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浙江最會吃的小城,小編私心認為是湖州!它是糯米天堂,也到小吃殺手,還是“糯唧唧之都”!今天我們一起來聊聊湖州的美食.....
正文
▲ 湖州枕頭粽,造型非常獨特。(攝影 | 嵐色的魚)
首先,湖州味道有多低調呢?隔壁嘉興的粽子名滿天下,卻少有人知湖州優雅頎長的 “枕頭粽”風味口感也毫不遜色。
金庸先生是嘉興海寧人,卻也對鄰居湖州的粽子不吝溢美之詞,《鹿鼎記》裡第十七回韋小寶初見雙兒,吃的就是“米軟餡美,天下無雙”的湖州粽子,說是:
“揚州有湖州粽子店,麗春院中到瞭嫖客,常差韋小寶去買。粽子整隻用粽箬裹住,韋小寶要偷吃原亦其難,但他總在粽角之中擠些米粒出來,嘗上一嘗。”
為什麼擠些米粒,韋爵爺也能好吃得直呼“乖乖隆地洞”?
▲ 湖州枕頭粽,一口吃遍江南風物。(攝影 | 嵐色的魚)
首先自然是米好,南宋以來太湖流域就是“天下糧倉”,湖州更是“魚米之鄉”本鄉,當地出產上等白糯米,顆粒均勻飽滿、色澤晶瑩透亮;其次,我猜是湖州人善用豬油調味,無論甜咸:
咸口的鮮肉蛋黃餡,少不瞭豬肥膘撐場面,上汽一蒸,肥油從餡中滲透出來,使得稻香和肉香交織在一起,蛋黃沙沙的口感更添一層顆粒感;甜口的豬油洗沙粽,更是要把紅豆磨成細沙,加糖和豬油一同炒制,讓豆沙呈現出絲絨般的綿密質感。於是油香浸潤每一粒糯米,自然解饞。
▲ 鮮肉咸蛋黃粽子。(攝影 | 朱夢菲)
我還見過本地人有種絕妙吃法:用新炸的油條包裹著肉粽吃!兩者一糯一脆,相得益彰,讓人想起法餐的chef(廚師)每次搞點軟軟的甜品,都要墊個脆片來均衡口感——油條就是湖州大師們的脆片,搭配一切糯米制品都好吃。類似的組合,在湖州還有油條豬油糕、米餅包油條,都是匠心獨具。
▲ 油條配豬油糕,究極碳水炸彈。(圖 | 圖蟲·創意,攝影 | 徐瑾)
吃罷各種“糯唧唧”,湖州人的小吃,除瞭盧記燒餅、國芳粽子、丁蓮芳千張包粉絲湯、周生記雞爪等一眾名店風味,似乎很善於挑戰固有認知,刷新對傳統小吃的觀念——
比如新市茶糕,聽起來像是甜品,入口竟然是一大顆油滋滋的肉丸餡兒,正適合配上一杯清鮮動人的安吉白茶、顧渚紫筍;
▲ 新市茶糕,硬核茶點。(攝影 | 嵐色的魚)
又如埭溪的松毛湯包,居然需要食客自己動手,得把帶著松香味的小小肉包,一個個摁進香味濃鬱的骨頭湯裡,吃起來也是妙趣橫生。
▲ 松毛湯包,包子本身並沒有湯。(動圖 | 地道風物)
這樣的湖州飲食氣質,一如這座城市的底色般,像極瞭一個散盡千金,閱盡千帆的富傢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