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保健行業離不開養生保健品,但如果你認為養生保健品是騙人的,那就請你現在離開!因為我們相信養生保健品的價值,而且有足夠的科學證據支持它們的作用。
如果你認同養生保健品,請你先回答一個問題:你覺得什麼樣的人該服用養生保健品?很多國人認為隻有病人或者身體虛弱的人才該吃養生保健品。這是對保健品最大的誤解!
你實在不理解嗎?那我再問你一個問題:減肥藥是胖子用得多,還是身材勻稱的人用得多?你可能認為越胖的人吃得越多,但真實的數據表明,勻稱的人購買減肥藥的數量要比肥胖的人多得多。再問你一個問題:化妝品是長得漂亮的人買的多,還是長相一般的人買的多呢?隻要你去各大品牌專櫃一探究竟,你就能得出答案……同樣的道理,對於養生保健品,很多人的認知都是錯誤的。這也是我致力於推動養生指南做健康教育的根本原因。因為事實上,越健康、越渴望健康的人,更應該優先考慮使用養生保健品。
自1992年開始,中國實施瞭對新生兒的乙肝疫苗強制接種政策,到2018年,共計投入約54億。由於接種疫苗後可以預防乙肝病毒感染,國傢因此節省瞭近2728億的醫療費用。這一數字讓人感嘆“預防大於治療”這一古老道理的深刻意義。
如今,由於一些人的急功近利,導致許多人對保健品產生反感,社會價值認同感不強。但是,你是否知道葉酸?是否喝過紅牛?是否吃過鈣片?這些都屬於保健品。保健品最大的意義在於預防而非治療疾病;在於綜合調理,而非治療急癥。然而,過去許多人將保健品當作藥品銷售,並使用瞭模式套路,將保健品宣傳為包治百病、神奇無所不能。同時,也有許多人將保健品當作藥物購買,期待“快速治愈,立竿見影”。有人誇大其詞,有人自欺欺人,最終導致瞭許多人對保健品行業持懷疑態度。
保健品肯定有作用,因為它們的成分決定瞭它們的功效。就像我們泡枸杞滋陰補腎,吃阿膠補血,用人參補氣一樣,保健品也是把各種中藥成分提煉組方,以君臣佐使搭配而成。甚至很多保健品的配方與醫院的藥品相似,隻是含量、劑型不同而已。
經營者和消費者需要正確對待保健品,不能把它們當作藥品來使用。保健品的定位有時候可能出現問題,導致消費者產生誤解。因此,瞭解和正確使用保健品是非常重要的。隻要正確使用,保健品肯定是有效的。
那麼,如何證明一個產品的效果和作用呢?其實很簡單:要懂得看產品的成分表,並且長期使用。
根據中國法律規定,食品和保健品的成分表都是按照占比高低進行排序的,排在最前面的成分就決定瞭產品最主要的作用。就像可樂的配料表,水和糖一定排在前兩位一樣。所以,隻要是正規、合格、標志性成分達標的保健品,且適合特定人群,堅持使用超過三個月,一定會有好的效果。因為人體細胞需要一個代謝更新的過程,而保健品調理修復也需要一定的周期。隻要時間到瞭,產品和身體會自己說明一切。但是很遺憾,很多人卻希望保健品能夠立竿見影,這是不現實的。所以,如果你想證明一個產品的效果,就要懂得看成分表,也要有足夠的耐心和堅持。至於反饋,時間會給出最真實的答案。
疾病不是一蹴而就的,調理怎敢承諾藥到病除?很多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胰島素多年後,希望保健品能迅速控制血糖,實際上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你選擇瞭成分科學、適合自己的保健品,並堅持使用一段時間(至少3-6個月),你一定會發現保健品的神奇之處。事實上,全世界發達國傢的人們,不論年齡性別,都在使用保健品,並非沒有原因。
每天出門前我們都會鎖上門,為的是防止小偷入室。但你知道小偷什麼時候會來嗎?並不清楚,所以我們每次都鎖上門。同樣地,我們也不知道何時會突發心腦血管疾病,導致昏厥等危險。因此,我們需要像鎖門一樣重視身體健康,做好養生保健工作。不斷提高健康素養,學習健康知識,掌握健康技能,這是至關重要的。
我們要正視健康問題,認真對待養生保健品,為自己的健康負責。每天鎖上身體的“大門”,讓健康成為我們生活的底色。健康是最大的財富,讓我們珍惜它,不要等到“小偷”來瞭才後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