤水餃,還消耗瞭4000斤面粉,煮出瞭約8000人份的面條。
愛心商戶連夜從蘭州趕到震區
12月19日凌晨,在甘肅蘭州開餐館的馬永華,從網上瞭解到震區的情況後,決定為受災群眾出份力,到現場給大傢做口熱乎的面食。
他一說出這個想法,身邊幾個做小生意的朋友立即響應,和他一起連夜籌集物資。“我們準備瞭水餃、面粉、牛肉、雞蛋、爐灶、方便面、水、一次性餐具等物資,天一亮,我們就把東西裝瞭五六輛面包車,從蘭州開往受災較重的大河傢鎮。”
得知地震的消息後,蘭州另一傢面館的老板馬先生,也第一時間決定要為受災群眾出一份力。“這段時間甘肅很冷,天冷的時候吃一碗熱騰騰的面條是最好的。”
19日凌晨2點,馬先生就和店裡的工作人員開車趕赴大河傢鎮大河村,凌晨5點抵達後,他們安頓好爐灶、廚具,6點就開始給大傢煮面。“大概8點左右,給村民們的第一碗牛肉面就做好瞭。經歷瞭前一晚的地震,看到他們能吃上熱乎的牛肉面,我們也覺得特別溫馨。”
馬永華一行十幾人19日中午抵達大河傢鎮的臨時安置點,一部分人立即將方便面、雞蛋、水等物資發放給受災群眾,另一部分人馬上在現場支起爐灶,準備開火煮水餃、下面條。“下午2點左右,我們就開始煮水餃瞭,一直到夜裡12點多,基本沒停過,已經數不清楚煮瞭多少鍋水餃。排隊來吃的人很多,有受災群眾、現場工作人員和救援人員,婦女兒童比較多。每個人吃多少我們不限量,不管誰餓瞭都可以來吃。想吃多一點,我們就給多舀一點,想吃少一點就少給一點。”
煮不完的水餃和不滅的車燈
19日晚,熱氣蒸騰中,馬永華團隊的一位小夥子在被問及煮瞭多少鍋水餃時,一邊回答“我也數不清瞭”,一邊忙著撈鍋裡的水餃,旁邊一輛寶馬車車主默默打開車燈,照向瞭他們的爐灶。這一幕被發到網上後,溫暖瞭不少網友,有網友說:“什麼味的餃子最好吃,答案就是:人情味。”
也有網友說:“煮不完的餃子和不滅的車燈就是震區最暖人心的人間煙火。”
在評論區,網友們紛紛留下對震區受災群眾的祝福和鼓勵,還有多位網友曬出自己為此次地震捐款的截圖。
馬永華在蘭州開餐館主要賣炒面,25歲的牟俊是馬永華好友的兒子,平時在店裡幫忙,得知馬永華要去災區給大傢煮面,他也隨車跟來瞭。“店裡這兩天停業瞭,工作人員都來災區幫忙瞭。”
牟俊告訴北青報記者,網上熱傳的視頻中,煮餃子的是他們團隊的同伴,為他們默默照明的寶馬車,是陌生路人的車,“不知道車主是誰,他也沒跟我們說什麼,默默地就這麼幹瞭。”
牟俊說,19日那天,有些救援人員下午吃過飯後投入救援,一直到晚上還在繼續。為瞭讓這些救援人員能吃口熱乎飯,他們一直在現場煮水餃,直到凌晨快一點才收工。“我們就在自己開過來的車裡休息,因為車上還有物資,睡得不太舒服。現場一些救援人員跟我們一樣,也是在車上休息。大概睡瞭兩三個小時,早上(20日)6點我們就又開始煮水餃和牛肉面瞭。”
有商戶一天煮兩三千斤水餃、八千人份的面
馬永華告訴北青報記者,他們帶去的水餃都是牛肉水餃,有200多份,每份15到20斤。從19日下午到20日上午11點左右,所有水餃都煮完瞭,“目前煮的都是面條。我們帶來的方便面、雞蛋、水、火腿腸等物資也發給瞭受災群眾。”
牟俊介紹,他們的水餃和面條很受歡迎,水餃還沒出鍋就有很多人拿著一次性碗筷圍著爐子等著,來吃的人都覺得很暖心。“水餃現在都煮完瞭,不知道煮瞭多少鍋。牛肉面供應量也很大,從19日到20日中午,煮面條已經消耗瞭80袋面粉,每袋50斤,有人工拉面也有機器做的面條,大約能供應8000人份。每個人可能都吃瞭好幾頓,具體有多少人吃過我們的水餃和面條,估算不出來。”
說到為什麼選擇給大傢煮水餃和面,牟俊說,因為首先得是熱食,然後還得快,短時間內就大量供應,水餃和面條剛好符合條件。“這邊還有其他愛心商傢也在為受災群眾做飯,同時有工作人員組織發放食物,目前災區吃的還算比較充足。”
20日下午3點,馬永華、牟俊和同伴們又開始繼續給大傢做飯瞭。牟俊告訴北青報記者,他們帶來的物資可以供應四五天,“在這邊待多久看災區的需求,如果後續還有需求我們會再想辦法,如果不需要我們瞭,什麼時候撤離我們也等通知。”
今年36歲的馬先生在蘭州經營著兩傢面館,這次為瞭給災區群眾煮面,他把兩傢店都暫時關瞭。“19日晚,我們煮面一直持續到晚上10點多,收拾完已經12點左右瞭。也不知道到底煮瞭多少碗面。我們帶過來的食材一天就用完瞭,今天(20日)我們又回蘭州的店裡拿瞭一批食材。這次來震區為村民煮愛心牛肉面,是我長這麼大做過最有意義的事情。”
文 | 北京青年報記者 戴幼卿 實習生 方萌
圖 | 受訪者提供
編輯 | 孫晟源
統籌 | 柳璐
監制 | 高杉
更多內容↓↓↓
被泰國瑞幸索賠100億泰銖!瑞幸咖啡回應: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
震後極寒一夜:在田野燒起麥稈,抱團取暖
“泥浪”高達3米!青海兩村莊震後遭罕見砂湧,20人失聯…現場直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