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喻奇樹
2023年,中國經濟發生深刻變化,中國白酒行業也進入深度調整期。2023年即將過去,過去的一年,白酒行業發生瞭哪些大事?哪些值得我們銘記?封面新聞特為大傢整理瞭一些全年行業發展關鍵詞,透過這些關鍵詞,讓大傢能對中國白酒過去的一年有更多瞭解。
行業調整期,“酒旅融合”成為當前行業轉型升級的重要突破口。本期封面觀酒,聚焦“酒旅融合”,通過酒旅融合,從側面透視白酒行業的發展。
四川投資452.5億元推動酒旅融合發展
據瞭解,目前,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聯合相關省級部門,正在積極推進包括中國白酒博物館、中國酒城·長江生態旅遊帶在內的12個酒旅融合項目,計劃總投資452.5億元,四川的酒旅融合建設正蓬勃推進。
目前,瀘州市賴高淮釀酒文化中心、宜賓市五糧液工業文化旅遊園區、巴中市小角樓酒旅融合產業園3個項目建成投運;五糧液旅遊景區、瀘州老窖景區成功創建國傢工業旅遊示范基地。
為推進酒旅融合發展,四川正加快打造集休閑觀光、品酒體驗、教育遊學等功能一體的酒旅融合景區、園區和酒莊,目前已評定4A級旅遊景區6個、3A級旅遊景區10個。並指導全省各地舉辦國際詩酒大會等主題酒文化活動;支持瀘州老窖公司打造歌舞劇《孔子》《李白》等酒主題劇目開展全球巡演,推動酒旅融合帶動全省酒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近日,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和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還公示瞭《2023年四川省工業旅遊示范基地擬認定名單》,擬認定14個項目為四川省工業旅遊示范基地,其中酒業有兩傢上榜,分別為成都水井坊博物館(成都市)、杜甫詩酒文化博覽園(德陽市)。
目前,四川白酒“六朵金花”,每一個都有自己特色酒旅融合景點或項目,五糧液有十裡酒城、多個古窖池群、博物館等,並不斷在豐富完善自己的酒旅項目。瀘州老窖三星街國寶窖池群、乾隆酒堡及各大釀酒基地,也成為許多遊客、酒商重要打卡地。
郎酒莊園建成後,其人氣迅速飆升,多個重磅活動在此舉行,大大提升瞭產區和品牌的知名度、美譽度,劍南春有自己的釀酒老街區,舍得有自己的生態釀酒園,水井坊有別具一格的博物館。
酒旅融合成為茅臺集團三大產業之一
據瞭解,貴州茅臺也十分重視酒旅融合發展,酒旅融合成為茅臺集團三大產業之一。
在茅臺鎮,茅臺投入瞭巨資打造酒旅融合項目,除瞭原有的酒博物館、赤水河對岸山頂的劇場,其光影茅臺項目已正式啟動,茅臺天街項目建設也提上瞭日程。
此外,在今年,茅臺酒地理標志保護生態示范區入選生態環境部第七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名單,對推動酒旅融合起到瞭積極的推動作用。
去年年底,茅臺斥巨資打造的三亞海棠灣茅臺度假村正式啟用,該項目耗時8年,投資22億元,裡面有奢華茅臺尊品酒店、高端茅臺珍品酒店、輕奢茅臺精品酒店、旅居茅臺典品酒店、會議中心、水上樂園等配套設施,成為茅臺在貴州之外的最重要的酒旅融合項目。
此外,汾酒所在汾陽,杏花村文旅小鎮正進入設計階段,小鎮將結合杏花村人文特色、產業特色、資源特色,深度挖掘杏花村歷史底蘊,傳承延續歷史文脈,實現文化價值與旅遊價值的協調統一,激發文旅小鎮發展的持久活力。
據瞭解,當地正加快酒祖街、遺址路、會展路等9條配套道路建設,推進博物館、酒源數字文化廣場建設,啟動演藝中心、杏花村傳統古村落等項目,加快完成清香大道、汾酒大道及兩側立面改造,再現牧童遙指杏花村的詩意美景。另外還將種植萬畝杏樹林,舉辦醉美杏花節、紅高粱節、祭酒儀式等特色酒文化活動,打造國內知名酒文化旅遊勝地。
重慶江小白,通過多年的打造,其獨具特色的江記酒莊、江記農莊,也成為遠近聞名的酒旅融合打卡地。
酒旅的融合,不僅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部分,也深度挖掘瞭當地的酒文化,大大拉近瞭消費者、酒商與酒企的距離,更好地傳播瞭自己品牌文化,培育瞭忠實的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