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周末,山東人最關註的就是:雪什麼時候下?
今天早晨,山東人最關註的就是:真的下雪啦!
12月11日,山東多地迎來降雪,濟南、淄博、聊城、德州等地的朋友紛紛在朋友圈曬圖打卡雪景。
據最新報道,降雪降溫還將繼續。
山東省氣象臺於12月11日06時繼續發佈寒潮藍色預警和道路結冰黃色預警:受強冷空氣影響,9日—10日夜間我省已出現大風降溫,預計11日白天—12日寒潮影響將持續,最低氣溫出現在12日早晨:菏澤、濟寧、魯西北和魯中地區-7~-5℃,局部-9℃,其他地區-3~0℃。
大傢註意防范、安全出行的同時,下雪天搭配什麼樣的早餐,又到瞭山東人的“炫富”時刻。
早飯吃好,是成年人最高級的炫富,講真,單以早餐論富排名,在座的每一位山東人,富到流油!
本期“趣新聞·好客山東”就和大傢聊聊山東各具特色的早餐,味道,做法,還有背後的故事。
你的傢鄉還有什麼特別的早餐嗎?一起來約早餐呀。
油旋,學界泰鬥、國學大師季羨林老先生的最愛,他親筆題詞:“軟酥香,油旋張”。 油旋,外皮酥脆,內瓤柔嫩,蔥香透鼻。記住,這油旋得趁熱吃!
“甜沫”的來歷有一種說法最能“自圓其說”。最早並不叫“甜沫”,而是叫“添末兒”——粥做好瞭,再添上點粉條、蔬菜、花生、調料之類的“末兒”,一嘗,味道好極瞭!“添末兒”就傳開瞭。後來人們才依其諧音雅化成瞭“甜沫”。
說起青島大包,相信很多小夥伴還記得小時候,爸爸媽媽領著去買青島飯店的青島大包,面勁道餡料足,一個就吃到撐!
膠東大蝦面,蝦鮮嫩,面條軟滑香鮮,蝦湯紅亮鮮香,韭菜、香菜更增味道。到山東必須要吃的美食,膠東大蝦面便是其中一道。
博山肉燒餅皮薄酥脆,外面還一層芝麻,餡是純肉和蔥,烤熟後散發的香氣能飄出去老遠。
金禾水煎包,被評為淄博名小吃,皮薄、餡大、味好,趁著那熱乎勁兒,用筷子攔腰將其夾起,咬下水煎包的上端,口中感覺面是為發面,泡松柔軟,亦具彈性。吃一口滿嘴噴香。
一張自制的煎餅裡面包裹著五顏六色的蔬菜,蘿卜,白菜,還有韭菜,還有小瓜,太多,太多,吃起來當然味道很特別。誰說無肉不歡?這樣的素材煎餅也超好吃!
羊肉湯是棗莊歷史悠久的風味名吃,以湯濃、味美,不腥不膻、肥而不膩、花樣繁多而著稱。但其實羊肉湯一直都是山東人的寵兒。
利津水煎包是東營利津縣頗具特色的特色名吃,用一個滿月大的盤子盛裝,水煎包皆是圓柱形的,齊齊地立著,像一頂頂小型的廚師帽,皮表呈麥黃色。包子散發出一股子質樸的面味,渾厚的豬肉和辛辣的蔥味。趁熱吃,脆脆的,很有口感,如果放涼瞭就不好瞭。
福山拉面又稱福山大面,煙臺名吃,據傳已有二三百年的歷史,操作技藝復雜,經和面、打條、拉抻而成面坯,細如龍須。它以柔滑鮮美、細如銀絲、品種繁多、工藝性強而著稱於世。口感極好,湯汁濃鬱。
蓬萊人傍海而居,因此蓬萊的小吃也主要選用海產品為菜肴原料,以清香、脆嫩、原湯原味見長。選用的海蝦也很新鮮,面好吃湯更好喝。
酸辣烏魚蛋湯是日照的代表菜,烏魚蛋為東港區獨有的海珍品,營養豐富,味道鮮美,有冬食去寒、夏食解熱之功效,且富含人體必須的多種微量元素。
杠子頭又叫簽子饃,俗稱小山東鍋餅。這是一種白面火燒,尺寸比巴掌稍大,外面都有一層金黃色的脆皮。因做杠子頭火燒的面很硬,手揉不動,需用木杠翻壓,故名。其特點是面硬、烤烙熟透而無糊斑,吃起來脆口,越嚼越香。
糝(Sá)湯,又名“肉粥”,其湯為骨頭湯,需熬制4個多小時,配以打碎雞蛋,用大骨湯一沖,再配以薑末、香菜、香油等佐料。
以玉米、高粱、谷子、地瓜幹等粗糧為原料,經過粉碎泡糝、磨細成糊、攤於鏊子上邊刮邊烙,烙熟即成。質地細薄,水分少,耐久儲,香酥可口。
“浸鴨子一月任食,煮而食之,酒食俱用,鹵咸則卵浮。”東平醃鴨蛋歷史悠久,可以下酒,可以佐食。油黃酥軟,配以煎餅,實乃美味。早上來一碗粥加上一個咸鴨蛋,簡單的食材卻深得泰安人民的心。
一道鮁魚煎包,選用新鮮上岸的鮁魚去翅拌餡,迅速包好迅速開始烹制。一切都最新鮮,出鍋趁熱吃,真是一口就讓魚肉香氣四溢,但是小心別燙著嘴瞭。
烤牌又名潮牌(音),郯城馬頭鎮出產最為有名。外觀金黃,聞則香氣撲鼻,品則酥脆可口。就像最經典的燒餅一樣,味道都不會差。
“長官包子、大柳面,要吃驢肉到保店”。這句寧津民諺,說的是盡人皆知的寧津三大名吃。長官包子是寧津縣長官鎮特有的風味名吃,面白薄皮,肉多餡肥,油汁不溢,味濃香而不烈,餡鮮肥而不膩,而聞名於世。
珍珠琪,主要采用特精粉,配以蛋清、米淀粉、精鹽等輔料,經特殊工藝加工而成。成品薄如紙、色如玉、小如珠,具有開鍋即熟、久煮不粘、爽滑韌嫩等特點。
據民間相傳:該面清乾隆皇帝南巡路經臨清時,曾享用過並親自為其賜名。相傳至今,已成臨清最具運河文化特色的代表主食之一。
說起喬莊水煎包,在濱州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一種名吃瞭,又香又脆,實乃一絕,吃後唇齒流香,趕集的壯漢們一般吃二十幾個沒問題。
有近200年歷史的單縣羊肉湯,“色白似奶,水脂交融,質地純凈,鮮而不膻,香而不膩,爛而不黏”,被譽為中華美食之名湯!民間有雲“來到菏澤牡丹城,不品單縣羊肉湯,等於白來菏澤走一樁!
壯饃呈橢圓形,長寬約30X15公分左右,皮分4層,面皮肉餡、餡以鮮羊肉為主,也有素餡的,如雞蛋、韭菜等,以蔥、薑、菜蔬、香油等多種祖傳佐料攪拌而成。熟後的成品壯饃,色澤金黃,外焦內嫩,食之鮮而不膻,香而不膩。
(資料來源:大眾日報、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網站、齊魯晚報等)
來源:大眾日報